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其娟

作品数:12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水利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石流
  • 4篇泥石
  • 4篇泥石流
  • 2篇绿色建筑
  • 2篇建筑
  • 1篇电絮凝
  • 1篇动床
  • 1篇动力过程
  • 1篇絮凝
  • 1篇絮凝剂
  • 1篇选型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限差分
  • 1篇有限差分法
  • 1篇预处理
  • 1篇社会
  • 1篇社会竞争
  • 1篇设计选型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机构

  • 7篇四川建筑职业...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0篇邓其娟
  • 5篇潘华利
  • 4篇欧国强
  • 3篇冯莎莎
  • 3篇龙炳清
  • 2篇周迅
  • 2篇魏涛
  • 1篇杨奉广
  • 1篇周讯

传媒

  • 1篇四川环境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四川建筑
  • 1篇山地学报
  • 1篇四川建材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科技风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中国住宅设施
  • 1篇工程科学与技...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苎麻废水预处理方法的探索
2009年
采用调pH值、投加絮凝剂、电絮凝三种具有代表性的预处理方法对苎麻废水的预处理进行探索性研究。试验得出,采用电絮凝法可有效地将苎麻废水中的胶体物质凝聚,CODCr处理效果明显,脱色效果较好,有利于后续的生化处理。
邓其娟
关键词:絮凝剂电絮凝苎麻废水预处理
社会竞争与社会多样性
2008年
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的运行不能不受制于自然的法则。本文基于达尔文"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和生物多样性理论从生态学的角度对社会系统进行分析,揭示了社会竞争与社会多样性在人类社会领域各自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根据二者关系建立社会发展的生态新模式,指出社会竞争的极限是不以牺牲社会多样性为代价。
冯莎莎龙炳清邓其娟周讯
关键词:社会竞争
论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被引量:2
2008年
介绍了绿色建筑的定义,指出了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推动其发展的若干措施。
邓其娟龙炳清周迅冯莎莎魏涛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
太阳能路灯系统在川西高原环境的应用探究被引量:1
2017年
川西高原在太阳能资源方面较四川省其他地区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具有太阳能利用的良好基础。本文以位于四川省西部高原的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从太阳能路灯系统的组成、特点、设计选型到安装,分析太阳能路灯系统在当地的应用,对四川新农村建设新能源的利用起到引导作用,为太阳能路灯系统大力推广提供实践依据。
邓其娟
关键词:太阳能路灯设计选型
径流作用下泥石流固体物质冲刷速率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泥石流固体物质的冲刷深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应的冲刷速率与不同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的关系,为泥石流规模预测及防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激光测距仪的历时测距原理,借助试验方法分析泥石流固体物质冲刷深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应的冲刷速率与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包括来流流量、水力半径、沟床纵坡以及细粒物质含量等。[结果]冲刷速率与水力半径间呈指数关系,与来流流量间呈正相关关系,与能坡梯度间呈指数关系;若固体物质为均匀冲刷,冲刷速率与剩余切应力成线性正相关关系;对于初始含水率相对较低的固体物质,冲刷速率随着细粒物质含量的增大呈微小增大趋势。[结论]在薄层径流条件下,能坡梯度对冲刷速率的影响高于水力半径。
安笑潘华利邓其娟欧国强李炳志孔玲
关键词:泥石流
基于水土耦合的沟床起动型流体运动过程模拟研究
2021年
建立考虑沟床侵蚀、坡面汇流以及上空降雨共同作用下沟道流体运动的水土耦合模型,可以为流域风险评估、防灾减灾和潜在性泥石流沟判识等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分析沟道流体对沟床可移动固体物源的侵蚀过程,并将其与具有时空变异性的坡面汇流及上空降雨进行合理耦合,建立了小流域沟道流体运动的水土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流体运动水土耦合模型进行时空离散,得到了沟道流体运动数值离散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MATLAB语言编写了流体运动数值离散模型的求解程序;同时,以来流流量及沟槽坡度为控制变量开展了室内模型实验,观测不同工况条件下沟槽控制点处流体流深、流速以及流体容重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所得到的12组水槽实验的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在沟槽坡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沟槽控制点处流体流深及流体流速与来流流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流体容重与来流流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同时,将沟槽控制点处流体流深、流速以及流体容重的数值求解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流体流速和流体容重的模拟精度均高于90%,流体流深的模拟精度高于80%。表明所建立的小流域沟道流体运动的水土耦合模型基本合理,所采用的数值离散方法及所编写的模型求解程序较为可行。
潘华利李炳志邓其娟欧国强孔玲
关键词:有限差分法
泥石流松散固体物源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8
2020年
泥石流形成的三大基本条件中,固体物源条件是泥石流研究最直观的对象,也是最容易研究但同时最难定量研究的对象。首次从物理机制角度讨论了泥石流固体物质的定义,并给出了度量方法;此外,对泥石流松散固体物质储量、动储量的调查手段与方法,固体物质冲出总量,以及固体物质起动临界深度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常应用于度量泥石流固体物质的指标——动储量及固体物质冲出总量等,其估算方法多是建立数学模型或是拟合公式,缺乏明晰物理机制,普适性和度量精度较低;基于目前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可移动固体物质概念则恰好规避这一问题,且现有的研究成果可为其度量方法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撑。最后,探讨了泥石流固体物源未来研究可开展的工作:深入开展泥石流可移动固体物质物理力学机制判别方法研究;开展泥石流固体物源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开展泥石流固体物质岩土特性随时间的推移所呈现的演变规律研究。
潘华利安笑邓其娟欧国强李炳志
关键词:储量
泥石流泥舌动力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泥石流下泄泥舌运动特征参数是制约下泄泥舌冲击特性和拦砂坝下游沟道冲刷研究的重要因素。大多数研究基于模型实验来研究泥石流过坝形成泥舌,成果受到观测手段与研究条件等限制,成果的实际应用意义不大。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清水或挟沙水流过坝现象,反演泥石流在过坝过程中的流动规律和流动状态,已经证明了数值模拟方法模拟泥石流运动特性的可行性,然而少有学者利用数值模拟针对泥舌运动进行仿真研究。本文针对拦砂坝满库状态,采用基于能有效追踪自由界面的VOF方法的k-ε紊流模型,模拟泥舌下泄运动过程,利用室内模型实验中无法获得的较为详细的流场信息,重点研究泥舌的纵向厚度、下游入射角以及流速分布的变化规律,分析泥舌运动参数与水平抛射距离之间的变化关系,探讨在不同泥石流容重和沟床条件下泥舌断面形态的沿程变化规律,并与已有的室内水槽模型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根据泥舌断面形态,泥舌空中运动段可分为密实段、扩散段和破碎段三个阶段;(2)泥舌的纵向厚度和下游入射角均随抛射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同时随泥石流容重和沟床纵坡的变化而变化;(3)泥舌的断面平均速度随抛射距离的增大而增大,且射距越大,流速分布越不均匀,呈中间大、周围小的特点。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说明利用该数学模型模拟泥舌运动是可行的。本研究利用数值模拟对泥舌运动过程进行研究,弥补了模型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空中泥舌的形态和流速分布的不足,为准确认识泥舌水力特性提供了依据。
孔玲潘华利邓其娟杨奉广李炳志
关键词:泥石流水力特性VOF法数值模拟
论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被引量:4
2007年
我国年建筑量世界排名第一,资源消耗总量增长迅速,而众多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居于世界平均水平以下,在46种支持性资源中,到2010年,我国只有20种资源能够自给,而到2020年,就只有6种资源能够自给,其余大量资源将依靠进口。建筑活动对资源的巨大消耗和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邓其娟龙炳清周迅冯莎莎魏涛
关键词:绿色建筑资源消耗生态环境建筑活动
动床条件下泥石流运动参数变化特征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泥石流运动参数变化特征与泥石流流量、沟床纵坡和沟床物源物质组成等紧密相关,准确确定泥石流运动参数变化特征对于进行流域风险评估和防治工程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内水槽实验探索了不同来流流量、沟床纵坡和物源细粒含量条件下,沟槽观测点处泥石流流深、流速和容重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来流流量和沟床纵坡越大,物源细粒含量越小时,泥石流冲刷能力越强;相同实验条件下,流体流深与来流流量间呈正相关关系,与细粒含量间呈负相关关系,且流深受来流流量的影响大于细粒含量;流体流速与来流流量和沟床纵坡间呈正相关关系,与细粒含量间呈负相关关系,且流速受沟床纵坡的影响最大,受细粒含量的影响最小;流体容重与来流流量和细粒含量间呈负相关关系,与沟床纵坡间呈正相关关系,且容重受沟床纵坡和细粒含量的影响大于来流流量。通过水槽实验数据对泥石流流量进行拟合,采用流量拟合式对锅圈岩沟2013年“7·26”泥石流峰值流量进行计算,与野外实测值对比精度高于80%。
李炳志潘华利邓其娟欧国强孔玲
关键词:泥石流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