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云

作品数:2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硬化
  • 2篇动脉硬化指数
  • 2篇动态动脉硬化...
  • 2篇血压
  • 2篇高血压
  • 1篇心病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高血压
  • 1篇原发性高血压...
  • 1篇器官损害
  • 1篇杓型
  • 1篇高血压患者
  • 1篇冠心病
  • 1篇非杓型
  • 1篇非杓型血压
  • 1篇靶器官
  • 1篇靶器官损害
  • 1篇GENSIN...

机构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袁如玉
  • 2篇陈云
  • 2篇李广平
  • 1篇闫哲慧
  • 1篇阎哲慧

传媒

  • 1篇天津医药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心病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高血压患者226例,所有患者均行24h动态血压(ABPM)监测并计算AASI,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依据造影结果进行Gensini评分(CSS),按照评分结果分为3组:0~1分的非冠心病组(70例),2~31分的轻、中度冠脉病变组(104例),≥32分的重度冠脉病变组(52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与冠脉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3组间AASI差异显著(P<0.05),组间两两比较在AASI水平上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冠脉狭窄越严重,AASI越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24 h心率、血压杓型等影响因素后,AASI与冠心病的发生仍具有较好的相关性(OR=3.471,P<0.01).结论:AASI对高血压患者出现冠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陈云袁如玉阎哲慧李广平
关键词:高血压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冠心病GENSINI积分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相关因素及其对靶器官损害的研究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AASI对靶器官的损害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行24 h动态血压(ABPM)监测并计算AASI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30例,依据AASI结果分为低AASI组(n=167)及高AASI组(n=163),记录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动态血压相关指标、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左室质量指数(LVMI),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踝臂指数(ABI)。结果高AASI组的年龄(岁:64.91±9.70vs 59.12±10.00)、合并糖尿病比例(33.8%vs 14.8%)、非杓型血压比例(65.6%vs 43.7%)、24 h脉压(mmHg:65.27±11.31 vs 56.06±10.51)、24 h舒张压标准差(mmHg:9.64±2.47 vs 8.31±2.31)、冠状动脉病变支数(1.8±1.1 vs 1.3±1.1)、LVMI(g/m2:125.74±29.65 vs 107.69±23.23)、外周血管病变(27.3%vs 16.4%)高于低AASI组;高AASI组eGFR水平小于低AASI组[mL/(min·1.73 m2):85.31±20.31 vs 99.67±17.76]。相关分析显示AASI与冠脉病变数(r=0.235)、LVMI(r=0.168)、外周血管病变(r=0.167)呈正相关,与eGFR(r=-0.187)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PP、DB-PSD、非杓型血压是AASI的影响因素。结论 AASI受年龄、糖尿病、24 h脉压、血压变异性及血压杓型的影响,其升高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现心、肾及外周血管疾病有关,检测AASI有助于临床医生评估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陈云袁如玉李广平闫哲慧
关键词:高血压动态动脉硬化指数靶器官损害非杓型血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