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秀模

作品数:16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调剖
  • 7篇凝胶
  • 4篇交联
  • 3篇交联聚合
  • 3篇交联聚合物
  • 3篇成胶
  • 2篇调堵
  • 2篇调堵剂
  • 2篇堵剂
  • 2篇性能评价
  • 2篇油田
  • 2篇油田开发
  • 2篇预交联
  • 2篇非均质
  • 1篇调剖体系
  • 1篇调驱
  • 1篇动态成胶
  • 1篇段塞
  • 1篇断块
  • 1篇断块油田

机构

  • 11篇中国石化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3篇江苏油田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作者

  • 16篇邓秀模
  • 10篇钱志鸿
  • 8篇汤元春
  • 4篇朱伟民
  • 4篇李科星
  • 3篇崔永亮
  • 2篇姚峰
  • 1篇俞力
  • 1篇薛芸
  • 1篇姚恒申
  • 1篇闻守斌
  • 1篇周巨标
  • 1篇童倚勤
  • 1篇顾春元
  • 1篇袁玉峰
  • 1篇崔永亮
  • 1篇吕红梅
  • 1篇马惠
  • 1篇朱霞
  • 1篇姚峰

传媒

  • 4篇精细石油化工...
  • 4篇复杂油气藏
  • 3篇石油工业技术...
  • 1篇油田化学
  • 1篇小型油气藏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科技创新与应...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陈2区块水驱优势通道分布模拟与体积计算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注水井优势通道识别软件对陈2区块3个注水井组进行了水驱优势通道定量识别,从注采井间和井组平面两个角度对各级孔道的位置分布进行了图形化显示,并定量计算了注采井间的渗透率和各级孔道的体积。研究结果表明:超大、大孔道主要集中在注水井和采油井附近,并向油藏深部逐级发育;在水窜方向上油藏的水相渗透率和超大、大孔道的体积明显大于其他油井方向,是引起平面矛盾主要原因之一。
钱志鸿邓秀模姚峰姚恒申吕红梅朱伟民
关键词:油田开发渗透率水窜非均质性体积计算调剖
缓凝高强度调堵剂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一些特殊性油藏注水井由于注水压力高,PI值高,油水井间窜流严重,目前常用的颗粒型堵剂注不进或污染油层,凝胶型强度低堵不住水道。以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为主剂,研制出DHG-1和HHG-1两种新型缓凝高强度调堵剂。在70℃条件下,两种堵剂初始成胶时间由几小时延长至5 d以上,终凝强度分别达到3.8×104mPa·s和1.2×104mPa·s。室内堵塞率均大于95%,通过控制注入速度,堵剂可优先进入高渗目的层,各项技术参数可满足特殊性油藏调堵的需要。两种体系单独或复合应用于韦5-8等4口井的调堵试验,措施成功率100%,已累计增油1992.3 t。
汤元春崔永亮钱志鸿马惠邓秀模朱伟民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丙烯酰胺调剖
JSF-1复合调剖体系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6
2010年
用乳酸铬交联体系与聚丙烯酰胺HPAM(水解度6%~10%)制得一种凝胶。50℃下得到该凝胶体系的优化配方为:0.2%~0.4%HPAM+交联剂(聚交质量比20:1)+助凝剂(0.06%~0.08%)+稳定剂(0.1%~0.15%)。岩心试验结果表明,凝胶具有较强的封堵率和选择注入能力。从T和B系列4种预交联颗粒中,优选出T-12颗粒(粒度中值≤3mm),该颗粒的突破压力为3.07MPa,韧性系数1.11,50℃下72h的膨胀倍数为6.9~7.8。根据封堵水窜通道或裂缝对堵剂易注入、低滤失和高强度的性能要求,将凝胶与预交联颗粒复合得到JSF-1复合调剖体系。2009年在韦5断块中渗稠油油藏进行了现场试验,调剖后的吸水剖面显著改善,新启动地质储量约50×104t,对应6口油井有增油降水效果,调剖后3个月的井组含水量平均下降6.7%,日平均增油达7.1t,调剖后6个月累计增油1420t,应用效果较好。
李科星邓秀模钱志鸿汤元春徐卫华
关键词:调剖预交联颗粒稠油
聚合物与活性酚醛树脂成胶规律及性能评价
2013年
交联聚合物凝胶是一种由聚合物和交联剂形成的以分子间交联为主、分子内交联为辅的三维网络结构的凝胶体系。文章对以活性酚醛树脂为交联剂的聚合物凝胶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温度,矿化度,剪切等因素对其成胶的影响,以及该凝胶的封堵性和热稳定性。
崔永亮邓秀模钱志鸿
关键词:酚醛树脂影响因素
交联聚合物凝胶流变性能评价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以铬交联凝胶体系为研究对象,考察铬凝胶体系成胶前后的流变性变化。结果表明:交联聚合物溶液的表观黏度与聚合物含量和流速相关;剪切作用使黏度损失并影响成胶强度和成胶速度;凝胶强度可用储能模量量化表示;一定强度的剪切作用能彻底破坏凝胶结构,静置后能够部分恢复黏度,不同黏度的凝胶恢复能力差距较大。
钱志鸿邓秀模李科星
关键词:交联聚合物凝胶流变性模量
环保型高温PEI凝胶的配方优化与性能评价被引量:3
2017年
采用聚乙烯亚胺作交联剂制备新型PEI凝胶,基本配方为:(0.6%~1.2%)聚丙烯酰胺70010+(0.05%~0.10%)PEI P10000+(0.02%~0.05%)SCN,80℃下该凝胶初始成胶时间为24 h以上,终凝强度为10 000 m Pa·s以上;90℃下,仍保持稳定3月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该PEI凝胶在较宽温度(65~90℃)、pH值(5.5~9.0)、矿化度(5 000~60 000 mg/L)范围内均能形成理想强度的凝胶,且具有良好选择注入性、较高封堵强度和耐冲刷能力。
钱志鸿邓秀模汤元春朱伟民崔永亮李嵩
关键词:聚乙烯亚胺凝胶抗盐环保型
建立企业标准信息系统势在必行被引量:1
2002年
邓秀模
基于采收率最优的区块整体调剖方案设计研究
2018年
为保证区块整体调剖能最大限度提高原油采收率,设计三维非均质物理模型,考察整体调剖方案设计时单井调剖剂用量、井组间调剖剂用量分配、调剖顺序等对调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井调剖剂用量增加,采收率增加明显;井组间调剖剂用量分配对调剖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建议采取均衡调剖的原则;相邻注水井组调剖时,含水率较低或水窜不明显的井组优先调剖,最终采收率较高;3种因素对提高采收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调剖剂用量>调剖剂用量分配>调剖顺序。
钱志鸿姚峰汤元春邓秀模闻守斌
关键词:整体调剖物理模拟提高采收率
高6-38井聚合物微球调驱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高6-38井组储层中孔、中低渗、纵向剖面非均质性严重的情况,开展了聚合物微球调驱试验。室内实验结果表明,85℃下聚合物微球分散性良好;膨胀速度先快后慢,20 d后微球最频粒径达到膨胀前的6~8倍;聚合物微球对中低渗岩心的封堵效果较好,平均封堵率大于80%,对高渗岩心封堵效果不理想。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针对高6-38井的聚合物微球注入性良好,较好地改善了油藏的非均质性。截至2014年年底,井组实现增油305 t,降水179 m^3。
钱志鸿姚文鸿邓秀模崔永亮
关键词:聚合物微球封堵性能深部调驱
浅谈调剖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被引量:3
2014年
注水开发油藏,进入中高含水期后,由于油藏的非均质,易造成注入水单层突进,对应油井含水快速上升,为提高注入水的有效性,采用调剖技术。指出,调剖涉及到油藏、地质、化学、工程、机械等多学科、多工种,在具体施工中,环节多、施工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加强调剖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才能提高调剖施工质量和措施后的增油效果。
邓秀模
关键词:非均质油藏调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