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任督脉经穴电学变化与无排卵型继发闭经关系的初步报告被引量:2
- 1998年
- 郑建
- 关键词:闭经无排卵型督脉经穴任脉
- 任督脉经穴电学变化与无排卵型继发闭经关系的探讨被引量:4
- 1999年
- 应用经穴皮肤电测试装置,探索女青年规则月经周期与无排卵型闭经者任脉关元穴、督脉命门穴的经穴电学特征,并以基础体温测试了解排卵时相,结果表明.在规则月经周期中.伴随基础体温变化,同步出现关元、命门穴的规律性电位改变;天排卵型闭经者关元穴的规律性电位改变仍存,而命门穴电位伴随双向基础体温的消失而不复存在。认为在对妇女月经生理病理过程的认识上,应充分重视督脉的功能,对于妇科病应考虑调理督脉的治法。
- 郑建
- 关键词:任脉督脉闭经无排卵型
- 直肠给药及临床应用
- 1992年
- 直肠给药法指将中药制成一定剂型,送入直肠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用药手段。最早利用直肠给药治病,见于张仲景《伤寒论》“猪胆汁一枚,泻汁,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舍恶物甚效。”以后历代虽有沿用和发展,但多不受重视。近年来随着中医急诊研究的深入,单一口服已不能满足急症治疗的需要,寻找新的给药途径成为当务之急,因此,直肠给药作为新的用药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 1 直肠给药法的特点 1.1 有效成份吸收迅速:有人用清瘟败毒饮作动物解热实验〔1〕:1组用中药煎液灌胃;另1组用同样药液(同等剂量)灌肠。结果灌肠组用药2小时后体温恢复正常,灌胃组4个小时后才恢复正常,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有显著差别(P<0.05)。临床中也观察到,外感风热之高热患者,用解表退热液灌肠,一般多在30~60分钟汗出,继而热势下降。从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中发现,直肠给药与肌肉注射两者药物成份吸收和发挥作用无明显差别。
- 林坚郑建
- 关键词:直肠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