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学维

作品数:161 被引量:819H指数:15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2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1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9篇外科
  • 33篇食管
  • 33篇手术
  • 27篇细胞
  • 26篇肺癌
  • 18篇切除
  • 17篇食管癌
  • 16篇胸腔
  • 13篇术后
  • 13篇气管
  • 13篇切除术
  • 13篇外科治疗
  • 12篇外科手术
  • 12篇小细胞
  • 12篇非小细胞
  • 11篇生物相容
  • 10篇胸壁
  • 8篇心外科
  • 8篇胸外
  • 8篇胸心外科

机构

  • 159篇第二军医大学
  • 16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东华大学
  • 3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长征医院
  • 2篇上海市胸科医...
  • 1篇三峡大学第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江油市人民医...
  • 1篇海安县人民医...
  • 1篇泰州市高港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61篇赵学维
  • 119篇徐志飞
  • 49篇孙耀昌
  • 44篇秦雄
  • 43篇李建秋
  • 40篇乌立晖
  • 34篇薛磊
  • 32篇钟镭
  • 32篇潘铁文
  • 27篇孙光远
  • 26篇吴彬
  • 15篇孙康
  • 14篇龚志云
  • 12篇唐华
  • 11篇段亮
  • 11篇李兵
  • 11篇王来根
  • 9篇宁晔
  • 9篇史宏灿
  • 8篇王文祖

传媒

  • 29篇第二军医大学...
  • 14篇中国胸心血管...
  • 6篇山东医药
  • 6篇解放军医学杂...
  • 6篇上海医学
  • 6篇中华胸心血管...
  • 5篇中华创伤杂志
  • 4篇卫生职业教育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中华航海医学...
  • 4篇创伤外科杂志
  • 4篇海军医学杂志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中国肺癌杂志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中华肺部疾病...
  • 3篇第八届华东六...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实用肿瘤杂志

年份

  • 5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7篇2009
  • 16篇2008
  • 14篇2007
  • 14篇2006
  • 14篇2005
  • 13篇2004
  • 9篇2003
  • 13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1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矫治漏斗胸6例报告被引量:2
1999年
漏斗胸是指胸骨体和相连的肋软骨向内凹陷,而使前胸部呈现漏斗状的畸形。它不仅影响外观,而且使心肺受压,产生心肺功能不全及影响患者生长发育。我们采用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治疗漏斗胸6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例均为男性,年...
徐志飞孙耀昌赵学维陈海泉
关键词:漏斗胸矫形术胸骨翻转
食管癌的侵犯深度及分化程度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34
2000年
目的 :探讨食管癌的侵犯深度及细胞分化程度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6年 5月至 1999年5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 470例食管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 ,比较肿瘤不同侵犯深度、细胞分化程度之间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差异。 结果 :随着肿瘤侵犯深度的加深及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 ,区域淋巴结的转移度呈显著上升趋势 (χ2 检验 ,P<0 .0 1)。一旦肿瘤侵犯超过深肌层 ,区域淋巴结的转移度显著增加 ,与侵及浅肌层相比 ,T2期肿瘤侵及深肌层者淋巴结转移度增加 10倍 ,T3期增加 17倍 ,T4期增加 2 3倍 ;与高分化食管癌相比 ,中分化癌淋巴结转移度增加 3倍 ,中低分化癌增加 4.5倍 ,低分化癌增加 6倍。结论 :食管癌患者肿瘤的侵犯深度及细胞分化程度是预计区域淋巴结转移状态的重要因素 ,在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判断方面起重要作用。
吴彬徐志飞孙耀昌李建秋赵学维
关键词:食管肿瘤肿瘤侵润细胞分化区域淋巴结转移
心内直视术中胸血回收式自体输血研究进展
2007年
滕继平赵学维徐志飞
关键词:心内直视手术血液回收自体输血
创伤性连枷胸的治疗被引量:18
2005年
孙光远赵学维徐志飞
关键词:连枷胸对症治疗机械通气
心包内全肺切除治疗晚期中心型肺癌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探讨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术的适应证、手术技术、心律失常的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5 6例心包内全肺切除术临床资料。结果  5 6例中心型肺癌患者采取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 ,占同期肺癌手术的 5 .9%。全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72 .2 %、38.4 %和 2 0 .4 %。结论 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术安全性较好 ,可提高肺癌手术切除率及术后生存期 ,为晚期肺癌的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条件。
乌立晖徐志飞李建秋赵学维孙耀昌
关键词:肺肿瘤肺切除术手术后并发症
不同配比羟基磷灰石/胶原海绵复合物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比较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选用不同配比羟基磷灰石和胶原海绵制备成复合材料,研究其结构和生物学特性,为构建组织工程人工胸壁支架材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质量比1:1和1:2制备不同配比羟基磷灰石/胶原海绵复合材料,纯胶原海绵作为对照,进行扫描电镜检查,观察材料结构特性;进一步进行体内植入试验,通过大体标本检查及组织学检查观察植入材料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能。结果:纯胶原海绵呈三维网状结构,胶原蛋白呈细纤维丝状,结构蓬松,强度差;植入体内2周内多孔海绵结构破坏,4周完全降解吸收。1:2配比羟基磷灰石/胶原海绵复合材料羟基磷灰石粉末与胶原蛋白完全混合均匀,孔径大小100~400μm;植入体内后生物相容性良好,4周时仍保持多孔结构,8周降解吸收。1:1配比复合材料羟基磷灰石粒子团聚成块,植入体内可见明显钙磷颗粒聚集,组织反应相对较大。结论:胶原海绵复合一定比例羟基磷灰石后,结构改善,孔径大小适中,在体内保持结构时间及降解时间延长,生物相容性良好,具备开发应用价值,可作为支架材料应用于组织工程人工胸壁的研究。
龚志云徐志飞秦雄赵学维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类胶原生物相容性材料生物降解
肺功能测定对肺癌病人手术危险性的预测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分析探讨肺功能对肺癌病人手术方式的影响。方法 全部病人均用美国SenSorMedics公司 62 0 0肺功能仪测定术前肺功能。结果 术前MVV %<60 %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 15 3 8%,术前MVV %在 60 %~ 80 %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 4 17%,术前MVV %>80 %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 4 2 6%;FEV1 %<80 %并发症发生率为 5 6%,FEV1 %>80 %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5 2 %,两者无显著差异 ;FVC %<80 %并发症发生率为 17 65 %,FVC %>80 %并发症发生率为 3 3 0 %,两者有显著差异。全组死亡 1例。结论 MVV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相关 ,FEV1 %作为分析手术危险性的指标相当敏感 ,FVC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关系。在确定肺癌病人的手术适应证及切除范围时 ,不能单凭术前通气功能来决定 ,应综合考虑病人的术前各项肺功能指标 ,并结合反映换气功能的血气 。
周峰赵学维徐志飞孙耀昌李建秋吴彬钟镭潘铁文
关键词:通气功能肺癌手术适应症
人工气管重建气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7
2004年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的人工气管假体 ,构建犬气管长段环行缺损与重建动物模型。方法 实验犬 16只 ,以 3种不同类型的人工气管进行颈段气管重建。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影像学、病理组织学等检查来评价假体置换效果 ,筛选出最优化人工气管类型。结果 I型人工气管组 (8只犬 )中除 1只术后 96d出现假体移位 ,1只术后 4 5d出现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外 ,其余均能长期存活 (1只术后 90d处死 ,余均生存达 180d处死 )。术后假体通畅度良好 ,与宿主气管及其周围组织融合生长达到了生物学固定。假体内腔可见不规则的黏膜上皮生长。假体周围包绕的组织中可见散在的大小不等的新骨形成。I型人工气管在普通X线下可以显影。II型人工气管对照组 (4只 )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假体移位、吻合口炎性肉芽肿增生和管腔狭窄等并发症。III型人工气管对照组 (4只 )术后生存时间均未超过 1个月 ,主要死亡原因为来自假体本身的网管裸露、漏气、感染和塌陷。结论 I型人工气管是一种复合式结构 ,糅合了无孔型和有孔型人工气管的优点 ,基本具备了置换和替代气管缺损的重要条件 ,对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气管重建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史宏灿徐志飞赵学维秦雄王文祖
关键词:人工气管气管重建动物模型
壳聚糖短纤维增强聚己内酯复合材料的体内生物相容性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对壳聚糖短纤维增强聚己内酯复合材料进行体内生物相容性和使用安全性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制备好的纯聚己内酯和壳聚糖增强聚己内酯2种材料放入0.9%生理盐水中获取两者的浸提液,然后进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溶血试验、热源试验、过敏试验;将2种材料分别植入白兔背部(n=6),术后2、4、8、12、16、24周取材,观察一般组织情况及纤维包膜形态和厚度。结果:壳聚糖短纤维增强聚己内酯复合材料中不存在致敏性物质,浸提液无溶血反应和急性全身毒性反应,无热源反应。复合材料体内植入在初期有轻度的炎症反应,12周后炎症反应基本消失,未见巨噬细胞积聚现象。这些反应与纯聚己内酯无显著差别。结论:壳聚糖短纤维增强聚己内酯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作为胸壁缺损修补材料应用于临床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段亮徐志飞孙康赵学维秦雄方嘉龚志云
关键词:壳聚糖聚己内酯生物相容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血管外支架预防移植静脉再狭窄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血管外支架预防移植静脉再狭窄中的作用及不同管径材料外支架的作用效果。方法:通过动物实验获得外支架干预下的移植静脉及其对照标本,用免疫组化及形态学方法对标本中的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滋养血管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外支架干预的移植静脉组中膜VEGF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外膜VEGF含量显著增高(P<0.05),中膜PCNA含量显著降低(P<0.05),外膜滋养血管密度显著增高(P<0.05)。结论:血管外支架可有效促进VEGF向外膜聚集,减少其在中膜、内膜聚集,进而促进滋养血管的生长,减少中膜增生,减轻再狭窄。
余咏潮赵学维徐志飞何金周俊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移植静脉血管外支架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