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
- 作品数:32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98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胸超声引导介入性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初步应用
- 2001年
-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TTE)引导介入性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实用价值。方法对1例施行了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继发型房间隔缺损患者采用钮扣状伞封堵器行封堵术,对4例采用 Amplatzer 封堵器行闭堵术。取胸骨旁四腔切面和大血管根部短轴切面,引入球囊导管,测定房间隔缺损口的大小,引导和确定封堵器安放的位置,监测封堵器开放及封堵缺损口后血流左向右分流的情况。结果术中超声测量的房缺直径比球囊导管测得的伸展直径要小于2~3 mm。封堵器安放成功者4例,未成功者1例。成功的4例术后随访示封堵器位置良好、稳定,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未见明确左向右的残余分流,二尖瓣、三尖瓣功能未受影响。结论只要多切面多角度测量房间隔缺损口的大小和监测封堵伞的安置位置,经胸超声探查可基本满足介入性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引导和监测作用。
- 张生光陈爱俞静骆合德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房间隔缺损介入性封堵术
-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对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局部心肌舒张功能的分析
-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局部心肌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 HCM患者17例,正常对照组18例。获标准心尖长轴切面、心尖二腔切面和心尖四腔切面,测量各节段心肌运动舒张早期峰值速度(...
- 陈爱张生光俞静汪荣金黄云健李伟伟
- 关键词:心肌舒张功能肥厚型心肌病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左心室
- 文献传递
- B超诊断脾破裂360例分析
- 2001年
- 目的:通过对脾破裂声像图特征的分析,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对360例脾破裂的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诊断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B超诊断符合率为90%,诊断腹腔积液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腹腔穿刺术。结论:超声检查简便、无创、可重复检查。
- 陈爱杨歌张生光
- 关键词:脾破裂B超诊断术后诊断腹腔积液声像图特征复检
- B超诊断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1例
- 2001年
- 患者女性,30岁,已婚。因反复尿频、尿急、尿痛3年,左腰部胀痛2个月收入我院。曾多次在外院诊断为尿路感染,予抗菌治疗,无效。查体:心肺肝脾均未见异常,左上腹可触及肿大左肾,表面光滑,边界清晰,左肾叩击痛。尿常规示脓细胞+ + + + 。静脉肾盂造影左肾未显影。B超检查:左肾大小为16×9×8cm,边界欠清晰,肾锥体弥漫性肿大,接近球形,回声极低,其内部透声差,呈云雾点状及云絮状等中等回声,后方无声影,肾皮质受压变薄,集合系统未见分离(附图)。超声提示:左肾锥体弥漫性肿大、积脓,考虑左肾盂肾炎。 行左肾切除术,术中见左肾明显肿大。
- 陈爱张生光
- 关键词: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超声波诊断B超
- 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频谱与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在局部心肌运动中的作用
- 目的多点测定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频谱与二尖瓣口血流频谱比较,评价两种频谱的一致性和在局部心肌运动异常中的作用。方法采用Vivid 7超声诊断仪,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选择心尖四腔观、心尖两腔观、心尖长轴观,测定各...
- 张生光俞静陈爱黄云健李伟伟廖姮
- 关键词:二尖瓣环多普勒频谱心肌运动
- 文献传递
- 冠心病左室心肌纵向收缩位移和同步化运动的定量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应用组织追踪(TT)和组织同步成像(TSI)技术评价冠心病(CAD)左室心肌纵向收缩位移和同步化运动的特点。方法应用TT和TSI获取20例CAD患者和26例正常人的左室心尖长轴、心尖二腔和心尖四腔切面,测定并比较左室长轴方向不同室壁节段的收缩期最大位移(DS)和收缩期正向达峰时间(TS)。结果CAD患者TT和TSI检出的心肌异常节段与冠脉造影证实或心肌梗死的病变部位基本一致;CAD患者的DS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TS测值延长,各节段之间的TS均值差异增大(71.48~182.00ms,P〈0.05或P〈0.001);以基底段DS〈9mm,中间段〈5mm和TS〉180ms为异常室壁节段的标准,其准确性分别为62.00%和54.17%,敏感性为52.63%和39.44%,特异性为74.42%和75.51%。结论TT和TSI能较好地评价CAD患者左室心肌纵向收缩时的位移变化和同步化。
- 张生光俞静陈爱骆合德黄云健汪荣金廖姮
- 关键词:组织同步成像左心室
- 四种左室心肌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定量测量冠状动脉狭窄的比较
-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4种技术探讨和比较这4种定量技术检测局部病变心肌其速度、形变、位移及同步性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定量关系,为筛选冠状动脉造影或无创性诊断冠心病心肌病变节段提供有用指标。
- 张生光俞静汪荣金陈爱骆合德
- 关键词: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冠状动脉狭窄左室心肌
- 文献传递
- 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
- 2001年
- 目的探讨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8例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图象。结果128例中正确诊断117例,诊断符合率为91.4%,误、诊4例,漏诊7例,误、漏诊率8.6%。结论超声应作为急性阑尾炎诊断和鉴别的常规检查。
- 陈爱张生光杨歌俞静
- 关键词:阑尾炎超声诊断病理
- Tei指数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后左心室功能
- 目的探讨Tei指数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后左室整体功能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冠心病患者32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主支狭窄≥75%,PTCA支架置入术前1~3天(术前组)、术后3±0.2个月(...
- 陈爱张生光郑哲岚
-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冠心病患者TEI左心室功能
- 文献传递
- 超声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对病变心肌节段纵向运动速度的研究
- 2007年
-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与冠状动脉狭窄左室相关的节段心肌运动速度变化的定量关系。方法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对31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状动脉狭窄病人(病变组)和21例正常人(对照组)左室心肌的12个节段测量其QTVI曲线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结果左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狭窄供血区节段心肌的Vs、Ve与正常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或P<0.05),Va则无统计学意义。左前降支狭窄轻、中、重度狭窄组之间各指标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定量组织速度成像的Vs和Ve能较准确地检出冠心病人静息状态下冠状动脉狭窄供血区的异常心肌节段,但对区分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似无显著作用。
- 张生光俞静汪荣金陈爱黄云健廖姮李伟伟骆合德
- 关键词: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