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
- 作品数:53 被引量:128H指数:7
- 供职机构:杭州整形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股前外侧分叶皮瓣在手部多指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6年
-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常合并骨肌腱、关节及血管神经外露,需皮瓣修复,以达到临床最佳功能恢复。而多指(尤其3指以上)皮肤缺损一直是手外科的难题之一。以往采用多指并指后皮瓣修复,传统带蒂或岛状皮瓣修复,多块游离皮瓣组合修复,但各有利弊。笔者应用股前外侧分叶皮瓣修复手部多指软组织缺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赵风景姚建民马亮章文锋祝震张兴群陈莹徐一波
- 关键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分叶皮瓣股前外侧岛状皮瓣修复血管神经
- 第2、3掌背动脉双蒂逆行皮瓣修复中指中末节脱套伤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第2、3掌背动脉双蒂逆行皮瓣修复中指中末节脱套伤的效果。方法应用第2、3掌背动脉双蒂逆行皮瓣急诊修复22例中指中末节脱套伤患者,患指缺损平面均超过指间关节,脱套末节长度2.0~2.8cm。结果 19例皮瓣完全存活;3例皮瓣部分存活,经换药后Ⅱ期创面愈合;均未行二次皮瓣手术。22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8个月。修复的皮瓣外形、感觉和功能恢复均满意。结论应用第2、3掌背动脉双蒂逆行皮瓣修复中指中末节脱套伤,手术简便,效果满意。
- 张道坤张龙春陈莹
- 关键词:外科皮瓣
- 游离带感觉神经肋间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手外伤缺损被引量:15
- 2020年
- 目的探讨游离带感觉神经肋间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手外伤缺损的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5年9月采用游离带感觉神经肋间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19例手外伤缺损,其中男16例,女3例;年龄18~53岁,平均35.2岁。手背15例,手掌4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8例,热压伤5例,绞压伤4例,撕脱伤2例。均为手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全层缺损合并指骨、肌腱、血管神经外露,缺损范围为10.0 cm×7.0 cm^17.0 cm×8.0 cm。其中急诊手术12例,择期手术7例。皮瓣厚度为10~25 mm,皮瓣切取范围为10.0 cm×7.5 cm^17.0 cm×8.0 cm。皮瓣血管蒂与桡动脉鼻烟窝支(12例)、桡动脉主干(7例)及其伴行静脉吻合,皮瓣内肋间神经皮支与前臂外侧皮神经缝合。供区创面直接闭合(14例)或行中厚皮片移植修复(5例)。结果术后皮瓣及植皮均成活,供受区创面均Ⅰ期愈合。1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2.7个月。术后手部受区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未见皮瓣臃肿;皮瓣两点辨别觉为7~11 mm,平均8.8 mm。供区直接闭合者术后仅遗留线性瘢痕,供区感觉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游离带感觉神经肋间动脉穿支皮瓣是修复手外伤缺损的较好方法。
- 张兴群姚毅饶磊秦振波张龙春徐一波陈莹姚建民宋达疆
- 关键词:手外伤游离皮瓣肋间动脉穿支皮瓣
- 改良指蹼筋膜蒂皮瓣治疗单纯性并指被引量:2
- 2012年
- 姚建民等应用筋膜蒂指蹼皮瓣治疗单纯性并指,具有不同于其他局部皮瓣的优点,但存在指蹼瓣过大、瘢痕显露、指侧创口愈合不佳、术后复发等问题。为了改善治疗效果.2003年3月至2011年6月,我们对原设计进行了改良,采用小皮瓣、多齿状切口和组合局部皮瓣的术式,为33例并指患者重建指蹼61处,疗效满意。
- 丁晟张龙春马亮赵风景陈莹秦建华姚建民
- 关键词:筋膜蒂皮瓣单纯性指蹼局部皮瓣
- 应用背、掌两侧三角形皮瓣修复外伤性指端缺损被引量:1
- 2009年
- 指端缺损修复的常用方法有V—Y推进皮瓣,指侧局部舌形皮瓣,指动脉岛状皮瓣,游离皮瓣,以及各种邻指、鱼际、腹部带蒂皮瓣,但各有其相应的适应证。2006年7月以来我们利用背、掌两侧三角形皮瓣修复指端创面52例,效果满意。
- 马亮陈莹姚建民丁晟张龙春赵风景杨伟渊徐一波
- 关键词:皮瓣修复指动脉岛状皮瓣腹部带蒂皮瓣推进皮瓣
- 游离肋间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 目的探讨肋间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对9例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行游离肋间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以肋间动脉浅支的肌外支为蒂,不牺牲主要动脉,不牺牲肋间动脉主干。皮瓣最小面积6×5cm,最大面积15×10cm,供区直接缝合。...
- 张兴群张龙春赵风景陈莹姚建民
- 关键词:肋间动脉皮瓣软组织缺损
- 文献传递
- 吻合双侧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邻指皮瓣修复指腹皮肤缺损
- 目的探讨应用吻合双侧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邻指皮瓣修复指腹皮肤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吻合双侧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邻指皮瓣修复指腹皮肤缺损28例,皮瓣切取面积为1.5cm×1.0cm~3.5cm×2.0cm。结果 28例...
- 陈莹张兴群赵风景姚建民马亮张龙春
- 文献传递
- 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创面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 探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2例,采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其中感染创面8例,清洁创面4例,创面面积为5cm×4cm~13cm×8cm;切取皮瓣面积为6 cm×4 cm~ 14 cm×9 cm.皮瓣的动脉与鼻烟窝处的桡动脉或分支吻合,静脉和桡动脉的伴行静脉或头静脉吻合.2例皮瓣通过缝合皮神经重建感觉.结果 术后10例皮瓣顺利存活;1例皮瓣边缘出现水泡,经拆线处理后存活;1例皮瓣下积血出现静脉危象,经清除积血引流处理后危象解除,皮瓣存活.受区和供区创面均Ⅰ期愈合,随访3~ 12个月,皮瓣色泽与受区相似,无明显臃肿,质地柔软,无一例发生溃疡,2例缝合皮神经的皮瓣感觉恢复到S3.9例皮瓣供区遗留线性瘢痕,3例遗留植皮瘢痕,肢体活动无影响.结论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的血管解剖较恒定,分离鳃剖皮瓣相对简单,皮瓣薄而柔软,受区外形较美观,供区创伤小,不损伤小腿主要血管和腓肠肌,是修复手部中小创面的良好选择.
- 张龙春陈莹王鹏丁晟马亮姚建民
- 关键词:手损伤外科皮瓣显微外科手术腓肠内侧动脉
- 利用两侧“猫耳”组织修复指端创面
- 目的探索应用两侧"猫耳"组织修复指端创面的临床应用。方法于患指掌背侧创缘各设计一局部旋转皮瓣,蒂部位于指掌、背侧中央,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掀起皮瓣旋转60~90度,分别覆盖指端尺、桡侧半创面,供区分别于相对面多出的"猫耳...
- 马亮陈莹姚建民丁晟张龙春赵风景杨伟渊徐一波
- 文献传递
- 游离第二足趾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 赵风景张兴群姚建民马亮张龙春陈莹徐一波杨伟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