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梦华

作品数:60 被引量:323H指数:9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1篇脓毒
  • 10篇注射液
  • 9篇凝血
  • 8篇血功能
  • 8篇凝血功能
  • 7篇针刺
  • 7篇脓毒症
  • 7篇重症
  • 7篇创伤
  • 6篇心肺
  • 6篇心肺复苏
  • 6篇血必净
  • 6篇炎症
  • 5篇血必净注射液
  • 5篇血流
  • 5篇伤患者
  • 5篇乌司他丁
  • 4篇血流动力学
  • 4篇炎症反
  • 4篇炎症反应

机构

  • 56篇佛山市中医院
  • 6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60篇邓梦华
  • 32篇马明远
  • 26篇张云海
  • 22篇张兴胜
  • 17篇张斌
  • 11篇潘永
  • 10篇戚振红
  • 9篇冯锦昉
  • 9篇马天威
  • 9篇徐杰
  • 9篇林旋
  • 9篇苏懿
  • 8篇肖秋生
  • 6篇于娜
  • 5篇陈银结
  • 5篇江皓波
  • 3篇宋樱花
  • 3篇冯锦
  • 3篇张云海
  • 3篇吴丹

传媒

  • 6篇中国中医急症
  • 3篇广东医学
  • 2篇哈尔滨医药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海南医学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岭南急诊医学...
  • 2篇中国医药
  • 2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工企医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原医刊
  • 1篇河南中医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8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泻热通腑方灌肠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痰热内盛型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对痰热内盛型重症肺炎患者实施泻热通腑方灌肠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74例痰热内盛型重症肺炎患者,根据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n=37)和对照组(n=37),对照组单纯采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进行治疗,治疗组实施泻热通腑方灌肠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2.69±0.21)d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7.3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PCT、CRP、WB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PIS及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得到改善,且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痰热内盛型重症肺炎患者实施泻热通腑方灌肠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方案进行治疗,效果肯定,能够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患者康复。
肖秋生邓梦华唐丽群苏懿马明远
关键词:重症肺炎灌肠
无肝素抗凝血液净化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无肝素抗凝血液净化在危重症患者应用中的综合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无肝素抗凝,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抗凝,监测两组患者的滤器寿命、滤器及静脉壶凝血程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出血发生率、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Cr)下降率,观察不同静脉置管途径与滤器寿命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的滤器寿命、滤器及静脉壶凝血程度、血BUN、血Cr下降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8 h及治疗结束时,对照组APTT、PT均长于治疗组(P<0.01),对照组出血发生率高于治疗组(P<0.05);经颈内静脉置管的滤器寿命明显长于股静脉置管(P<0.01)。结论:无肝素抗凝出血发生率低,在危重症患者中的血液净化治疗中安全、有效,综合优势优于低分子肝素;选择颈内静脉置管途径的滤器寿命长于股静脉通路。
肖秋生马明远张斌邓梦华
关键词:危重症血液净化无肝素抗凝
血必净注射液对创伤性凝血病患者血制品输注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创伤性凝血病患者的血制品输注及全身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共79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检测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统计其血制品使用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的异常基本纠正;组间比较:治疗组输注的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治后72 h,治疗组TNFα、IL-6、IL-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减少创伤性凝血病患者血制品的使用量,考虑与其拮抗全身炎症反应的作用有关。
马明远江皓波张云海邓梦华于娜戚振红
关键词:血必净注射液创伤性凝血病炎症反应
一种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的设计与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研究表明,亚低温治疗措施可以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从而起到保护器官功能的作用。心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需采取包括亚低温在内的综合治疗,已被目前最新的心肺复苏指南认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接受亚低温治疗后,其治愈率明显提高,死残率明显降低。
马明远张云海黄国敏江皓波邓梦华戚振红
关键词:亚低温治疗输液装置颅脑损伤患者静脉自主循环恢复器官功能
乌司他丁注射液在心肺复苏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机体免疫的影响
2016年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注射液在心肺复苏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机体免疫的影响。方法取心肺复苏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按照心肺复苏集束化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测定,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免疫功能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4^+/CD8^+T细胞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4^+/CD8^+T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肺复苏患者采用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效果理想,能改善机体免疫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马天威马明远邓梦华张兴胜苏懿
关键词:心肺复苏机体免疫T淋巴细胞亚群
通过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技术观察针刺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被引量:29
2014年
目的观察针刺对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诊断为AHF的患者分为针刺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每组30例。西医对照组给予增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抗感染等对症治疗;针刺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针刺相关经络穴位,每天1次,连续针刺5天。两组患者均通过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ulse-indicated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有创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指数(SI)、左心做功指数(LCWI),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再次住院率及28天病死率。结果两组治疗5天后,CI、SI、LCWI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HR、MAP较治疗前下降(P<0.05),其中,针刺治疗组CI、SI、LCWI升高更为明显(P<0.05),而两组HR、MAP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入院第1天相比较,针刺治疗组CI、SI、LCWI从第2天开始出现明显升高,HR从第4天出现下降,MAP从第5天出现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西医对照组中CI、SI、LCWI从第3天开始升高,HR、MAP均从第5天出现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医对照组比较,针刺治疗组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再次住院率及28天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医结合针刺治疗可能增强AHF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肖秋生张斌马明远邓梦华杨炎珠
关键词:针刺急性心力衰竭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心肺复苏后患者TNF-α、IL-6以及IL-8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心肺复苏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心肺脑复苏指南集束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分别于心肺复苏后即刻、1、3、7 d观察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的动态变化。结果心肺复苏后即刻,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复苏后1 d,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水平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两组患者升高程度相当(P>0.05);心肺复苏后3 d,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以及IL-8水平开始呈下降趋势,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心肺复苏后7 d,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以及IL-8水平均下降至低于心肺复苏后即刻水平,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有效平稳降低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的水平,降低机体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疾病预后。
于娜邓梦华张云海马天威苏懿郭丽华马明远
关键词:醒脑开窍针刺法心肺复苏IL-6IL-8
针刺联合物理康复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肌病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针刺法联合物理康复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肌无力(SIM)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佛山市中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90例SIM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物理康复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如抗感染、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物理康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肢体物理康复治疗,30 min/次,2次/d。观察组在物理康复组治疗的基础上,予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法针刺治疗,疗程为7 d。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肉力量评分(MRCs)、白细胞介素-6(IL-6)、股直肌横截面积(RFCS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统计三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28 d死亡率和第28天存活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治疗后的IL-6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C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物理康复组的RFCSA均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减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IL-6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物理康复组治疗后的RFCSA均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MRC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物理康复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IL-6、RFCSA和MRC评分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的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物理康复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ICU住院时间方面,物理康复组和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和物理康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
张云海张云海柳松涛张永东邓梦华
关键词:针刺物理康复治疗
人工机械通气肺部感染的防治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人工机械通气肺部感染的防治方法。方法对采用人工机械通气治疗的58例病人作回顾性总结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死亡2例,56例存活。结论人工机械通气肺部感染的发生与湿化不足、无菌操作不严、气管分泌物清除不彻底、通气时间过长等有密切关系,应采用相应的预防措施;在治疗上应依据病原菌的检查与药敏试验而选用有效的抗生素,同时捉高机体免疫力,缩短通气时间,注意无菌操作也至关重要。
张兴胜冯锦昉邓梦华林旋
关键词:机械通气肺部感染
心肺复苏集束化治疗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促进心肺复苏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集束化治疗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促进心肺复苏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心肺复苏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心肺脑复苏指南集束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治疗7 d后,分别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神经功能缺损(NFI)评分,随访长期存活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治疗后的1、2、3 d两组患者GCS及NFI评分变化程度相当(P>0.05);治疗后7 d,治疗组患者GCS评分和NFI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复苏后2周,两组患者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12周、24周治疗组患者QOL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促进心肺复苏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长期存活患者的生活质量。
于娜邓梦华张云海马天威苏懿郭丽华马明远
关键词:醒脑开窍针刺法心肺复苏神经功能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