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昌明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大庆龙南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卒中
  • 2篇脑卒中
  • 1篇电图
  • 1篇穴位
  • 1篇穴位按摩
  • 1篇抑郁
  • 1篇抑郁患者
  • 1篇针灸
  • 1篇针灸治疗
  • 1篇群组
  • 1篇综合护理
  • 1篇卒中后
  • 1篇面肌
  • 1篇脑卒中后
  • 1篇灸治
  • 1篇课堂
  • 1篇课堂教学
  • 1篇护理
  • 1篇化痰
  • 1篇肌电

机构

  • 3篇大庆龙南医院

作者

  • 3篇金昌明
  • 1篇刘萍英
  • 1篇哈达
  • 1篇孙丽
  • 1篇段岭焕
  • 1篇王清凤
  • 1篇冯雪

传媒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应用微信组群功能的翻转课堂教学在针灸临床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2022年
探讨借助微信的群组等功能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针灸临床教学中教学效果。方法 用课后测试、问卷调查、期末考核,三种方式进行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对比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效果更具优势(p<0.05)。结论 应用微信组群功能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针灸临床教学中,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有效打破传统教学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满堂灌”的低效教学状态,打造“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值得进行推广。
冯雪郭晓明李翠娟哈达金昌明
化痰通遂汤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肌张力增高的疗效及对表面肌电图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观察化痰通遂汤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肌张力增高的疗效及对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7月于我院康复医学科接受治疗的70例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规范治疗与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化痰通遂汤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及Barthel指数等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4%)高于对照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肌张力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肌张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AS评分下降,Barthel指数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积分肌电值(IEMG)、均方根值(RMS)与协同收缩率(CO)均下降,对照组IEMG、RMS均下降;且观察组IEMG、RMS与CO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通遂汤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病人痉挛程度,提高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
金昌明孙丽
关键词:脑卒中针灸肌张力增高表面肌电图
综合护理结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结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3月在大庆龙南医院康复科住院的7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及穴位按摩;对照组采用脑卒中常规心理护理,疗程均为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症改善程度及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HAMD评分(4.88±1.63)分,NIHSS评分(6.28±2.76)分,低于对照组HAMD评分(15.58±3.94)分和NIHSS评分(17.98±4.3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程度改善总有效率为84.2%,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总有效率为89.5%,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结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明确,优于常规心理护理。
段岭焕金昌明刘萍英王清凤
关键词:卒中抑郁综合护理穴位按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