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武
- 作品数:30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闽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荀子诠释思想论略
- 2010年
- 荀子是先秦儒家中传经最伟者,但是就现存文献看,其传经活动之详情已无法确切考知。通过对其著述的探赜索微,可以蠡测出其经典诠释思想:因应时变、重构礼学的诠释语境;发明周孔、执着儒道的诠释立场;"虚壹而静"、破除"成积"的诠释策略。
- 陈良武
- 关键词:荀子
- 试论黄道周“九”体作品的解读
- "九"体是现代人命名的文体,古人虽没有明确提出这个概念之"名",但对其"实"则多有论述。今人关于该文体的源流、特征论述颇多,并有诸多辞典将其作为条目收录。综合古今人的论述可知,"九"体因王褒《九怀》、刘向《九叹》、王逸《...
- 陈良武
- 从“符验”、“辨合”到“义理”、“左验”——朱熹文献学思想研究之二
- 2010年
- 治传统学问,首先遭遇的应该是文献的真伪问题。辨伪之于治学的重要性,前辈学者论述甚多,今日从事学术活动者亦各有体味,此不需赘述。纵观我国之辨伪史,其特点至少有二二:一是源远而流长,二是实践多而理论少。我国诸多的学术思想多是伴随着作伪与辨伪的矛盾而不断展开的,作为我国传统文化支柱之一的儒学也是如此。儒学从其创立伊始,每一次发展都是在辨难驳异、别伪求真中进行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一部儒学发展史,亦可谓一部辨伪学史。这种辨伪,既涉及伪说的辩驳。
- 陈良武
- 关键词:辨伪汉书·艺文志成王
- 荀子对孔礼的损益及其历史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礼是荀子思想的核心。荀子的礼对孔子的礼多有“损益”,显示出一个思想家的独特创造性。这一切集中体现在其“明分”、“尚贤使能”、“隆法重礼”的礼法一体礼学思想中。荀子的礼学,一方面为儒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通道,使之开始逐渐摆脱困境而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因过分强调礼义法度的外在强制性,其礼学思想最终沦为专制统治的工具,奠定了专制主义的思想基础。
- 陈良武
- 关键词:荀子损益
- 朱熹漳州刻书的文献学追求被引量:4
- 2008年
- 朱熹一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从事著述讲学活动,其学术活动集中体现在对儒学经典的整理、研究、诠释、刊刻和儒学思想的传播过程中,其"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理学体系也是在此过程中逐渐建立并完善起来的。朱熹知漳州期间,曾积极致力于播儒教、敦风俗的活动,刻书就是其履行"长民者"之责、施行教化的一种重要手段。朱熹漳州刻书,既传播了儒学思想,实现了礼义教化,又体现了其文献学思想的追求。
- 陈良武
- 关键词:刻书
- 出土文献与《论语》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论语》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它不仅是中国思想史研究的重要文献,也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文学文本。千百年来,虽然研究《论语》的论著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但由于文献流传过程中的误脱、增衍及"疑古"思想等主、客观方面原因的影响,《论语》研究中依然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出土文献的发现可以有效地解决诸如《论语》成书、流传、文义释读等方面的争议,推动《论语》研究的不断深入。
- 陈良武
- 关键词:出土文献
- 从四方风卜辞看五行学说的发生
- 2019年
- 现存的甲骨卜辞中有两篇记录了四方之名及其风名,体现了殷商时代的方位观和季候观的形成,蕴含着殷人的四时五方思想,奠定了后世五行学说的思想基础。同时,四方风卜辞中也孕育着音乐与五行之神的胚芽,为将五声、五行之神纳入五行学说提供灵感。通过对四方风卜辞的研究,发现此时构建五行学说大部分的材料已经出现,五行学说在甲骨卜辞中已经具备较初步的形制。
- 尹秋月陈良武
- 关键词:卜辞
- 黄道周《刘招》考论被引量:3
- 2013年
- 由黄道周师友诗文和黄道周书《刘招帖》碑刻"二重证据"可知,《刘招》实为"招刘"之倒文,当作于黄道周榕坛讲学之际,所招对象为其弟子兼畏友刘履丁。《刘招》所招,非死者之魂魄,盖指活者之精神;招魂,盖指以礼法收束其心性,使一归于正道,以应国事之用,以尽臣民之忠。《刘招》借屈原、巫涓为景差招魂的形式,将朋友之情与君臣之义结合起来,颇有动人心魄之效。
- 陈良武
- 关键词:黄道周考论
- 黄道周古文创作研究举隅
- 2015年
- 黄道周为明季著名学者,其古文创作成就颇高。其议政论学的论说文多出于对现实的深切关注和报国救世的热情,旁征博引,辨析精微,理足气沛,具有战国纵横家和西汉初期政论文的风格;其阐发忠孝的纪传文多以叙议结合的方式展开,所叙写的多为忠孝节义之纲常,其中所体现的是黄道周于衰世中救治世道人心的苦衷:其优柔怿怀的书牍小品以纡徐优裕的笔触抒写个人情怀,在与友人、家人的往来讯问中流露出其真性情。黄道周的古文创作研究尚有诸多可进一步展开的空间,需要更多学者的关注和参与。
- 陈良武
- 关键词:黄道周论说文
- “训诂”、“义理”、“功用”——朱熹文献学思想研究之一
- 2008年
- 朱熹文献整理与诠释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儒学经典的整理、诠释,坚持、接续儒学道统,使其能够应对佛老的挑战。与这种"通经致用"的目标相适应,其文献学活动表现为训诂考据与义理阐发并重,寻求文本本意与发挥自得之言兼行。这种文献学思想的背后体现的是朱熹对儒家中庸思想的追求和实践。
- 陈良武
- 关键词:文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