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庆荣

作品数:86 被引量:811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9篇科技成果
  • 6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9篇农业科学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1篇土壤
  • 30篇水分
  • 30篇红壤
  • 24篇赤红壤
  • 21篇亚热带
  • 21篇南亚热带
  • 20篇土壤水
  • 20篇土壤水分
  • 19篇丘陵赤红壤
  • 12篇亚热带丘陵
  • 12篇水分循环
  • 12篇坡地
  • 12篇南亚热带丘陵
  • 11篇玉米
  • 9篇土壤水分循环
  • 8篇有效性
  • 7篇重金
  • 7篇重金属
  • 7篇旱坡地
  • 6篇污染

机构

  • 69篇广东省生态环...
  • 13篇广东省环境监...
  • 7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华...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广东省农业环...
  • 2篇广东烟草南雄...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广...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作者

  • 86篇郭庆荣
  • 46篇钟继洪
  • 38篇谭军
  • 25篇骆伯胜
  • 23篇黄湘兰
  • 20篇张秉刚
  • 12篇李淑仪
  • 11篇高淑涛
  • 10篇廖观荣
  • 10篇卓慕宁
  • 10篇蓝佩玲
  • 9篇廖新荣
  • 9篇钟仕俊
  • 9篇谢志宜
  • 9篇罗小玲
  • 8篇吴锦暖
  • 8篇万洪富
  • 7篇任海
  • 7篇陈丹青
  • 5篇杨国义

传媒

  • 15篇热带亚热带土...
  • 9篇生态科学
  • 5篇土壤与环境
  • 4篇农业系统科学...
  • 4篇生态环境
  • 4篇生态环境学报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土壤通报
  • 2篇土壤学报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热带地理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土壤侵蚀与水...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中国烟草科学
  • 1篇土壤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10篇2004
  • 8篇2003
  • 4篇2002
  • 6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21篇1998
  • 5篇1997
  • 1篇1996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雷州半岛桉林—砖红壤水分循环特征及其调控被引量:3
2003年
浅海沉积物桉林—砖红壤水分循环具有如下特征 :受所在地区海洋季风的影响 ,降雨季节分布明显。雨季 (4~ 9月 )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 80 %左右 ,旱季 (10月至翌年 3月 )降雨量只占全年降雨量的 2 0 %左右 ;地表径流量较大 ,全年地表径流量占降雨量的 2 7%~ 2 9% ,雨季地表径流率一般要超过 30 % ;土壤贮水量低、季节性分布明显、短期变化幅度大。枯枝落叶和生物覆盖 ,可提高土壤水分含量 ,在生产中改全垦为带垦 ,可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和土壤水分状况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可能是改善土壤有效持水量和水分有效性的途径。表 3,参 5。
钟继洪郭庆荣李淑仪廖观荣谭军
关键词:水分循环水分调控雷州半岛
南亚热带丘陵赤红壤降雨入渗产流数学模型研究
降雨-入渗-产流过程是水分循环与水量转化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其分析方法主要是建立入渗产流的数学模型。有关入渗产流机理,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提出蓄满产流模型、超渗产流模型以及两者结合起来的综合产流模型。蓄
郭庆荣
文献传递
南亚热带不同植被下丘陵赤红壤结构特征比较研究被引量:22
1998年
比较研究了南亚热带几种植被下丘陵赤红壤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丘陵赤红壤的结构随着植被的演退而退化.表现在表土砂化,即砂粒含量相对增加,粘粒含量相对减少;土壤结构稳定性下降,主要体现在较大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减少;土壤孔隙性变差,主要体现在容重增加和较大孔径的孔隙减少.自然赤红壤容重增加、较大孔隙减少更为明显;耕型赤红壤结构稳定性下降,表土砂化更为突出.研究结果揭示,由植被演退引起的土壤有机质减少,是丘陵赤红壤结构退化的主要内在因素.
钟继洪谭军郭庆荣骆伯胜卓慕宁黄湘兰
关键词:丘陵赤红壤结构特征南亚热带
广东省旱坡地自然特征与玉米高产技术研究被引量:4
1997年
通过对河源灯塔盆地玉米基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因土施肥技术及节水农业技术多年的研究表明,只要能解决当地玉米适宜播期;选植适合当地的高产、抗病、抗旱、耐密的优良杂交品种;采用育苗移植的高产栽培技术;改进施肥技术,加强施肥管理,提高肥料利用率;采用各种农业节水技术措施,增加土壤贮水能力,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旱坡地玉米生产完全可以达到单造6000kg/hm2以上的好产量.因而旱坡地不失为开发玉米生产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
郭庆荣钟仕俊
关键词:旱坡地玉米高产技术
南亚热带丘陵土壤水分循环及其有效性研究被引量:11
2000年
根据对丘陵缓坡地和低丘梯地的系统观测资料 ,阐明了赤红壤贮水库容、有效贮水库容较小 ,而通透库容较大 ;降雨集中 ,地表径流明显 ;赤红壤贮水量季节性变化明显 ,有效贮水量低等特征 ;同时对SPAC连续体系中的水分势能和水流阻力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 .
骆伯胜张秉刚郭庆荣钟继洪谭军黄湘兰
关键词:丘陵赤红壤土壤水分循环有效性SPAC水土流失
南亚热带丘陵赤红壤—龙眼—大气连续体水分运移力能变化及分布规律被引量:4
1997年
根据田间试验观测资料,分析了南亚热带丘陵赤红壤—龙眼—大气连续体水分运移过程中能量和水流阻力变化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水流在连续体中运移时,其能量主要消耗在由叶部到大气这一环节上,水流阻力主要分布于从叶气孔腔到大气的扩散过程,叶—气系统的水流阻力占连续体水流总阻力的90.13%~98.71%,叶—气系统的水流阻力是决定连续体中水流速率的主导因素.
郭庆荣张秉刚钟继洪黄湘兰骆伯胜谭军
关键词:丘陵赤红壤龙眼连续体水分运移
地统计学在土壤重金属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被引量:46
2004年
从采矿学与地质学研究中发展起来的地统计学是应用数理统计学的一个分支。与传统的统计学相比,地统计学可应用于土壤重金属研究中,能探索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异规律。地统计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区域化变量、半方差函数、克立格空间插值技术。半方差函数可以用来描述研究土壤重金属分布的空间相关性;而克立格插值可以对未采样区土壤重金属的含量进行无偏最优估计。在对地统计学理论进行简要阐述的基础上,回顾了近些年在土壤重金属研究的采样设计、空间结构分析、空间插值等方面的应用,并就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黄勇郭庆荣任海万洪富
关键词:地统计学半方差函数克立格插值
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综述被引量:98
2005年
综述了城市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含量分布、化学形态、积累的生物效应及污染修复等近几年来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环境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黄勇郭庆荣任海万洪富杨国义
关键词:城市土壤城市化重金属城市生态环境
南亚热带丘陵赤红壤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土壤水分管理探讨被引量:5
2004年
南亚热带丘陵赤红壤地区水热资源丰富,可大力发展荔枝、龙跟、香蕉、芒果等岭南佳果基地和高效益的蔬菜基地,是广东省以至全国的一块得天独厚的宝地。分析了南亚热带的自然概况、广东南亚热带地区的资源优势及丘陵赤红壤的特征。研究了广东省南亚热带丘陵赤红壤受气候因素的制约,土壤贮水库容和有效库容小,下层非饱和导水率及土壤水力扩散度低等水分特性及问题。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利用生物或工程措施截流降雨、减少地表径流,提高降雨入流率从而增加土壤贮水量和有效贮水量。通过改良土壤,提高土壤保水性能和土壤供水能力,采取防止或减缓土壤水分蒸发措施,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等土壤水分调控与管理技术措施。
郭庆荣钟继洪张秉刚谭军黄湘兰
关键词:南亚热带可持续发展土壤水分管理
南亚热带丘陵赤红壤水分循环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4
1997年
根据定位点的实测资料,阐述了南亚热带丘陵赤红壤试区的降雨、蒸散、地表径流、深层贮水和土壤贮水量的动态变化在土壤水分循环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丘陵赤红壤水分循环中,降雨量多和降雨强度大起着极重要的作用,降雨量多但分配不均匀形成明显的干湿季节,降雨强度大于土壤入渗速率是产生地表径流的关键条件。由大雨而暴雨并持续10h以上的降雨过程且降雨超过50mm,将产生深层贮水。在干旱季节(1~2月和10~12月),降雨量仅占年降雨量11.61%~16.46%,而蒸发量却占年总蒸发量33.22%~42.08%,尤其是每隔两年左右的1月或11月前后,常出现持续40多天未下雨的现象,0~100cm土层的蒸散量大于降水渗入量、土壤贮水减量。因此,在雨季防止或减少地表径流;在旱季减缓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或以喷灌方式补充土壤水分,是丘陵区发展“三高农业”不可忽视的问题。
张秉刚郭庆荣钟继洪骆伯胜谭军黄湘兰
关键词:水分循环蒸散量土壤贮水量丘陵赤红壤入渗速率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