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车薛华

作品数:27 被引量:146H指数: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麻醉科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贝朗麻醉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臂丛
  • 13篇神经阻滞
  • 12篇臂丛神经
  • 11篇臂丛神经阻滞
  • 10篇锁骨
  • 10篇麻醉
  • 7篇手术
  • 7篇锁骨下臂丛神...
  • 7篇下臂丛
  • 6篇入路
  • 6篇神经刺激
  • 6篇神经刺激器
  • 6篇锁骨下
  • 5篇神经传导阻滞
  • 5篇臂丛阻滞
  • 4篇术后
  • 4篇外科
  • 3篇腋路臂丛
  • 3篇腋路臂丛神经
  • 3篇腋路臂丛神经...

机构

  • 27篇复旦大学
  • 3篇同济大学
  • 1篇吉安县人民医...

作者

  • 27篇车薛华
  • 18篇梁伟民
  • 6篇徐振东
  • 4篇党丹丹
  • 4篇李佩盈
  • 3篇王涌
  • 3篇张军
  • 3篇焦微
  • 3篇顾华华
  • 3篇张洁
  • 2篇王怡
  • 2篇徐江慧
  • 2篇汪乐天
  • 1篇王之遥
  • 1篇黎元
  • 1篇徐建光
  • 1篇吴劲松
  • 1篇李名伟
  • 1篇丁晓楠
  • 1篇许迎华

传媒

  • 8篇复旦学报(医...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手外科杂...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冶金工业...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麻醉与镇...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喙突入路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改良法与经典法的比较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改良(或修正)喙突入路和经典喙突人路定位对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影响。方法对80例择期行臂丛神经阻滞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臂丛神经:A组以喙突内下2cm为穿刺点(经典组);B组穿刺点参考喙突内下2cm,并用臂丛神经体表的投影对该穿刺点进行修正(改良组)。记录两组患者操作时问、穿刺次数、阻滞成功率、并发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改良组的操作时间明显少于经典组(P〈0.01),且改良组无需调整阻滞针即可定位到臂丛神经的比例明显高于经典组(P〈0.05)。结论改良喙突入路可以明显提高单次穿刺定位到神经的概率,且可减少操作时间,提高了穿刺点体表定位的准确性。
焦微车薛华徐振东张洁
关键词:神经传导阻滞臂丛周围神经刺激器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配伍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配伍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高浓度组(0.25%罗哌卡因)和低浓度组(0.125%罗哌卡因),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采用连续股神经阻滞进行镇痛。记录患者在静息、主动和持续被动功能训练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分,同时记录开始下床活动时间,肌力分级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高浓度组患者在术后6h、24h、48h及72h的静息、主动和持续被动功能训练时的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低浓度组患者(P<0.05);2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无显著差异[(25±2)h比(27±4)h,P>0.05];2组患者的术后24~72h肌力评分平均大于3级;2组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相对于0.125%的罗哌卡因,采用浓度0.25%的罗哌卡因配伍连续股神经阻滞可提供满意的术后镇痛。
汪乐天车薛华梁伟民
关键词:连续股神经阻滞全膝关节置换术罗哌卡因
定位臂丛神经后束对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比较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定位臂丛后束与外侧束的阻滞成功率。方法选择70例择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外侧束组和后束组,采用 Wilson 提出的喙突入路,通过神经刺激器分别引发臂丛神经的外侧束或后束所支配的远端运动反应后给予0.5%罗哌卡因30 ml。在给药后5 min、10 min、20 min、30 min 分别记录上肢5支终末神经(正中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的阻滞情况。结果外侧束组阻滞成功率为53.1%,后束组阻滞成功率为78.9%,后束组成功率显著高于外侧束组(P<0.05)。结论引发后束所支配的运动反应后给药,阻滞成功率要高于引发外侧束所支配的运动反应后给药的阻滞成功率。
李佩盈车薛华顾华华梁伟民
关键词:麻醉神经传导阻滞桡神经
神经丛与外周神经阻滞进展被引量:1
2001年
神经阻滞可分为四类:①中轴神经阻滞(如腰麻、硬膜外麻醉);②神经丛阻滞(如臂丛、腰丛神经阻滞);③外周神经阻滞(如正中神经、尺神经阻滞);④椎旁阻滞(属于一种中轴神经阻滞,但可单侧阻滞)。本文重点介绍近年来神经丛及外周神经阻滞的进展。
车薛华唐辉毅
关键词:外周神经阻滞臂丛尺神经阻滞椎旁阻滞正中神经
上海地区麻醉科住院医师专业培养的调查被引量:1
2001年
白浪车薛华陈旎
关键词:麻醉师
锁骨下喙突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单点定位法和两点定位法的比较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对两点法和单点法这两种定位方法在锁骨下喙突入路臂丛阻滞中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57名拟于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下行前臂和手部手术的患者被随机分为单点组(Group Single,n=29)和两点组(Group Dual,n=28),采用神经刺激仪在锁骨下部定位臂丛神经,单点组定位臂丛后束,引发伸腕伸指动作后注入0.5%罗哌卡因30mL;两点组除定位后束外,追加定位臂丛外侧束肌皮神经组分,引发屈肘反应,分别注入0.5%的罗哌卡因20mL和10mL。阻滞后每隔10min评价臂丛神经所支配的所有上肢7支终末神经的感觉阻滞情况,同时记录总体评分、操作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阻滞后10min,两点组的肌皮神经的阻滞率高于单点组,阻滞后30min,两点组中肌皮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的阻滞率高于单点组(89.3%vs62.1%;85.7%vs58.6%,P<0.05)。两组的总体评分无差异(11.5±2.4vs10.8±4.3)。结论对于锁骨下喙突入路神经阻滞,用神经刺激器引发2个运动反应后分次注入局麻药的方法优于单点法。
车薛华梁伟民李佩盈
关键词:麻醉臂丛神经传导阻滞喙突
GlideScope视频喉镜下经鼻与经口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患者中的比较(英文)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比较在困难气道中使用GlideScope视频喉镜(GlideScope videolaryngoscope,GVL)经口与经鼻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60例行择期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GVL经口气管插管组和GVL经鼻气管插管组。麻醉诱导后,所有患者均采用硬质费城颈托固定颈部,模拟困难气道。比较两种方法的气管插管时间、困难插管评分、总的插管成功率、试插的次数及插管并发症。结果与经口气管插管比较,GVL经鼻气管插管的时间较短(49svs.38s,P<0.01),且插管难度降低。但两组总的插管成功率及试插次数相似。两组均无误入食管以及缺氧情况发生,但经鼻气管插管组的鼻出血发生率较高(28%vs.7%,P=0.042)。结论在困难气道中,GVL经鼻气管插管较GVL经口气管插管快速、容易,但经鼻插管的鼻出血发生率较高。
徐振东党丹丹徐江慧焦微车薛华
关键词:困难气道喉镜
全麻状态下静脉麻醉药丙泊酚对大脑功能连结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成像技术观察深度麻醉下静脉麻醉药丙泊酚对大脑功能连结性的影响。方法 6位在术中磁共振手术室行经蝶垂体瘤切除术的神经外科患者,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4μg/mL)进行麻醉诱导并维持。分别在患者处于清醒、麻醉和麻醉下进行疼痛刺激三种状态时应用3.0T场强磁共振仪进行扫描。获取的影象学资料应用AFNI软件分析大脑默认网络,体感运动网络和疼痛相关网络的功能连结性,并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种子体素相关分析法结果显示,与清醒状态相比,丙泊酚导致在外科麻醉水平大脑默认网络、躯体运动感觉皮层以及疼痛相关脑区岛叶皮层的脑功能连接显著下降,表现为扣带回、内侧前额叶、岛叶等脑区被抑制(P<0.01)。疼痛刺激后在躯体运动感觉皮层及疼痛相关脑区的功能连接呈现部分恢复,表现为右侧舌回、梭状回、岛叶及扣带回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激活(P<0.01);而默认网络的功能连接则进一步下降(P<0.01)。结论在外科麻醉水平,丙泊酚导致大脑各脑区功能连接减弱,提示可能与意识水平降低相关。扣带回、岛叶以及内侧前额叶可能是丙泊酚中枢作用靶点。而疼痛刺激虽可恢复部分脑区功能连结性,但重要脑区的功能连结性仍显著下降。
王之遥丁晓楠吴劲松黎元杨忠车薛华张军梁伟民
关键词:静脉麻醉药丙泊酚
超声引导下经胸前区腋静脉置管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置管术在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对10例拟行后颅窝手术的神经外科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的经胸腋静脉穿刺置管术。穿刺前采用超声图像对腋静脉第三段的横截面、纵切面进行位置确认,然后采用平面内技术行实时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置管术。结果:10例患者均穿刺顺利并成功在腋静脉置入静脉导管,无血管损伤、气胸等并发症。结论:神经外科后颅窝手术患者采用实时超声引导下的腋静脉穿刺置管术安全、有效。
党丹丹车薛华徐振东王涌梁伟民
关键词:超声引导神经外科手术后颅窝
周围神经刺激器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肘部尺神经松解术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评价周围神经刺激器(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or,PNS)引导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肘部尺神经松解术的临床效果,并比较不同的注药方法(2点注药或3点注药)对神经阻滞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60例肘管综合征拟行肘管切开尺神经松解前置的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点注药组(30例)和3点注药组(30例)。2点注药组定位在桡神经和肌皮神经,3点注药组定位增加正中神经。臂丛神经阻滞成功被定义为肘部远端5支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感觉阻滞完全,比较2组在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和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3点注药组的阻滞成功率(95.5%)要高于2点注药组(54.5%,P<0.01),两组间差异主要由于2点组的正中神经阻滞率较低。但2组的外科麻醉完全率并无显著差别。结论神经刺激器辅助的多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可有效地用于肘部尺神经松解前置术,对于这一术式,定位肌皮神经和桡神经2支神经足以满足外科手术的需要。
张洁车薛华梁伟民
关键词:神经传导阻滞臂丛周围神经刺激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