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阳霞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高分子
  • 1篇微观结构
  • 1篇模量
  • 1篇空化效应
  • 1篇共混
  • 1篇共混物
  • 1篇分子
  • 1篇分子材料
  • 1篇负泊松比
  • 1篇高分子材料
  • 1篇高分子共混物

机构

  • 4篇四川大学

作者

  • 4篇阳霞
  • 3篇冯建民
  • 3篇李忠明
  • 2篇杨鸣波
  • 1篇杨呜波

传媒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2001年全...

年份

  • 2篇2003
  • 2篇200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高分子共混物的结构和工程实现
近十年,负泊松比材料的相关研究报道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负泊松比材料的制备和工程化成为当前以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研究工作突破了负泊松比效应只能通过泡沫凹腔结构制备的思维局限,...
阳霞
关键词:模量
文献传递
负泊松比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被引量:20
2001年
介绍了负泊松比材料的种类、性能、用途、微观结构、测试手段及应用前景 。
杨呜波阳霞李忠明冯建民
关键词:微观结构
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聚烯烃共混物被引量:10
2003年
实验证实用共混法制备的特殊聚烯烃共混物是一种拉伸膨胀材料 (Auxetic) ,测试发现共混物具有明显的负泊松比效应 ,所获得的最稳定体系可以获得 -1 4的泊松比值 ,比目前文献报道的数据减小了 2 0 0 %.采用SEM观察了共混体物拉伸前后的微观结构 ,推断负泊松比效应的产生是由于材料内部发生了空化作用的结果 。
阳霞杨鸣波李忠明冯建民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
聚烯烃共混体系的负泊松比效应
本文介绍了负泊松比材料的研究背景和本课题组对于聚烯烃共混体系负泊松比效应研究的最新进展.从负泊松比的定义着手,依次阐述了具有负泊松比性能材料的种类,其有悖于常规材料的特殊的应力应变行为,广泛的应用领域以及对呈现负泊松比效...
阳霞李忠明冯建民杨鸣波
关键词:负泊松比空化效应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