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连成
-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4
-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短波加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病变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超短波加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病变疗效。方法共选取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超短波基础上采用DRX9000型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牵引治疗,对照组给予超短波加ITO-TRAC TR-200电脑控制牵引仪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VAS评分及直腿抬高试验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经两个疗程治疗后,发现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VAS评分及直腿抬高试验结果均较治疗前好转,并且均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临床疗效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超短波加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病变疗效比较显著,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病情,促其腰部功能恢复。
- 赵连成张丽华
- 关键词:超短波腰椎间盘突出
- 理疗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被引量:6
- 2012年
- 踝关节是人体重要承重关节之一。踝关节损伤是日常生活和运动中常见的关节损伤。其中80%以上是踝关节外侧扭伤.一部分患者因在损伤的急性期没有得到正确的诊断及治疗.踝关节外侧韧带及关节囊撕裂后松弛导致踝关节反复扭伤,伴有踝关节肿胀疼痛,即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hronic anklel ateral instability,CALI)。长期的踝关节不稳定可导致关节软骨变性。最终继发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不便。本文总结笔者康复训练治疗CALI。
- 赵连成
- 关键词:康复训练超短波
- 针刺配合局部点穴、闪罐治疗周围神经性面瘫的体会被引量:4
- 2013年
- 面神经麻痹可分为单纯性面神经炎、Bell氏面瘫以及Hunt氏面瘫三种类型。目前临床上最多见的是Bell氏面瘫,指面神经管内段面神经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疾病。周围神经面瘫多出现一侧口角歪斜,眼睛闭合不严的症状。患者多被凉风吹面或者夏季空调直吹患病,发病时间多集中在夏季和秋季,流行病学调查,面瘫每年发病率为26~34/10万,患病率为258/10万,
- 赵连成张基伟
- 关键词:针刺点穴闪罐面神经麻痹
- 康复训练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又称膝退行性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病变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及运动员等,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关节疾患。其主要症状为膝关节慢性疼痛和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KOA的患者存在功能性活动困难,例如上下楼梯、步行、下蹲、从椅子站起和上下车等困难,最终可导致功能独立性受损和生活质量下降。我院理疗科自2007年起,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臭氧注射治疗KOA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赵连成张基伟
- 关键词:康复训练臭氧注射膝骨性关节炎
- 综合治疗对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3年
- 肩周炎是肩周肌、肌键、滑囊以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因关节内外粘连,而导致活动时疼痛和肩关节功能活动障碍,好发于40~50岁体力劳动人群,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患者多以肩关节疼痛、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肢功能障碍程度逐渐加重,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将对其日后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康复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患者疼痛。
- 赵连成
- 关键词:肩周炎关节功能疗效观察
- 紫外线照射致右小腿大疱一例
- 2011年
-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8岁,2型糖尿病。右小腿散在粟粒样红色丘疹,瘙痒,在外院诊断为"湿疹",局部外用1%达克宁霜治疗15d,未见好转。检查见右小腿内踝部、外侧部散在性粟粒大小红色丘疹,凸出表皮,压之无痛且不褪色。应用中红斑量紫外线照射,16h后见右小腿大小不等的大疱形成。在无菌操作下,抽出淡黄色液体,
- 赵连成
- 关键词:紫外线照射右小腿大疱红色丘疹达克宁霜无菌操作
- 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康复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减重步行训练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01医院2012-02—2013-02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减重步行训练,将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别采用Fugl-Meyer量表(FMA)、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FM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AC步行功能评分、MBI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减重步行训练,可显著提高步行能力、增强下肢运动功能,并全面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对患者预后的改善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张丽华赵连成
- 关键词:卒中偏瘫康复减重步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