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超

作品数:7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固沙
  • 2篇植物
  • 2篇沙地
  • 2篇防风固沙
  • 2篇风速
  • 1篇造林
  • 1篇植被
  • 1篇植被净初级生...
  • 1篇植被类型
  • 1篇植物地理
  • 1篇弱势群体
  • 1篇沙棘
  • 1篇沙棘林
  • 1篇沙棘造林
  • 1篇沙漠化
  • 1篇沙丘
  • 1篇生态结构
  • 1篇释光测年
  • 1篇土地沙漠化
  • 1篇土壤

机构

  • 7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青海省农林科...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作者

  • 7篇赵超
  • 3篇田丽慧
  • 3篇贾飞飞
  • 3篇吴汪洋
  • 3篇鲁瑞洁
  • 2篇张登山
  • 2篇李金凤
  • 1篇尚媛
  • 1篇唐清亮
  • 1篇魏殿生
  • 1篇陈原

传媒

  • 2篇中国沙漠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青海湖湖东风成剖面化学元素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被引量:13
2013年
通过对青海湖湖东沙地风成沉积剖面化学元素特征的分析,结合光释光测年结果,并和已有研究进行对比,探讨了青海湖区12.5ka BP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过程,将其划分为5个阶段:12.5ka BP前气候寒冷干燥,青海湖应处于冰川消退的寒冷期,风沙活动强烈;12.5~11.9ka BP气候向暖湿转变,其中12.2~11.9ka BP发生一次寒冷事件,对应于新仙女木事件;11.9~8.0ka BP气候冷暖波动频繁,期间出现了3次寒冷事件;8.0~2.6ka BP是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温暖湿润期;2.6ka BP至今,气候以干冷为主,与现代气候相近。
尚媛鲁瑞洁贾飞飞田丽慧唐清亮陈原赵超吴汪洋
关键词:光释光测年化学元素气候变化
青海湖克土沙地沙棘林的防风固沙机制与效益被引量:15
2014年
沙棘造林是青海湖克土沙地主要治沙措施,通过改变风速廓线垂向风速增加幅度、增加地表粗糙度和改变风沙流结构的机制实现沙棘林的防风固沙效益。根据2010-2012年连续3 a的沙棘沙丘与流动沙丘的春季风沙观测和植被调查,沙棘沙丘的风速廓线对数递增规律、输沙量和沙粒粒径的指数递减规律均被破坏;2012年沙棘沙丘在1 m高度以下的防风作用增加到22.75%,总体固沙效益较2010年增加近10%;同时,沙棘林的防风固沙效益随着风速增大而减弱,随植株高度与冠幅增加而增强。综合风沙防护机制与效益,沙棘造林技术在克土沙地以及整个高寒沙地生态治理中极具推广意义。
吴汪洋张登山田丽慧魏殿生赵超贾飞飞
关键词:沙棘造林防风固沙
青海湖流域土地沙漠化及表土粒度特征被引量:10
2015年
土地沙漠化是青海湖流域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本文选取1977、1987、2000、2004年和2010年等5个年份的遥感影像,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得到流域30余年不同时段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状况。空间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是沙漠化土地增幅最大的时期,之后30年沙漠化土地面积趋于稳定;1977—2000年是沙漠化土地增长时期,2000年以后沙漠化土地相对稳定并有轻微的逆转趋势。对典型样点的地表沉积物粒度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沙漠化程度的加剧,细颗粒物质含量减少,粗颗粒物质含量增加,平均粒径逐渐增大,标准偏差逐渐减少;植被盖度与地表沉积物粒度特征不完全一致,判断土地沙漠化程度不能完全依赖植被状况,需要综合考虑植被和土壤粒度、养分、水分等其他信息。
赵超鲁瑞洁李金凤
关键词:青海湖流域土地沙漠化粒度
青海湖沙地人工治理沙丘的风速廓线变化特征被引量:5
2013年
对青海湖湖东沙地麦草方格沙障结合沙棘实生苗的人工治理沙丘进行风速廓线及其风沙防护效益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治理措施明显降低了沙丘各部位的近地层风速,增强了高层风速。与流动沙丘相比,垂向风速增加率的差异使人工治理沙丘不同部位的超越高度值出现"坡脚>坡中>丘顶"的规律。风速垂向气流的变异导致不同高度层的防风固沙效果不同,低层风沙防护效益显著高于中、高层。同时结合坡度,植被盖度等因子,分析了影响风速廓线的变化原因,从而为青海湖沙地人工治理效果进行评估与初步指导。
吴汪洋张登山田丽慧赵超贾飞飞
关键词:风速廓线防风固沙
“深圳~巴彦浩特”样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光能利用率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深圳~巴彦浩特”地理样带由东南向西北延伸,由于样带区人类活动的影响原来的地带性分异规律被打破,生态系统发生了变化,变化后的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类型反过来又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并最终形成新的地域分异,这种新的地域分异是...
赵超
关键词:植物地理植被类型光能利用生态结构
青海湖地区典型固沙植物对根下土壤改良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通过调查青海湖地区典型固沙植物沙蒿(Artemisa desterorum Spreng.)、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和乌柳(Salix cheilophila)的根系分布情况,测定灌丛根下及裸沙地土壤温湿度、土壤有机质、土壤养分等理化指标,初步分析了3种典型固沙植物在植被恢复初期对土壤的改良作用。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均高于空气温度,其中裸沙地和沙棘根下土壤温度略高;植物根下土壤水分均低于裸沙地,植物生长耗水表现为沙蒿>沙棘>乌柳;3种植物对土壤养分及土壤有机质的提高均发挥出较大的作用,尤其是对表层土壤(0-10cm)的改良效果明显。自然植被沙蒿对土壤养分的改良效果最明显,而人工植被乌柳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在极端贫瘠的高寒沙地,人工植被能够改善植被恢复区土壤有机质及土壤养分状况,从而进一步促进自然植被的恢复。
鲁瑞洁刘小槺李金凤赵超
关键词:土壤改良
弱势群体关照——社会阶层变迁下的DV话语演变
本文以DV影像在中国发展的三个阶段为轴线,论述DV话语将弱势群体作为关照对象的成因及其演变过程。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出现了以独立影人为标志的独立纪录片影像潮流。这类纪录片虽然不是用DV拍摄的,但却为后来的...
赵超
关键词:阶层分化弱势群体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