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艳红

作品数:122 被引量:491H指数:15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专利
  • 3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7篇农业科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2篇青贮
  • 25篇大豆
  • 20篇牧草
  • 18篇乳杆菌
  • 16篇饲料
  • 16篇添加剂
  • 16篇微生物
  • 16篇产酸
  • 12篇套作
  • 12篇牧草青贮
  • 11篇青贮饲料
  • 10篇发酵品质
  • 8篇玉米
  • 8篇植物
  • 8篇套作大豆
  • 8篇牛鞭草
  • 8篇集约化
  • 7篇氮肥
  • 7篇多花黑麦草
  • 7篇青贮品质

机构

  • 121篇四川农业大学
  • 5篇兰州大学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乐至县农业局
  • 1篇宁夏大学
  • 1篇四川省草原科...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齐全农牧集团...

作者

  • 121篇闫艳红
  • 64篇张新全
  • 40篇黄琳凯
  • 40篇杨文钰
  • 30篇马啸
  • 26篇彭燕
  • 25篇刘卫国
  • 23篇杨继芝
  • 16篇黄婷
  • 15篇杨峰
  • 14篇王小春
  • 14篇汪霞
  • 14篇帅杨
  • 14篇关皓
  • 12篇雍太文
  • 12篇刘春燕
  • 11篇刘伟
  • 10篇张红平
  • 10篇陈婷婷
  • 10篇李静

传媒

  • 10篇草地学报
  • 5篇草业学报
  • 4篇草业科学
  • 3篇大豆科学
  • 3篇中国油料作物...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中国草地学报
  • 2篇草学
  • 2篇第九届全国作...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9篇2022
  • 8篇2021
  • 9篇2020
  • 17篇2019
  • 14篇2018
  • 6篇2017
  • 12篇2016
  • 14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狼尾草属牧草青贮优良乳酸菌的筛选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本研究以"桂闽引"象草和"桂牧1号"杂交狼尾草为对象,探究其微生物和乳酸菌的多样性,并对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以期筛选出适宜西南地区狼尾草属牧草青贮用的优良乳酸菌菌株。研究利用微生物学鉴定法及16S rRNA序列分析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鉴定,共分离获得48株乳酸菌,其中鲜草样品和青贮样品各获得24株。其中分离得到4株产酸能力强的乳酸菌,分别为戊糖片球菌F04(Pediococcus pentosaceus),植物乳杆菌F17、F05和S694(Lactobacillus plantarum)。4株乳酸菌均能在Na Cl浓度为3.0%和6.5%,温度为10℃~40℃及p H 3.5~8之间的液体培养基中良好生长。此外,4株菌在p H为3和温度为45℃的环境条件下生长较弱,且均不能在50℃的环境条件下生长。菌株F04,F17和S694均能在12h内迅速繁殖和产酸,而菌株F05有明显的生长滞缓期,24h后才能大量生长,故不能达到快速降低p H的目的。F17和S694生长曲线和产酸效率相当,但S694利用糖源范围更广。所以,综合考虑可将菌株F04和S694作为狼尾草属牧草青贮的备选菌株。
李小铃关皓闫艳红张新全
关键词:狼尾草属牧草青贮微生物特性戊糖片球菌
米糠和乳酸菌制剂对柠条锦鸡儿青贮发酵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米糠和乳酸菌制剂对柠条锦鸡儿青贮发酵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改善柠条锦鸡儿青贮发酵品质和解决干旱地区饲草料短缺问题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无添加(对照组)、添加5%米糠(RB组)、添加5%米糠+10;CFU/g商业植物乳杆菌(RB+LP组)和添加5%米糠+10;CFU/g植物乳杆菌LP694(RB+LP694组)。发酵60 d后,测定柠条锦鸡儿青贮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RB、RB+LP和RB+LP694组青贮饲料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RB和RB+LP694组青贮饲料中pH显著降低(P<0.05),RB+LP694组青贮饲料中氨态氮/总氮(NH;-N/TN)显著降低(P<0.05),RB、RB+LP和RB+LP694组青贮饲料中乳酸含量及乳酸/乙酸均显著提高(P<0.05)。2)RB+LP组Shannon指数和Chao1指数显著高于对照、RB和RB+LP694组(P<0.05)。3)各组青贮饲料中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其次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优势菌属均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综上所述,本试验中,添加5%米糠+10;CFU/g植物乳杆菌LP694改善柠条锦鸡儿青贮发酵品质和微生物组成的效果最好。
张欢朱鸿福闫艳红闫艳红
关键词:柠条锦鸡儿米糠乳杆菌微生物多样性
川西高原藏区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试验根据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栽培措施设置4种栽培模式,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籽粒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探寻川西高原春玉米最佳栽培模式。结果表明,超高产栽培模式和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的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分别较零肥模式提高了80.03%、39.62%,13.73%、11.99%;超高产栽培模式的干物质的积累与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农户模式和零肥模式;超高产模式产量最高,达14570.10 kg·hm^(-2),其次是高产高效模式,达13996.35 kg·hm^(-2),与零肥模式相比,两种栽培模式分别提高了25.73%和20.78%;氮肥偏生产力以农户模式最高,其次是高产高效模式,超高产模式最低。综合考虑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效果最佳,适宜在川西高原藏区推广。
肖启银张祯勇高明文岳丽杰马松明张英韦潇闫艳红
关键词:玉米栽培模式氮肥利用率
唾液乳杆菌358及其应用、青贮饲料添加剂、青贮饲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唾液乳杆菌358及其应用、青贮饲料添加剂、青贮饲料;所述所述唾液乳杆菌358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18232;所述唾液乳杆菌358可提高高温高湿地区青...
张新全关皓闫艳红李小铃帅杨冉启凡杨忠富聂刚汪霞黄婷李丹丹周冀琼马啸
文献传递
白芨组培苗状苗营养液、营养组合物及壮苗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白芨组培苗状苗营养液、营养组合物及壮苗方法。该营养液能够促进白芨组培苗根的生长和增重,从而可增强白芨组培苗的抗逆能力,显著提高白芨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并且缩短生产周期,节约成本。采用白芨组培...
黄琳凯王鹏喜曹欣张新全张锐杨盛婷郭丽娟刘伟闫艳红马啸彭燕
文献传递
一种适用于黑麦草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
本发明属于植物繁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黑麦草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该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由质量比为2~8:6~10的烯效唑和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组成。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处理黑麦草种子时,显著提...
闫艳红张新全杨文钰周思凡樊高琼马啸黄琳凯彭燕刘伟杨春华
文献传递
一种可移动式青贮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青贮装置,属于畜牧业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和分别设置在机架上的上部开口的桶体、密封压紧机构、操作机构、及移动机构;有益效果:能方便快捷进行青贮,克服常规青贮设备适合于大规模青贮、一次性投资较高、设施比...
闫艳红张黎骅杨继芝杨文钰刘卫国
丛枝菌根真菌与根瘤菌对3种豆禾混播植物种间互作的影响被引量:11
2021年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和根瘤菌是两类重要的土壤微生物,可与宿主植物形成互利共生关系。本研究通过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鸭茅(Dactylis glomerata)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构建的混播组合接种AMF和根瘤菌,探讨两种微生物对3种植物竞争关系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混播处理中鸭茅和多年生黑麦草的株高及生物量显著高于各自的单播处理,白三叶的株高及生物量显著低于其单播处理;接种AMF提高了混播中白三叶的株高、生物量、根系结瘤数,但AMF抑制了群落中优势种鸭茅的生长,缓解了鸭茅对白三叶的竞争排除作用。综上所述,双接种AMF和根瘤菌进一步提高了混播中白三叶的地下生物量及结瘤数,促进白三叶生长固氮并调节了3种植物的种间竞争关系,从而有利于豆禾混播群落功能性和稳定性的维持。
潘越周冀琼郭川杨喆刘琳闫艳红赵艳兰刘珊孙飞达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根瘤菌种间竞争
一种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的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为玉米与大豆同时播种,玉米采用宽窄行种植,玉米宽行行距为140~190cm,玉米窄行行距为30~50cm,玉米的种植密度为3500~4700株/亩,在玉米宽行内种植...
杨文钰龚万灼雍太文王小春梅林森刘卫国闫艳红吴维雄杨峰
文献传递
一种食窦魏斯氏菌及其应用、筛选检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食窦魏斯氏菌及其应用、筛选检定方法,所述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075;所述食窦魏斯氏菌生长速率快...
关皓闫艳红张新全帅杨李小铃李小梅黄琳凯聂刚汪霞黄婷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