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敬明
- 作品数:66 被引量:675H指数:12
- 供职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64层螺旋CT单纯肺动脉造影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单纯肺动脉造影(P—CTPA)在肺栓塞诊断中的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8例P—CTPA检查影像作为试验组,采用头臂静脉靶血管示踪技术,对比剂20~30ml;另选择48例常规CTPA检查影像作为对照组,对比剂总量80—100m。图像后处理运用薄层横断面、MPR、MIP及VR分别统计肺动脉及其分支内栓子个数。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图像优秀率有显著性差异;合格率无显著性差异。薄层横断面图像在显示细小动脉及其血栓、评价狭窄程度方面优于其他重建图像。结论64层螺旋CT单纯肺动脉造影图像肺动脉、静脉对比更好,对比剂用量大幅度减少,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师毅冰储成凤郝敬明徐青松
- 关键词:肺动脉造影肺栓塞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所致女性假两性畸形的CT诊断及临床表现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所致女性假两性畸形的CT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及临床诊断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所致女性假两性畸形6例患者,分析其CT表现及特点。结果 6例患者均未经激素治疗,双侧肾上腺内外肢弥漫性增粗、迂曲、延长,1例表现为结节状、串珠状增生;轮廓清晰,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同步强化。结论肾上腺弥漫性、串珠状增生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提高女性假两性畸形的影像诊断敏感性,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做出正确诊断。
- 师毅冰郝敬明徐青松王涛
- 关键词: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女性假两性畸形体层摄影术
- 能谱CT估算原发性肝癌其血供比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利用能谱CT(碘基图)对肝癌患者及正常人群进行测量,估算不同病变其血供比例,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对22例原发性肝癌进行分析,20名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测得病变动脉期及静脉期碘含量数值,并得出肝动脉期与静脉期百分比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肝癌患者依据Child-Pugh分级进行分组,并与正常人群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利用正常肝脏及肝癌血供比例进行比较,得出两组数据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25.34,P<0.05),正常人群及Child-Pugh分级对多组均数进行方差分析(F值=15.58),Child-Pugh组别较正常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7、0.000、0.000),Child-Pugh A组较Child-Pugh B组及C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8、0.009),但Child-Pugh B组与Child-Pugh 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6)。结论利用能谱CT测量其动脉期及静脉期碘含量之比,可以估算出肝癌其血供比例较正常肝组织血供比例发生改变,从而更简便地发现肝癌其血供比例的改变。
- 高永广郝敬明李光超赵宝忠师毅冰王涛夏萍陈刚
- 关键词:能谱肝脏
- CT引导下肺内病灶的经皮肺活检术
- 1996年
- 1989~1994年间,我们选择了30例周边部肺病变患者,均为痰检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阴性者,行CT导引下经皮肺活检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材料:30例均系住院病人,男22例,女8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50岁,全部经X线和/或CT发现肺病变,最小病灶2.0×2.5cm,最大病灶5.
- 李萍刘立郝敬明
- 关键词:活组织检查肺炎病肺肿瘤
- 螺旋CT仿真内窥镜在结肠隆起性病变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20
- 2000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仿真内窥镜(CTVE)诊断大肠隆起性病变的检查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CT扫描电流65~150mA,螺距(pitch)1.5~2.0,重建间隔1.5~2mm。应用Voyager(导航者)软件,以不同视角、视距“飞越”形式观察,综合分析二维和三维影像,并与32例结肠镜、11例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小电流、大螺距扫描和小间距重建能显示直径3mm大小的隆起性病变,并能分辨表面形态。以结肠镜检查为标准,直径≥5mm的隆起性病变的检出率达92%;以手术为标准,直径<5mm的病变的检出率为74%。CTVE不受结肠癌阻挡的影响。三维影像转换为二维观察肠壁及壁外结构,有利于做出定性诊断和发现意外病变。结肠炎及平坦型结肠癌CTVE未显示。结论CTVE是一种无创、易被患者接受的显示结肠隆起性病变的新方法,能部分替代和补充结肠镜检查。炎性病变及平坦型病变是CTVE技术上的难题。
- 郝敬明胡春艾钱作宾师毅冰
- 关键词:结肠肿瘤CTVECT仿真内窥镜
- 脊髓型颈椎病与脊髓空洞症——延迟CTM的价值被引量:1
- 1993年
- 对32例经延迟脊髓造影CT 证实的脊髓型颈椎病伴有相应平面的脊髓空洞症的分析,认为其脊髓空洞的形成是脊髓型颈椎病脊髓损害的结果,是颈椎病发病机理中的因素之一,也常是颈椎病手术效果令人失望的原因。同时对其发病机理及检查方法进行了探讨。
- 郝敬明杨玉娥
- 关键词:颈椎病脊髓空洞症脊髓造影术CT
- 螺旋CT仿真内窥镜诊断大肠息肉初探被引量:25
- 2000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仿真内窥镜对大肠息肉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18例有反复便血、慢性腹泻、腹痛的病人行1次屏气全结肠容积扫描,重叠重建图像并输至工作站进行四维容积重建(4Dangio),选择导航者(Voyager)软件和合适阈值及透明度,航进观察大肠黏膜。全部资料经纤维结肠镜和(或)手术证实。结果18例中发现大肠息肉9例,均为多发,共检出息肉71枚,直径2~20mm,其中升结肠1枚,结肠肝曲2枚,横结肠3枚,降结肠及乙状结肠18枚,直肠47枚。除1例直肠内息肉由于液体滞留影响部分息肉检出外,所见息肉大小、表面形态和数目与手术和结肠镜观察到的病变基本相仿,敏感性达82.56%。结论螺旋CT仿真内窥镜可以较准确地检出大肠息肉及明确其部位,从而为临床提供较可靠的诊断依据。
- 胡春艾郝敬明钱作宾
- 关键词:大肠息肉CT仿真内窥镜
- 腰椎关节突关节及椎弓峡部裂间隙矢状倾角测量和价值被引量:8
- 1999年
- 目的:探讨腰椎关节突关节(ZJ)和椎弓峡部裂(SS)的矢状倾角(SIA)的特点,评价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测量92例SS患者之176个裂隙及正常人50例L4~5和L5~S1的200个ZJ的SIA,分别计算其均数和标准差,采用差异显著性U检验。同时测量并比较峡部裂椎相邻椎的ZJ和SS的SIA。结果:SS与正常腰椎ZJ的SIA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以≥65°为标准,诊断腰椎SS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100%;以≥55°为标准,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4%。个体自身对比,SS与同椎对侧或相邻椎ZJ的SIA差别明显(28°~55°),目测可靠性100%。结论:腰椎ZJ及SS的SIA差异非常显著,测量ZJ及SS的SIA对滑脱前期的SS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 郝敬明胡春艾钱作宾
- 关键词:腰椎峡部裂X线计算机
- CT灌注成像在肺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9
- 2012年
-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肺癌放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23例经穿刺病理证实的肺癌初治患者于放化疗前及放化疗结束后1周内分别行CT灌注扫描。在工作站自动生成时间-密度曲线、组织灌注值、血容量、达峰时间及灌注伪彩图。比较肺癌治疗前后瘤区各灌注参数的变化。结果根据RECIST标准,经6个月随访,治疗有效16例,无效7例,有效组治疗前平均灌注值、血容量、强化幅度及结节-主动脉强化比值均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3.19、2.26、4.41,P<0.05)。有效组治疗后平均灌注值、血容量、强化幅度及强化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7、8.16、7.48、6.78,P<0.01)。无效组治疗前后各灌注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患者中灌注伪彩图形象显示出肿瘤组织及周围肺不张。结论 CT灌注扫描能够反映肿瘤的血供情况,并可定量评价肺癌放化疗前后血流灌注的改变,早期预测治疗效果,优化放化疗方案。
- 夏平郝敬明王涛徐青松朱磊陈刚
- 关键词:肺肿瘤放射疗法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灌注成像
- 房颤患者320排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评价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房颤患者320排容积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图像质量。方法 19例房颤患者行320排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以优、良、差为标准,评价各支冠状动脉的图像分布。同时评价平均心率<70 bpm和平均心率≥70bpm两组图像质量分布情况。结果平均心率<70 bpm和平均心率≥70 bpm组间图像质量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43);针对RCA、LAD、LCX,图像质量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91,0.51,0.53)。结论对于房颤患者,320排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可获得较高质量的图像,扩大冠状动脉CTA的临床应用范围。
- 李光超徐青松赵宝忠郝敬明
- 关键词:心房颤动冠状血管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