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强
- 作品数:38 被引量:94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发病机制。方法结合文献报道,分析11例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辅助检查、染色体变异和遗传病族谱。结果 11例患者中多数有鼻衄症状,全部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皮肤或黏膜下毛细血管扩张,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中8例患者存在不同部位的内脏动静脉畸形,行染色体检查的9例患者均发现不同位点的基因突变,10例患者有本病相关家族史。结论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是一种显性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影像学检查、染色体分析和遗传学族谱分析是诊断本病的有力方法。
- 秦玲刘珂赵小强伍星
- 关键词: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影像学染色体遗传学
- 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为主的治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安全性及预后。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4年12月在该院血液科治疗的MM患者60例,按抽签法将患者分为硼替佐米组34例和常规组26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的化疗方案,硼替佐米组接受以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治疗方案。比较2组临床疗效、生存期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硼替佐米组的总缓解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生存期明显长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对不良反应均可耐受,对症处理后均减轻。结论以硼替佐米为主的治疗方案能有效提高MM的临床缓解率和总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均可耐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
- 赵小强岳晶晶阮林海
- 关键词:硼替佐米多发性骨髓瘤化疗
- 理性情绪治疗联合微课教育对髓系白血病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 探讨理性情绪治疗联合微课教育对髓系白血病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80例髓系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理性情绪治疗联合微课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HAMD、HAMA评分显著高于研究组,SF-36评分显著低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的消化道反应、口腔溃疡、肝功能损伤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 理性情绪治疗联合微课教育可显著改善髓系白血病患者的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降低其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彩娟赵小强
- 关键词:理性情绪髓系白血病负面情绪
- 地西他滨联合沙利度胺对MDS患者的病态造血及疗效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DAC)联合沙利度胺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病态造血及疗效的影响。方法以本院自2014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MDS患者为研究总体,行便利抽样法选择60例于收治期间行输血、抗感染及诸如促红生成素(EPO)+集落刺激因子(CSF)等细胞因子治疗效果不佳的MDS开展研究,按完全区化原则设立对照组及观察组,予以对照组沙利度胺治疗,观察组则于对照组基础上施予地西他滨(DAC)行联合治疗,比较2组疗效、血象相关指标、病态造血改善情况及预后转归。结果观察组ORR为51.61%,与对照组的26.67%相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2组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GB)、中性粒细胞计数(ANC)水平均见一定程度上升,骨髓原始细胞(bls)水平则见下降,观察组PLT、HGB、ANC相较于对照组更高,bls水平则更低(P<0.05);于2020年5月截止随访,随访时间8~9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68个月。于治疗及随访中行骨髓形态检查及染色体核型鉴别均表现正常。关于病态造血改善情况,2组T1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国际预后积分系统评分整体优于对照组(P<0.05);2组Ⅰ~Ⅳ级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年总生存时间率为63.33%,相较于对照组的36.67%更高(P<0.05)。结论相较于单一沙利度胺治疗,应用地西他滨联合沙利度胺治疗MDS,疗效更为确切,且可改善血象指标,拥有一定T1率,且预后转归表现较好。
- 葛晓华赵小强
- 关键词:地西他滨病态造血集落刺激因子
- 环氧化酶-2抑制剂塞莱昔布对急性白血病细胞VEGF、b-FGF和TGF-β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本研究旨在探讨环氧化酶-2(COX-2)特异性抑制剂塞莱昔布(celecoxib)对急性白血病细胞血管新生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采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30例急性白血病细胞经塞莱昔布干预前、后VEGF、b-FGF和TGF-βmRNA表达及变化。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细胞存在VEGF、b-FGF和TGF-βmRNA的表达。VEGFmRNA与b-FGF mRNA表达存在正相关(r=0.559,P=0.001),VEGF mRNA与TGF-βmRNA表达存在负相关(r=-0.4,P=0.029)。经塞莱昔布(80μmol/L,48 h)处理后急性白血病细胞的VEGF、b-FGF和TGF-β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塞莱昔布通过下调血管新生因子的表达而抑制血管增生,对急性白血病治疗具有辅助作用。
- 张彦芳阮林海赵小强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细胞塞莱昔布VEGFB-FGFTGF-Β
- 基于中医理念的延续性护理对白血病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观察基于中医理念的延续性护理对白血病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化疗并下达出院医嘱的68例白血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实行基于中医理念的延续性护理方案,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方案。2组患者均持续护理6个月,根据多维疲乏症状量表-简短版(MFSI-SF)分别对2组进行癌因性疲乏程度评估;采用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G)和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评估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水平和健康状态;观察比较2组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一般疲乏、身体疲乏、心理疲乏、情绪疲乏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活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FACT-G、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FACT-G、KPS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FACT-G、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口腔感染、胃肠道反应、皮肤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出血、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理念的延续性护理可有效缓解白血病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改善生活质量,有效降低口腔感染、胃肠道反应、皮肤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 邱少佳赵小强杨海平
- 关键词:白血病癌因性疲乏延续性护理中医护理并发症
- 伏立康唑与两性霉素B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侵入性真菌感染的对照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比较伏立康唑与两性霉素B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侵入性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次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侵入性真菌感染患者,治疗组给予伏立康唑注射液4mg/kg静脉滴注,1次/12h,对照组给予两性霉素B,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加大剂量至1mg/kg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于治疗后2周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有效率治疗组为76.67%、对照组为46.67%,对照组不良反应消化道损害、肾功能损害、低钾血症和静脉炎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组,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33%,高于治疗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伏立康唑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侵入性真菌感染安全性好、疗效确切。
- 杨海平米瑞华胡萌赵小强阮林海魏旭东
- 关键词: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鱼藤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KG-1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 2021年
- 目的探讨鱼藤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KG-1a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KG-1a细胞随机分为0.00 nmol·L^(-1)鱼藤素组、10.00 nmol·L^(-1)鱼藤素组、20.00 nmol·L^(-1)鱼藤素组、40.00 nmol·L^(-1)鱼藤素组、80.00 nmol·L^(-1)鱼藤素组,分别用含有0.00、10.00、20.00、40.00、80.00 nmol·L^(-1)鱼藤素的培养基培养。鱼藤素干预48 h后,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5组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二甲基噻唑(MTT)实验检测5组细胞增殖能力。另取对数生长期KG-1a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鱼藤素组、氯化锂(LiCl)组、鱼藤素+LiCl组,空白组细胞用正常培养基培养,鱼藤素组细胞用含80.00 nmol·L^(-1)鱼藤素的培养基干预72 h, LiCl组细胞用含30 mmol·L^(-1)LiCl的培养基干预72 h,鱼藤素+LiCl组细胞用含80.00 nmol·L^(-1)鱼藤素和30 mmol·L^(-1)LiCl的培养基干预72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组细胞凋亡情况及细胞周期分布。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4组细胞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β-链接素(β-catenin)、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PARP)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4组细胞中SKP2、β-catenin、PARP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鱼藤素干预48 h时,与0.00 nmol·L^(-1)鱼藤素组比较,10.00 nmol·L^(-1)鱼藤素组、20.00 nmol·L^(-1)鱼藤素组、40.00 nmol·L^(-1)鱼藤素组、80.00 nmol·L^(-1)鱼藤素组细胞间隙增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形态不规则,细胞核固缩、碎片增加,且随着鱼藤素药物干预浓度的增加,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形态变化逐渐明显。鱼藤素干预24、48、72 h时,10.00 nmol·L^(-1)鱼藤素组、20.00 nmol·L^(-1)鱼藤素组、40.00 nmol·L^(-1)鱼藤素组、80.00 nmol·L^(-1)鱼藤素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低于0.00 nmol·L^(-1)鱼藤素组(P<0.05),20.00 nmol·L^(-1)鱼藤素组、40.00 nmol·L^(-1)鱼藤素组、80.00 nmol·L^(-1)鱼藤素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低于10.00 nmol·L^(-1)
- 赵小强吴雅莉仝佳音席晓平程英英杨海平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鱼藤素增殖凋亡
-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关系的Meta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全面检索、收集评估MTHFR基因多态性与儿童ALL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应用RevMan 5.1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和效应值合并,评估发表性偏倚和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 共纳入6篇文献,包括儿童ALL患者1215例,对照1572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纳入研究间无显著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合并.Meta分析结果显示,MTHFR基因677位点TT、CT、TT+ CT的合并OR及95% CI分别为0.88(0.72 ~ 1.08),0.85(0.73 ~0.99),0.77(0.66~0.91),对应Z值分别为1.22,2.06,3.15;MTHFR基因1298位点CC、AC、CC+ AC的合并OR及95% CI分别为1.13(0.75 ~1.70)、0.99(0.83 ~1.18)、1.01(0.85 ~1.19),对应Z值分别为0.57、0.14、0.09.漏斗图未检测出显著性发表性偏倚.结论 MTHFR基因677CT基因型对中国儿童ALL的发生起保护作用,而677TT基因型与儿童ALL的发生无关联;MTHFR基因A1298C多态性与中国儿童ALL易感性无显著相关性.
- 马利敏赵小强刘洪超阮林海冯艳铭
- 关键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多态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META分析
- 贲门癌术后56例肠内营养的应用及护理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贲门癌术后的临床意义及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2007-01/2009-01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二科56例贲门癌患者术中留置空肠营养管。结果:56例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平均拔管时间9 d,其中2例因吻合口瘘保留营养管至吻合口愈合,所有患者未见明显并发症。医疗费用较以前减少20%左右。结论:肠内营养是贲门癌患者术后保证营养的经济有效的方法,而有效的护理在此过程中至关重要。
- 邱少佳赵小强史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