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平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帕金森病的中医临证体会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总结鲍晓东副教授关于帕金森病辨证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对鲍晓东副教授临床治疗帕金森病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鲍晓东副教授在帕金森病的辨证分型方面,主张风寒入络,阴阳俱虚贯穿全程;在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纲目疗法",主张中西医交替的分期疗法。结论:鲍晓东副教授关于帕金森病的辨证治疗理念有着较大程度的创新性,并在临床应用中屡获良效。
- 赵金平鲍晓东
- 关键词:帕金森病辨证治疗临证体会
- 正交试验法分析平帕汤治疗帕金森病的最佳配伍比例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平帕汤治疗帕金森病(PD)的配伍规律并确定其最佳配伍比例。方法112只C57/BL雄性小鼠,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腹腔注射法建立PD模型,随机分为中药1~8组,每组14只。按L8(2^7)正交设计表,各组以相应配伍比例的平帕汤(银杏叶、肉苁蓉、罗布麻、山梗菜)灌胃,每日1次,给药10天后,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HPLC-ECD)检测各组小鼠纹状体内多巴胺(D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点光密度(IOD值)。结果各组小鼠黑质致密部可见阳性神经元呈条带状,胞体呈梭形或锥形,胞浆深棕黄色到浅黄色不等,可见轴突纤维同时伴有不同程度上的胞间纤维缺失。平帕汤治疗PD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银杏叶〉肉苁蓉〉山梗菜〉罗布麻,银杏叶、肉苁蓉及二者的交互作用为主要影响因素,其中银杏叶及其与肉苁蓉交互作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帕汤最佳配伍比例为银杏叶20g、肉苁蓉40g、罗布麻20g、山梗菜20g。
- 鲍晓东赵金平连胜利
- 关键词:帕金森病配伍比例正交设计
- 平帕汤对PD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平帕汤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PD小鼠模型基础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平帕汤组,采用爬杆测试法观察平帕汤对PD小鼠行为特征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HPLC-ECD)检测各组小鼠纹状体内多巴胺(D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表达的变化。结果:末次注射MPTP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爬杆时间和评分明显增加(P<0.05),平帕汤组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平帕汤组DA、DOPAC值有上升趋势,DA/HVA值则明显增加(P<0.01,P<0.05);平帕汤组黑质TH阳性细胞的表达程度明显提高(P<0.05或P<0.01)。结论:平帕汤能保护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挖掘其功能潜力,振奋其分泌能力,从而提高脑内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的浓度,最终达到防治PD的作用。
- 鲍晓东赵金平
- 关键词: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