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秉耀

作品数:60 被引量:211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主题

  • 17篇脊髓
  • 14篇细胞
  • 13篇微波
  • 8篇肿瘤
  • 8篇脊髓损伤
  • 8篇干细胞
  • 6篇间充质干细胞
  • 6篇骨髓间充质
  • 6篇骨髓间充质干...
  • 6篇充质干细胞
  • 5篇肉瘤
  • 5篇微波消融
  • 5篇消融
  • 5篇灭活
  • 5篇大鼠脊髓
  • 4篇增生
  • 4篇手术
  • 4篇全横断
  • 4篇椎体
  • 4篇骨肉瘤

机构

  • 28篇中国人民解放...
  • 15篇解放军总医院...
  • 10篇第四军医大学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武警北京总队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解放军第89...
  • 1篇解放军第四一...

作者

  • 60篇陈秉耀
  • 35篇韦兴
  • 21篇侯树勋
  • 19篇史亚民
  • 15篇李南
  • 10篇宋光泽
  • 9篇游思维
  • 9篇张增亮
  • 8篇鞠躬
  • 6篇李南
  • 5篇吴闻文
  • 4篇衷鸿宾
  • 4篇刘惠玲
  • 4篇赵敏
  • 4篇任刚
  • 3篇焦西英
  • 3篇王颖
  • 3篇孟晓梅
  • 3篇姚雨
  • 2篇王春婷

传媒

  • 11篇中国骨与关节...
  • 7篇中国骨肿瘤骨...
  • 4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中国脊柱脊髓...
  • 3篇第十一届全军...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解剖学报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骨伤
  • 1篇实验动物科学...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第八届全国脊...
  • 1篇中国蛋白质组...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3
  • 6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规范开展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临床试验的几点认识被引量:1
2007年
自本刊就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发表了几篇观点不同的文章以来,有关细胞移植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作用问题又一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本期编辑部邀请了在该领域做了较多工作和进行过较多研究的几位专家,就该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他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这一治疗方法,介绍了细胞移植的种类及各自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就临床研究方案的设计、适应证选择、疗效评估标准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们对这一方法的认可程度不同,对有些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提出了证明各自观点的令人信服的依据。希望各位同道阅读他们的文章后,能结合自己的经验对该治疗方法做出自己的判断或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推动脊髓损伤研究的发展。
史亚民陈秉耀
关键词:药物临床试验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再生修复病例数量
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后自发性自主运动功能的恢复被引量:2
2002年
陈秉耀游思维鞠躬
磁共振测温用于椎体肿瘤热疗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对磁共振测温在椎体环境不同组织中测温的难点初步分析。方法在3 T Phillips磁共振仪器中,分别采集T1、T2图像,根据椎体肿瘤热疗的临床需求,结合解剖图分割出手术关心的区域;再用PRF(proton resonance frequency)和谱估计两种方法分别对含水较多和水脂混合的组织区域进行温度测量,并以肌肉区域的温度对其余区域作场漂修正。结果在重点关注区域中,分别选取80-300个像素点,对于PRF方法,脊髓和椎间盘的温度误差平均值均〈0.2℃,温度标准差〈1.5℃;主动脉和上下腔静脉的温度误差平均值在0.9℃-1.8℃,标准差〈1.7℃;椎体部分的温度误差平均值约0.9℃,但标准差接近12℃;对于谱估计方法,在水脂混合的椎体部分,温度标准差仍〉12℃。结论磁共振测温在含水较多、均匀且流动较少的组织脊髓和椎间盘测温效果较好,在主动脉和静脉血管里的血液的温度因血液流动的干扰而难以用磁共振直接测得,椎体内由松质骨所引起的磁化率干扰会给磁共振测温带来较大偏差。
陈硕宋光泽陈飞宇史欣未陈秉耀韦兴应葵
关键词:磁共振骨肿瘤脊柱肿瘤透热疗法
大鼠脊髓切断术后神经纤维残留量与运动功能恢复的关系被引量:29
2001年
目的 观察成年大鼠下胸段脊髓切断术后是否出现神经纤维残留 ,以及神经纤维残留量与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关系。 方法 取 12只成年大鼠 ,以尖刀片沿椎管骨壁横切下胸段脊髓。术后定期观察截瘫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8周处死动物 ,灌注后取损伤部位及其上下节段脊髓 ,矢状冰冻切片 ,抗神经丝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光镜下观察有无残留神经纤维 ,计算机技术重建脊髓横断面 ,确定残留纤维的部位及其所占脊髓横断面的比例 ,并分析残留纤维数量与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42 %动物出现程度不等的后肢运动功能恢复 ,其脊髓横切处腹侧或腹外侧有数量不等的神经丝免疫反应残留纤维 ,并与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呈正相关关系。 结论 以尖刀片横切大鼠脊髓的常用方法 ,易造成脊髓神经纤维的残留 ,少量残留纤维即可引起后肢运动功能相当程度的恢复。因此 ,在评价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时 ,必须首先确定损伤是否完全。
陈秉耀游思维刘惠玲李耀宇王颖焦西英鞠躬
关键词:脊髓全横断脊髓不全损伤运动功能恢复
嗅鞘细胞对脊髓后角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观察嗅鞘细胞对胚胎脊髓后角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方法:分离孕15d胚胎大鼠脊髓,取纵向分开的后半制备成细胞悬液,培养于:(1)原代培养的嗅鞘细胞单细胞层上;(2)嗅鞘细胞培养上清中;(3)原代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单细胞层上;(4)单纯培养。24h后终止培养,行抗神经丝-20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每组随机取15个神经元,在LeicaQ-570图像分析仪中测量各组神经元的平均总突起长度及平均单个最长突起长度,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神经元平均总突起长度(1)~(4)组分别为408.62±126.91滋m、336.24±106.34滋m、199.37±76.14滋m和64.61±24.49滋m;平均单个最长突起长度(1)~(4)组分别为180.13±83.54滋m、141.22±53.68滋m、107.29±43.35滋m和23.04±5.30滋m。第(1)、(2)组神经元平均总突起长度和平均单个最长突起长度明显高于第(3)、(4)组(P<0.01),而(1)、(2)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嗅鞘细胞共培养能明显促进胚胎脊髓后角神经元突起的生长速度。
陈秉耀侯树勋游思维郭徽杨浩鞠躬
关键词:嗅鞘细胞原代培养脊髓损伤
微波原位灭活治疗脊柱肿瘤的临床初步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微波原位灭活治疗脊柱肿瘤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本组12例脊柱肿瘤患者,男7例,女5例,包括原发或转移性肿瘤,其中胸椎9 例,腰椎3例,单一椎体10例,相邻两个椎体1例,相邻三个椎体1例。手术步骤为:椎管减压、经...
韦兴史亚民侯树勋吴闻文陈秉耀
文献传递
膝关节周围骨肿瘤原位微波灭活术后下肢功能的评价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评价膝关节周围骨肿瘤原位微波灭活治疗后下肢功能。方法2006年7月~2007年11月采用微波原位灭活方法治疗膝关节周围骨肿瘤18例,其中骨肉瘤12例,骨巨细胞瘤6例;男10例,女8例;位于股骨远端12例,胫骨近端4例,腓骨近端2例;Enneking肿瘤分级IB期8例,ⅡB期10例;平均随访10.7个月。结果18例均存活,无术后感染、皮肤坏死病例,术后未发生灭活骨段骨折、肿瘤广泛转移,肿瘤局部复发1例(术后4个月),根据Enneking骨骼肌肉肿瘤术后下肢功能评定标准评价下肢功能:优14例,良2例,中1例,差1例。结论原位微波灭活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可获得优良的肢体关节功能。
韦兴史亚民朱方正陈秉耀
关键词:膝关节微波骨肿瘤
经皮微波消融结合骨水泥注入治疗骨转移瘤
陈秉耀韦兴宋光泽李南张增亮
微波灭活松质骨的动物实验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置入式微波对猪活体状态下,正常松质骨组织的灭活作用及其灭活范围、形态、短期内病理变化。方法采用12头清洁级成年猪,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术后2、4周2个时间组,每组6只猪。术后2、4周分别处死参加实验的6只猪,每组取猪的胫骨、股骨干骺端松质骨部位共24个实验对象,再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灭活时间120 s,240 s,360 s 3个小组,每组8个样本,采用微波治疗仪进行灭活,灭活功率为60 W,微波频率为2450 MHz。每个标本行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观察。结果标本大体观察见置入式微波在相同功率下不同工作时间的灭活形态基本恒定,纵截面上看类似一个椭圆形,微波灭活的范围随着时间的增加明显增大,且微波灭活形态随着灭活时间的增加逐渐趋于近似圆形。组织学观察微波灭活2周后凝固区内骨小梁结构基本正常,骨细胞完全坏死,可见大量凝固性坏死灶,其外围形成了由肉芽组织构成的交界区;微波灭活后4周凝固区内凝固性坏死灶已被吸收,边缘坏死骨小梁周围见大量破骨细胞及类骨质沉积,交界区肉芽组织大量侵入坏死骨区域,与破骨细胞一起吸收死骨,并可见新生骨小梁的形成。结论置入式微波对活体松质骨有明确的灭活作用,灭活形态基本恒定,灭活范围内细胞坏死彻底。松质骨微波灭活后,骨坏死区域修复进程快于皮质骨。
姚雨韦兴任刚陈秉耀李南刘建
关键词:微波骨骺骨坏死动物实验
人类间充质干细胞成瘤过程中运动及迁移能力的变化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人类间充质干细胞(hMSC)成瘤过程中细胞运动能力及迁移能力的变化。方法依次应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SV40 T抗原(SV40 TAg)及癌基因H-Ras V12转染hMSC成瘤,应用划痕愈合实验及Boyden小室实验分别检测成瘤过程中不同转化细胞的自由迁移和趋触性的改变。结果 hMSC成功转化为两种不同表型的恶性肿瘤细胞。细胞的自由迁移能力在全部成瘤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改变。转染RAS后,细胞的趋触性有明显增加。结论癌基因RAS可明显增加hMSC的迁移能力,永生化的hMSC在细胞运动能力方面相对安全。
李南韦兴陈秉耀史亚民
关键词:肿瘤发生细胞迁移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