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卓
- 作品数:103 被引量:772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 《村组法》实施办法中的乡村关系规定评析被引量:2
- 2009年
- 各省《村组法》实施办法有4种不同的方式规范村民自治中的乡村关系。一些规定虽然文字表述存在差异,但实质内容没有不同;一些规定事实上改变了《村组法》对乡村关系的调整,同时,对乡村之间指导、协助的事项和方式的规定还不够完整。从当前村民自治的实践来看,提升乡村关系法制化水平的空间是明确乡村之间有关指导、协助的事项和方式;在实现途径上,不是制定专门的《乡村关系法》,而是在现行《村组法》中增补相应的条款。
- 张丽琴陈荣卓
- 关键词:乡村关系
- 新时代乡村有效治理的体系与路径
- 2018年
-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的重大创新,具有丰富的时代意蕴与理论内涵。它既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新时代乡村有效治理体系,需要厘清和理顺自治、.
- 陈荣卓翁俊芳
- 关键词:乡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依法治国
- “五美共建”农村社区重在创新机制形成合力
- 2020年
- 什么是幸福社区,如何打造农村幸福社区?这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又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基础,双滦区获批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以来,紧密围绕“构建‘党建统领、多方共治’的农村社区治理新格局,打造农村幸福社区”的实验主题,按照“以加强党建为统领、以深化服务为方向、以村民满意为目标”的总体思路。
- 陈荣卓朱凡琪
- 关键词:加强党建
- 人口流动状态下村委会职能的实施困境被引量:3
- 2009年
- 运用实证调查和系统分析方法研究农村人口流动状态下村委会职能实施所面临的各种困境。分析认为,人口流出使村委会在组织上出现"人才流失"与"水平下降";在空心化背景下,村委会实行民主管理时,遭遇"人气不足"与"兴致不高";人口流入可能使农村出现"管理无序"与"参与不能"。对此,很多地方试图通过村组合并方式实现对空心化农村的治理,但往往导致"得形失意"与"实现困难"窘境。分析结果表明,针对空心化问题,村委会应由"积极型自治"转变为"自我服务型自治";针对人口流入,立法上应该缩小村委会属人主义职能的管理范围,扩大属地主义职能的管理范围。
- 张丽琴陈荣卓
- 关键词:公共管理人口流动村委会职能
- 农民工法律地位的界定及考察路径——一条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思路被引量:7
- 2006年
- 农民工法律地位,是农民工在各种法律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及其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综合体现,它具有法定性、独立性、合法性等特点。考察农民工的法律地位,可以从法律关系切入一方面,在抽象法律关系中,集中从宪法视角研究农民工在宪法关系中的根本法律地位;另一方面,在具体法律关系中,从多元视角观察农民工在不同法律关系中的相对法律地位。
- 唐鸣陈荣卓
- 关键词:农民工法律地位法律关系
- 聚力共建农村社区的 “共青样板”
- 2019年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顺应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举措。2018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 陈荣卓朱凡琪
-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农业农村现代化《意见》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现代农村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构建研究被引量:20
- 2013年
- 新型城镇化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国家发展改革战略,正加速我国社会结构和关系的调整与政府职能转型,这为我国农村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良好的契机,其自身在化解社会矛盾、改善公共服务、参与社会管理、发展农村经济和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也符合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两者相互统一。但当前农村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集中表现出类型上呈多样化、发展结构失衡,性质上类行政化、农民参与不足,管理上非制度化、社会公信缺乏以及职能上出现异化、服务能力偏弱等几个方面的特点,这与新形势下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由此必须在农村社会组织资源配置、农村社会组织管理机制、农村社会组织支持体系、农村社会组织运行活力、农村社会组织服务能力等五个方面来构建与新型城镇化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农村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 陈荣卓陈鹏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社会组织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
- 引领型治理:国家改革试点何以可能?——以广东省江海区“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为例被引量:10
- 2022年
- 在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改革试点更加强调国家的规划引领。本文以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为案例,展现了国家改革试点场域中国家引领性与基层自主性之间的张力互动和契合逻辑。研究发现:国家在新时期的改革试点中注重顶层设计,承接改革试点的基层政府在剩余空间中常常以程式化的党政统合动员方式完成改革试点任务。在触发动因上,改革试点的启动既体现上级的吸纳与控制,也反映基层政府自身的治理需求。在运行机制上,诱导性目标契合与自主性政治动员在保障试点场域中国家引领性的同时,通过分离正式权威和实质权威、下放给基层政府剩余控制权来发挥基层的自主性。在效能实现上,改革试点实现了自上而下的政府有效性和自下而上的社会有效性的双重有效性,增进了民众的政治合法性认同。但引领型治理也有一体两面的内在问题,在治理结构上表现为国家整体治理同民众个体获得之间的张力,在治理实践中体现为国家权力过载和行政吸纳政治。本文将改革试点的国家逻辑和基层逻辑结合起来讨论,延伸了研究视域,其中所体现出的引领型治理是阐释“中国之治”的重要视角。
- 陈荣卓胡恩超
- 关键词:农村社区
- 推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 2018年
-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重大战略。新时代要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必须明确多方主体的有效互动和共同行动,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和可持续发展机制:
- 陈荣卓李梦兰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机制社会治理体系党委领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
- 乡村治理伦理的审视与现代转型被引量:10
- 2015年
-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治理的价值理念、主体伦理、关系伦理、制度伦理正面临和经历着深刻的转型和变迁。促进当代乡村基层治理伦理的转型与发展,在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从更深层次打破传统的个人、社会、国家关系模式,不断创新基层治理理念,促进和实现乡村治理的伦理转型,建构和实现良善的基层治理秩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程。
- 陈荣卓祁中山
- 关键词:乡村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