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树勇

作品数:44 被引量:4,198H指数:23
供职机构: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2篇电气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电网
  • 13篇风电
  • 10篇电力
  • 10篇发电
  • 10篇风电场
  • 8篇电力系统
  • 8篇直流
  • 5篇输电
  • 5篇换相
  • 5篇换相失败
  • 5篇功率
  • 5篇风力
  • 5篇风力发电
  • 5篇并网
  • 4篇等值
  • 4篇电机
  • 4篇暂态
  • 4篇高压直流
  • 3篇电压
  • 3篇直流输电

机构

  • 41篇国家电网公司
  • 21篇东北电力大学
  • 8篇华北电力大学
  • 6篇东北电力学院
  • 4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国电力科学...
  • 2篇国网安徽省电...
  • 2篇北京机械工业...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北京信息科技...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青海省电力公...
  • 1篇诸暨市供电局
  • 1篇丹佛大学
  • 1篇国网浙江省电...
  • 1篇北京国电四维...
  • 1篇中电普瑞科技...

作者

  • 44篇陈树勇
  • 7篇李新年
  • 5篇宋云亭
  • 5篇曾令全
  • 5篇马世英
  • 4篇刘耀
  • 4篇刘道伟
  • 4篇雷霄
  • 4篇王晶芳
  • 3篇周孝信
  • 3篇王华伟
  • 3篇鲍海
  • 3篇庞广恒
  • 3篇章锐
  • 2篇孙华东
  • 2篇覃剑
  • 2篇陈得治
  • 2篇申洪
  • 2篇张红光
  • 2篇白晓民

传媒

  • 16篇中国电机工程...
  • 14篇电网技术
  • 2篇电力建设
  • 1篇电测与仪表
  • 1篇中国电力
  • 1篇电力系统自动...
  • 1篇黑龙江电力
  • 1篇可再生能源
  • 1篇电力信息与通...
  • 1篇智能电网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中国高等学校...
  • 1篇中国高等学校...
  • 1篇2015年中...

年份

  • 4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8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聚类算法的风电场动态等值被引量:90
2012年
风电机组在实际运行时,受尾流效应等因素影响,运行状态并不相同。为提高风电场实际运行模型的精度,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的动态等值建模方法。它将风电机组的状态变量矩阵作为分群指标,利用聚类算法将矩阵中的数据进行分群,将同群的风电机组等值成为一台风力发电机,实现了风电场的动态等值。利用PSD/BPA平台,对系统侧故障与风速变化2种情况仿真,并与传统等值方法及风电场详细模型对比。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仿真过程中的状态变量作为分群指标是合理的,该模型与详细模型的动态特性基本一致,可以用来描述风电场的实际运行状态。
陈树勇王聪申洪高宁超朱琳兰华
关键词:双馈式风力发电机聚类算法状态变量动态等值电力系统分析
大容量风电场接入电网的暂态稳定特性和调度对策研究被引量:142
2007年
给出了异步风力发电机组的动态仿真数学模型和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方法,与国内大型电力系统分析软件相联接,实现了含风电场的电网动态稳定分析及其工程应用。结合风电场接入系统实例,分析了大容量风电场接入系统后电网的暂态稳定特性,提出了保证风电场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风电场安全容量的概念。探讨了通过控制负荷侧功率因数、采取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加强网架结构、故障后切除风电机组等措施改善电网暂态稳定水平、提高风电场安全容量的办法。通过计算风电场不同开启容量下最大可调出力及对应风速的关系,提出了风电场接入系统后的电网调度对策,采取该调度策略,可以提高风电场的接入系统容量。
张红光张粒子陈树勇安宁
关键词:暂态稳定安全容量电网
基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的风电并网控制研究被引量:50
2014年
对于大规模的海上风电并网,两端柔性直流输电网并网已无法满足要求,并且交流并网也存在着频率、电压失稳和远距离输电经济性差的问题。使用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是未来海上风电并网的发展方向。对于风电场和无源网络而言,有功功率有时是没有的,所以采用多端柔直并网时,与风电场以及无源网络相连的换流站便无法继续采用过去的定有功功率控制。该文抛弃利用有功功率控制的方式,将风电场当作一个无源网络,将电压参考值取为定值。并利用此方法设计了四端柔性直流环网模型,其中加入了两个风电场和一个无源网络,以证明多端柔直系统可以连接不同地域风电场和没有电厂的偏远区域。并且在PSCAD/EMTDC上,将多端柔直并网模型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利用此控制方法的四端柔性直流可以稳定运行,故障时扰动较小。
陈树勇徐林岩孙栩李新年王华伟曾令全
关键词:PSCAD/EMTDC风电并网
光伏发电系统模型综述被引量:211
2011年
为了对含光伏电源的电力系统进行各种仿真研究,必须建立准确的光伏发电系统数学模型。全面综述了包括光伏组件、逆变器及其控制系统的光伏系统数学模型,对整个光伏发电系统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总结了利用各元件模型建立系统模型的方法以及孤岛保护的研究现状及其建模方法,并对光伏发电系统模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刘东冉陈树勇马敏王皓怀侯俊贤马世英
关键词:光伏阵列逆变器控制最大功率点追踪光伏发电系统孤岛保护
基于遗传算法的风电场无功补偿及控制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54
2005年
为了解决风电场并网运行存在的电压稳定问题,提出了应用遗传算法确定风电场并网点处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分组和控制方法。该方法考虑了风速和负荷变化对风电场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影响,对风电场节点的处理较准确地反映了其无功和电压特性。对某实际风电场的无功补偿优化结果表明:应用遗传算法求解电容器的分组和控制规则,可实现全局寻优,减少计算量,且计算量减少,无功补偿的总容量和分组容量计算准确,在求得的无功补偿值下,可使风电场母线电压在允许范围内,保证风电场正常运行,并且电容器动作次数最少。
陈树勇申洪张洋卜广全印永华
关键词:风电场无功补偿电容器负荷变化电压特性全局寻优场输出
水轮发电机组的规划式开机控制被引量:6
2005年
水电机组启机并网时间的长短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电能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从水轮机启动过程中的能量关系入手,吸收了规划式控制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水轮机开机控制策略,摒弃了以往的开环和闭环控制模式,将水电机组的开机控制问题转化为求解和预测导叶空载开度和开度最大值,确定这两个参数后即可得到导叶开度的预测模型,从而保证机组快速、平稳地达到额定转速,缩短开机并网时间。
陈树勇张贵山赵瑞曹楠曹保定
关键词:电力系统水轮发电机非最小相位系统
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短路潮流计算分析
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和风电技术的产业化,我国风电资源开发近年来增长迅速。但由于风力发电具有动态和随机的特性,它给电力系统的有功/无功潮流、电压、系统稳定性、电能质量、短路容量、系统备用、频率和保护等方面带来影响。目...
刘娜娜鲍海陈树勇马大千李文君
关键词: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短路故障风电系统
文献传递
基于CORBA的应用软件标准接口的研究被引量:22
2002年
摘要:在电力行业中应用的各种自动化系统之间普遍存在着诸如电力系统建模、数据结构定义等方面的差别,因此,无论升级已有的系统还是进行相关系统的集成都是相当困难的。而IEC EMS-API标准的制订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依据。根据EMS-API标准和CORBA(公共对象请求代理构架),说明了开发标准程序接口应用的具体方法;并且给出了为黑龙江电网能量管理系统中的潮流程序而建立的标准化的接口服务,测试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可行有效。由于CORBA技术与EMS-API标准的结合,使得所开发的潮流应用具有了开放性。最后,讨论了EMS-API的不足之处。
陈树勇李健白晓民
关键词:CORBA应用软件标准接口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
数据挖掘及其在电力事故分析中的应用
本文简要介绍了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基于长期运行的电力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系统积累了大量的事实数据,本文引入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关联规则算法来挖掘出电力事故中的相关规则,进而通过这些规则来研究事故发生的...
田晓军闫红艳陈树勇
关键词:数据挖掘关联规则电力安全生产
文献传递
适应大扰动的电力系统戴维南等值参数跟踪算法被引量:15
2012年
针对现有的戴维南等值参数跟踪算法需要假设2个计算时步之间戴维南等值参数不变、不能适应等值系统内部发生扰动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以适应系统内部出现大扰动的戴维南等值参数跟踪算法。该算法利用本地测量信息,主要解决了现有算法不能适应等值系统内部发生大扰动时戴维南等值参数计算问题,跟踪算法利用故障前的戴维南等值参数计算出故障时刻的等值电压源幅值,然后以故障前一时刻的等值电阻和故障时刻的等值电压源幅值作为初值,计算出故障时刻的其他戴维南等值参数,从而再求出故障后各个时刻的戴维南等值参数。该算法的优势在于仅利用负荷母线局部电气量就可以快速、准确、实时地求取戴维南等值参数,而且也适用于等值系统内部发生三相短路的情况,同时该算法具有计算结果误差小的优点。最后,通过IEEE 30和IEEE 39节点标准测试系统验证了本算法的准确性。
孙华东陈树勇常晓鹏林伟芳
关键词:电力系统戴维南等值大扰动全微分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