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远芳
- 作品数:12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鱼藤酮中毒大鼠α-突触核蛋白与酪氨酸羟化酶的表达
- 2007年
- 目的探讨鱼藤酮中毒大鼠α-突触核蛋白与酪氨酸羟化酶免疫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大鼠背部皮下持续注射小剂量鱼藤酮的方法,观察大鼠运动功能和生物学特征的变化。结果接受鱼藤酮注射的大鼠均出现明显的运动功能障碍,最严重表现是运动不能。大部分大鼠的黑质-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数目减少,全部大鼠的黑质细胞内均有α-突触核蛋白的过度表达。结论鱼藤酮中毒大鼠可以产生帕金森病的运动障碍及有关病理生理学特征。
- 陈远芳罗灿杨宁江王军民曹慧玲郭露生
- 关键词:鱼藤酮Α-突触核蛋白酪氨酸羟化酶帕金森病
- MELAS综合症临床、影像学及肌肉病理学特点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症的临床、肌肉病理学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9例确诊为MELAS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肌肉病理及影像学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MELAS综合症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卒中、反复局灶性或全身性癫痫发作、头痛、运动不能耐受、认知功能障碍、智力低下和智能障碍及血乳酸水平升高。头颅MRI检查可见多位于颞、枕、顶叶皮质及皮质下异常信号,具体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增强效应不明显。骨骼肌活检可见破碎红边纤维(RRF)或不典型的RRF。结论 MELAS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造成误诊,其诊断需多种手段结合,以临床表现为基础,结合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影像学诊断,综合骨骼肌活检及基因学检查,可获得明确诊断。
- 张艳华董静陈远芳冯玉华
- 关键词:MELAS
- 振动排痰机与常规排痰法对脑卒中并发肺内感染患者排痰效果的比较被引量:8
- 2006年
- 背景:脑卒中患者极易并发肺内感染,出现咳嗽无力,痰液不能咳出而发生呼吸衰竭。常规用药及传统排痰方法临床效果不是很理想。目的:采用多功能振动排痰机治疗脑卒中并发肺内感染,观察其疗效并总结治疗经验。设计:病例分析。单位: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2002-10/2005-05于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并发肺内感染患者8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74.2±3.9)岁,联合治疗组43例,男22例,女21例,平均年龄(73.2±4.1)岁。其中脑梗死52例,脑出血2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伴有意识障碍23例,既往伴有高血压患者31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24例,糖尿病患者14例,高黏血症患者9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术后2例。脑卒中的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标准。两组在性别、年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上无显著性差异。排除标准:皮下感染、肺部肿瘤、肺结核、气胸及胸部疾病、肺出血及不能耐受振动的患者。并发肺炎的诊断标准:患者意识障碍加深,高热,体温在39℃以上,咳嗽、咯痰,体检时可闻及肺部湿罗音,外周血白细胞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胸部X射线检查可见肺部感染征象。方法:两组均采用治疗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规方案及传统排痰方法:给氧、抗生素应用、化痰平喘药物、超声雾化吸入等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沈阳北泰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BT-2008多功能振动排痰机,根据年龄及能否耐受叩击,分别选用普通叩击头、重症叩击头及护肋,选择成人固定模式1或2,患者取侧卧位,经受过专门培训的护师一手持排痰机把柄,缓慢将叩击头在胸部身体表面移动。叩击的顺序为右侧→左侧→背部→脊柱→胸骨。叩击时间10~20min/次,每天一两次。疗效判断标准:①�
- 王军民陈远芳王一玲王丽楠
- 关键词:脑卒中
- 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2例,进行疗效对比分析,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变。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67%)、显效率(56.67%),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62.50%)、显效率(40.63%)。结论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奥扎格雷钠,依达拉奉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 陈远芳王一玲辛琳琳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
-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疗效分析被引量:26
- 2013年
- 目的探讨分析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210例脑梗塞患者临床资料,按其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都显著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驰欣杰谢春香王金成蔡竹茵陈远芳王军民董静
- 关键词:丁苯酞胶囊依达拉奉脑梗塞治疗
- 阿司匹林联合缓释型双嘧达莫防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脑血管缺血的疗效观察
- 2013年
-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缓释型双嘧达莫防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脑血管缺血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进行防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双嘧达莫进行防治,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司匹林联合缓释型双嘧达莫可以改善脑缺血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同时还具有预防再次缺血事件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孙超张红梅驰欣杰王金成陈远芳王军民谢春香董静
- 关键词: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帕金森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6年
- 帕金森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中老年神经变性疾病,在帕金森病病因中遗传因素的作用已争论了100多年。自从1997年发现asynuclein蛋白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型帕金森病以来,目前已有7个基因被确定与帕金森病有关。本文对这7个帕金森病相关基因作简要综述。
- 陈远芳王军民罗灿
- 关键词:帕金森病相关基因神经变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基因突变中老年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决策
- 2006年
- 陈远芳王一玲王海峰
- 关键词:急性脑缺血脑卒中
- 急性脑卒中并发抑郁症临床分析
- 2013年
- 目的调查研究急性脑卒中并发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55例的合并抑郁症组(观察组)与45例的非抑郁症组(对照组),研究分析观察组患者抑郁程度与脑卒中病变位置关系,通过药物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之间神经缺损综合性功能。结果左额叶及基底节区的抑郁指数显著高于右额叶及基底节区(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缺损综合功能评分为(13±4.5),与对照组的(26.3±2.3)相比具有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极易在急性期产生抑郁症,左额叶及基底节区的抑郁程度显著高于右额叶及基底节区,通过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将得到显著性改善。
- 孙超王金成驰欣杰陈远芳王军民谢春香董静
-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抑郁症
- 老年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血管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调查研究老年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血管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68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存在血管危险因素均分成存在危险因素的观察组与正常因素的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屏气指数(BHI)为(0.56±0.17)与对照组的(1.33±0.32)相比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存在血管危险因素时脑血管储备功能便会下降,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吸烟习惯对患者的血管储备功能产生较大影响,应对其产生高度重视。
- 驰欣杰王金成蔡竹茵陈远芳王军民谢春香董静
- 关键词:脑血管储备功能血管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