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淑芬
- 作品数:103 被引量:604H指数:13
- 供职机构:山西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水利工程更多>>
- 国际创新团队研究的知识基础与热点前沿——基于1992年以来WOS数据的科学计量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创新团队日益成为合作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基于1992年以来WOS数据库中国际创新团队研究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探寻国际创新团队研究的活跃程度、知识基础及前沿热点。通过文献共被引和期刊共被引分析,总结了创新团队工作氛围、绩效模型、影响因素及团队学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形成深入研究创新团队的知识基础,指出管理学、心理学、技术创新等学科是研究创新团队的主要知识基础;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团队绩效、团队组织管理、团队知识转移与分享是国际创新团队研究中最为关注的问题;知识管理与团队学习、跨职能创新团队、虚拟创新团队等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研究主题。
- 樊贵莲郭淑芬
- 关键词:创新团队知识图谱知识基础
- 费耶阿本德科学方法论及其对当今的启示被引量:4
- 2002年
- 对保尔·费耶阿本德“怎么都行”的科学方法论原则做了初步评析,认为“怎么都行”是一个合理的宝贵的方法论思想,其实质是主张多元方法论,符合科学史的事实,具有一定“相对主义”的色彩。并分析了“怎么都行”的科学方法论原则对当今的启示。
- 郭淑芬张汉静
- 关键词:相对主义科学哲学科学方法论费耶阿本德
- 华北地区包容性营商环境构建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国家经济政策趋向更加强调平等与包容,各地营商环境也在向更加具有包容性的方向转变。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包容性绿色发展跟踪调查(IGDS)问卷回收结果,从公众感知视角对华北地区包容性营商环境建设情况进行分析。调研结果显示:华北五省(市、自治区)被调查者认为当地政务服务质量与实效不断提高,对当地包容性营商环境建设特别是法治建设评价比较满意,清廉的政治生态、国家政策和市场化水平是影响营商环境最重要的三个因素,个人努力程度被充分肯定,地域排斥现象非常轻微,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人才队伍建设是建设包容性营商环境最重要的发力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两者关系紧密且不可分割已成为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共识,包容性企业文化正处于形成过程之中,但是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包容性营商环境进行差异对比,选取山西省作为典型省份简要分析包容性营商环境建设特点,并提出关于华北地区进一步构建包容性营商环境的政策建议。
- “包容性绿色增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郭淑芬米嘉
- 关键词:包容性营商环境
- 基于利益分享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被引量:14
- 2017年
- 在集约化理论指导下,基于利益分享的企业组织、政府、科研机构协同创新,为我国构建创新型国家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其中关联各方的纽带就是利益。本文从利益分享机制出发展开研究,分析利益分享机制下的协同创新体系,研究其效率上的优越性,并对我国的创新体系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 张清华郭淑芬黄志建
- 关键词:利益分享协同创新
- 中国煤炭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效率关系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在对中国煤炭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效率测度的基础上,利用VAR模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煤炭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而创新投入规模不足仍然是制约技术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从二者关系看,煤炭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对技术创新能力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技术创新能力对技术创新效率却有负作用,这可能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有关。
- 周喜君郭淑芬张变玲郭丕斌
- 关键词:煤炭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效率
- 产业集聚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基于山西文化产业的实证研究
- 产业集聚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点和支柱产业,采用集聚发展方式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实证分析山西文化产业集聚对其发展效率的影响。采用区位商指...
- 卢丽娜郭淑芬
- 关键词:文化产业产业集聚
- 文献传递
- 我国煤炭产业的现状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我国煤炭业发展至今基本呈现出六个方面的现状特征,分别是煤炭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由于资源赋存依赖性强,煤炭产业在我国的分布不均衡;总体上煤炭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煤炭业是一个高危行业;煤炭业的进入壁垒较为复杂;开采技术决定煤炭产品生产效率与效益而非煤炭产品质量。
- 郭淑芬段金鑫
- 关键词:煤炭产业
- 国际产业集群研究的演进脉络及空间分布——基于SSCI数据库1988-2015年数据的科学计量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以1988—2015年间国际产业集群研究文献为分析数据,运用CiteS paceⅢ信息可视化软件,通过对文献共被引、关键词共现、国家合作网络等进行知识图谱分析,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微观、中观、宏观多个层面对国际产业集群研究状况进行梳理。研究发现,外部经济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等是产业集群研究的知识基础;产业集群研究演进可分为四个阶段,研究主题涉及战略、绩效、网络关系、知识溢出、集群政策等,而产业集群与全球价值链、与全球网络、与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等问题,将是未来一段时期该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美国、英国等在产业集群研究方面居世界中心地位,而多伦多大学、乌得勒支大学、隆德大学、哈佛大学等是主要研究机构。
- 樊贵莲庞紫云郭淑芬
- 关键词:产业集群演进脉络知识图谱
- 美日国家创新系统对比研究:演进脉络
- 2007年
- 美国、日本作为世界公认的经济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各自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历程却经历了不同的路径,形成的创新系统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相异点。本文在分析美国、日本各自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脉络特点的基础上,对两国的创新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
- 郭淑芬
- 关键词:国家创新系统演进
- 中国工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时空特征与动态演进被引量:8
- 2021年
- 首先采用非导向、非径向、规模报酬可变的窗口MinDS超效率模型测度2011—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工业技术创新效率,然后运用莫兰指数、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核密度估计分析工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空间相关性、区域差异与动态演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工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均值为0.793 7,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工业技术创新效率依次递减;省域工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且空间相关性不断增强;工业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且有缩小趋势,区域内差异是主要来源。本研究为提高工业技术创新效率、缩小工业技术创新效率区域差距、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与政策参考。
- 张曦郭淑芬
- 关键词:动态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