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纹静
-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我国法律硕士教育的现实困境及相应对策探讨
- 2010年
- 一、我国法律硕士教育十五年实践的简要回顾1995年4月召开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3次会议全票通过《关于设置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的报告》,决定开展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后于1996年更名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 郭纹静刘新凯
- 关键词:教育专业学位法律硕士学位
- 醉驾入刑的理性规制被引量:3
- 2014年
- 醉酒驾车类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呈现出四个特点:醉酒驾车型危险驾驶是危险驾驶罪案件的主要表现形式;醉酒驾车型危险驾驶罪的犯罪主体主要是中年男性;醉酒驾车导致交通事故频发;醉酒驾驶摩托车构成犯罪的比例增加。醉酒驾车类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三个问题:对"机动车"的界定有争议,诉讼程序违法及对《刑法》第133条之一第2款的错误适用。建议法律扩大"机动车"的范围,将有期徒刑纳入危险驾驶罪的刑罚范围,对危险驾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一律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 郭纹静
- 关键词:醉酒驾车交通肇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 论我国行政赔偿的范围及其完善
- 郭纹静
- 公司犯罪刑罚配置的新构想
- 2009年
- 我国现行刑法对公司(单位)犯罪的刑罚采用了双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单位主管人员或者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这种单一的刑罚配置模式不能适应对公司(单位)犯罪的预防和抗制,也不符合国际社会打击公司犯罪的立法趋势。鉴于此,我们欲从公司犯罪刑罚配置的现状考察为出发点,进而论述我国对公司犯罪的刑罚进行重新配置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公司犯罪刑罚配置的新构想。
- 郭纹静
- 关键词:公司犯罪刑罚配置罚金刑资格刑
- 环境犯罪若干问题新探
- 2011年
- 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环境保护越来越被重视。刑法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和机能使得它能够在环境保护方面有所作为,但是对环境的保护不能过于依赖和迷信刑法,还要兼顾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环境的保护要坚持惩治犯罪和促进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基于环境犯罪的特点,对环境犯罪的惩罚要坚持财产刑至上的原则,并可以引入非刑罚措施。对环境犯罪应引入严格责任归责原则,但同时要严格限制该原则的适用。
- 郭纹静
- 关键词:环境犯罪财产刑非刑罚措施严格责任
- 刑法中的“职务便利”问题研究
- “职务便利”问题是职务犯罪的核心问题,是否“利用职务便利”是判断某些行为是否构成职务犯罪的关键,而“职务便利”内容的不同以及“利用职务便利”方式的不同又是辨别此罪与彼罪的标尺,因而“职务便利”问题是刑法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议...
- 郭纹静
- 关键词:职务犯罪司法实践
- 高校科研人员套取科研经费的刑法认定及防控对策被引量:1
- 2020年
- 近年来,国家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赋予科研人员更多的自主权值得肯定。然而,现行科研体制下高校科研经费被套用现象时有发生,其行为涉及法律问题。从刑法学角度分析,高校科研人员依托科研项目从事科学研究,报销科研经费的行为是职务行为,属于从事临时公务或临时职务。根据教育部、财政部等国家机关的相关文件规定,科研经费属于公共财产或单位财产。高校科研人员利用报销科研经费的便利,套取科研经费的行为构成贪污罪或职务侵占罪。若虚开发票套取科研经费,则同时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应与贪污罪或职务侵占罪数罪并罚。在此情况下,如何激励科研人员合法使用科研经费、让科研经费真正发挥作用,需要进一步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对此,笔者建议提高科研人员的合法收入,大力发展社会组织捐助科研,改革现行高校科研人员职称评审机制。
- 郭纹静李艺宏
- 关键词:高校科研人员贪污罪职务侵占罪防控对策
- 受贿罪中“利用职务便利”要件应取消
- 2016年
- 受贿罪不同于一般的职务犯罪,虽然依据现行规定以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收受他人财物为成立要件,但理论上及实践中均存在国家工作人员仅利用其身份或地位索取或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其侵犯国家对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权力,也应该认定为受贿罪,即应取消受贿罪中的"利用职务便利"要件,将受贿罪由职务犯变更为纯正身份犯。取消受贿罪中的"利用职务便利"要件、将单纯受财行为认定为受贿罪具有预防犯罪、节约司法资源、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的清廉度排名等积极意义。单纯受财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需要予以犯罪化。将单纯受财行为规定为犯罪是司法实践规范化的需要,在当前形势下也具有现实可行性。建议将受贿罪设置为单纯受财行为—一般受贿—加重受贿的结构模式,并分别规定由轻到重的法定刑。
- 郭纹静
- 关键词:受贿罪利用职务便利身份犯
- 高校科研人员套取科研经费的性质认定被引量:6
- 2016年
- 科研经费是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自1996年实行"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更加重视科研经费的投入。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政府可支配财力的快速增长,科研经费也步入增长的快车道,但相伴而来的是科研经费管理使用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高校科研人员套取科研经费比较突出。为了更加规范科研经费的管理使用,厘清高校科研人员与科研项目的几个法律关系,明确套取科研经费的行为性质及应负的法律责任,本刊特邀专家学者围绕"高校科研人员套取科研经费的性质认定"这一主题进行探讨,敬请关注。
- 庄永廉肖中华吴飞飞刘科郭纹静
- 关键词:科研经费管理高校科研人员可支配财力法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