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盛男

作品数:19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登山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0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亚历山大藻
  • 5篇环境因子
  • 5篇活性
  • 4篇正交
  • 4篇正交实验
  • 4篇链状亚历山大...
  • 4篇麻痹性贝类毒...
  • 4篇贝类
  • 3篇血脂
  • 3篇油脂
  • 2篇多不饱和脂肪...
  • 2篇学成
  • 2篇血脂升高
  • 2篇优势种
  • 2篇油状物
  • 2篇匀浆
  • 2篇脂肪
  • 2篇肉糜
  • 2篇食品
  • 2篇水产

机构

  • 19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台湾大学
  • 4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长春中医药大...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吉林省水产技...

作者

  • 19篇邵盛男
  • 10篇樊成奇
  • 10篇陆亚男
  • 5篇杨桥
  • 4篇缪宇平
  • 4篇翟尚华
  • 3篇田晓清
  • 2篇陈玉珂
  • 2篇周宏农
  • 2篇崔萍
  • 2篇陈海峰
  • 1篇王锡昌
  • 1篇黄洪亮
  • 1篇袁骐
  • 1篇何力
  • 1篇史航
  • 1篇赵树明
  • 1篇杨宪时
  • 1篇蔺丽丽
  • 1篇迟海

传媒

  • 9篇海洋渔业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科学养鱼
  • 1篇广东饲料
  • 1篇河北渔业
  • 1篇渔业信息与战...
  • 1篇2010年中...
  • 1篇2010水产...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维生素B12对圆型臂尾轮虫种群增长、繁殖和个体大小的影响
2019年
为了解维生素B 12 对海水圆型臂尾轮虫( Brachionus rotundiformis )种群增长、繁殖和个体大小的影响,采用四种不同浓度的维生素B 12 (0、0.3、0.6、1.2 μg/mL)强化培养轮虫7 d。每天测定轮虫的种群密度和怀卵率,每隔一天测定轮虫背甲长和宽。试验结果显示:0.3 μg/mL维生素B 12 组轮虫的种群增长、怀卵率显著高于其他组( P<0.05);0.3 μg/mL维生素B 12 组轮虫的背甲长和宽均显著小于其他三组( P>0.05),而其他三组差异不显著。试验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维生素B 12 对圆型臂尾轮虫种群增长、繁殖和个体大小影响的最适浓度为0.3 μg/mL。
邵盛男
关键词:BRACHIONUS维生素B12种群增长
一种星座美洲海鞘脂溶性提取物
一种星座美洲海鞘脂溶性提取物,涉及生物医药领域星座美洲海鞘提取物的制备及其用途。本发明采用星座美洲海鞘个体直接加乙酸乙酯形成混合物,粉碎匀浆,离心,取上层乙酸乙酯清液,回收溶剂后干燥,其特征是称取星座美洲海鞘-18℃冰冻...
樊成奇陆亚男翟尚华杨桥邵盛男
文献传递
环境因子对链状亚历山大藻生长的影响
链状亚历山大藻是一种能产生麻痹性贝毒的有害赤潮藻类,研究环境因子对链状亚历山大藻生长特性的综合影响,找到链状亚历山大藻生长的适宜条件,对有效预报赤潮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探讨了温度、...
邵盛男缪宇平周宏农
关键词:链状亚历山大藻环境因子麻痹性贝毒
文献传递
南极磷虾脂溶性成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11年
南极磷虾脂类营养含量丰富:油脂提取物中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高于15%,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高于9%,总磷脂含量高于20%,冰鲜的南极磷虾中总虾青素含量高于3 mg/100 g。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南极磷虾油中的脂肪酸、虾青素、脂溶性维生素、甾醇等脂溶性成分及其功效的研究进展,以及磷虾油提取方法、多种成分稳定性的研究结果,并展望了我国开展南极磷虾脂溶性成分综合利用的前景。
田晓清杨桥邵盛男陆亚男黄洪亮樊成奇
关键词:南极磷虾脂肪酸虾青素维生素甾醇
不同浓度氨氮对轮虫种群增长、怀卵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轮虫作为天然水体中主要浮游生物之一,因其繁殖迅速、营养丰富、体形大小适宜、能通过一定技术手段进行大量培养、容易被水产动物幼体摄食和消化吸收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鱼、虾等水产动物的开口饵料。氨氮是我国大部分水系中主要污染指标,水质中氨氮浓度严重超标将影响水生动物的生长,对水生动物的许多器官造成损伤,甚至导致其发病死亡。
蔺丽丽邵盛男李永利于胜利常悦郭倩陈玉珂
关键词:种群增长浮游生物水产动物开口饵料天然水体轮虫
纵条矶海葵低极性成分及其油脂的降血脂活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对一种污损生物纵条矶海葵进行了低极性成分及其油脂的降血脂活性研究。首次从纵条矶海葵的低极性部位中分离得到△4,5-(E),△8,9-(E)-鞘氨醇-正十六碳酰胺与胆甾醇两个化合物。对纵条矶海葵油的脂肪酸组成分析表明,该海葵油中富含高不饱和脂肪酸EPA与DHA,总相对含量达61.9%;降血脂活性实验表明,纵条矶海葵油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实验大鼠血管内TC、TG、HDL-C含量,具有较好的降血脂活性。开展对纵条矶海葵油脂的加工工艺研究,将有望获得新的高不饱和脂肪酸来源,进而开发出新的具降血脂功能的海洋药品或保健食品。
崔萍樊成奇邵盛男陆亚男
关键词:降血脂活性
两种复海鞘油脂中的脂肪酸成分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类营养成分。对海鞘(Aplidium constellatum)和大洋纵列海鞘(Symplegma oceania)两种复海鞘的油脂类成分进行相对含量分析,发现海鞘(A.constellatum)油脂中含有EPA、DHA两种ω-3 PUFAs,含量分别为19.5%和12.7%,大洋纵列海鞘油脂中EPA、DHA的含量分别为18.2%和7.73%。结果表明,两种海鞘油脂均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樊成奇赵树明田晓清邵盛男杨桥陆亚男
关键词:多不饱和脂肪酸
大口黑鲈抗菌肽提取及抑菌活性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用5%乙酸提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niodes)肝脏、脾脏、皮肤、粘液和卵组织中的抗菌肽,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大口黑鲈各组织的抗菌肽蛋白质含量,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其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 hydrophil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大口黑鲈各组织提取物的蛋白质含量依次为卵﹥皮肤﹥肝脏﹥脾脏﹥粘液,卵2.515 mg·L^(-1),皮肤0.643 mg·L^(-1),肝脏0.444 mg·L^(-1),脾脏0.351 mg·L^(-1),粘液0.276 mg·L^(-1)。脾脏、粘液和卵的提取物对3种菌均无抑菌活性,肝脏、皮肤对大肠杆菌和嗜水气单胞菌有抑菌活性,其中肝脏的抑菌活性较强。结果表明大口黑鲈体内多种组织存在着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
邵盛男王伟
关键词:大口黑鲈抗菌肽抑菌活性
东海水产养殖区七种海鞘优势种相关活性物质研究进展与利用前景被引量:10
2009年
海鞘是主要海洋污损生物之一,对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水养殖和生态环境都有不利影响。本文简述了中国东海几个主要水产养殖区7种海鞘优势种生物量、相关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樊成奇陆亚男缪宇平邵盛男郑成兴
关键词:海洋污损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生物量
东海三个海鞘优势种的油脂成分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类成分。海鞘是一类典型的海洋污损生物,对东海3个海鞘优势种皱瘤海鞘、乳突皮海鞘和长纹海鞘的油脂类成分进行相对含量分析比较,发现乳突皮海鞘油脂中含有EPA一种ω-3 PUFA,含量为5.20%;长纹海鞘油脂中含有EPA一种ω-3PUFA和二十碳四烯酸一种ω-6 PUFA,含量分别为12.7%和3.17%;皱瘤海鞘油脂中含有EPA、DHA两种ω-3 PUFAs,含量分别为10.9%和5.74%,以及亚油酸和二十碳四烯酸两种ω-6 PUFAs,含量分别为11.6%和5.94%。与磷虾油文献数据相比较,皱瘤海鞘油脂总体质量与磷虾油相近,显示了ω-3/ω-6 PUFAs较为均衡的特点。表明皱瘤海鞘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樊成奇陆亚男翟尚华邵盛男
关键词:皱瘤海鞘海洋污损生物多不饱和脂肪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