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雍小华

作品数:6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干旱半干旱农业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唐仲英育种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断根
  • 3篇油松
  • 3篇苜蓿
  • 2篇油松林
  • 2篇松林
  • 2篇天然油松林
  • 2篇紫花
  • 2篇紫花苜蓿
  • 1篇油松种群
  • 1篇生长发育
  • 1篇生命表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种
  • 1篇生态种组
  • 1篇土层
  • 1篇土层深度
  • 1篇谱分析
  • 1篇秦岭山地
  • 1篇群丛
  • 1篇群落

机构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6篇雍小华
  • 3篇王得祥
  • 3篇雷瑞德
  • 3篇蔺雨阳
  • 2篇贾志宽
  • 1篇韩清芳
  • 1篇杨涛
  • 1篇寇建村
  • 1篇易华
  • 1篇王强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草地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5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土层深度苜蓿断根后对其株高生长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对苜蓿进行不同土层深度断根处理,以阻断其不同深层根系对土壤水分的吸收,研究苜蓿地上部分株高生长的反馈特征。结果表明:苜蓿在不同土层断根当年,各深度的断根处理均使苜蓿株高生长受到一定抑制,与对照相比有所降低。不同层次断根的苜蓿在断根当年浅层次断根(20、406、0 cm)受到的水分胁迫较其它处理严重。在断根初期(半个月)与对照呈极显著差异;在收获期株高与对照(26.70 cm)相比,株高分别降低了13.10、12.851、1.30 cm,表现为断根越浅,影响越大。各处理在断根的次年,苜蓿返青期的株高变化曲线十分平缓。收获期断根处理20、402、30 cm的苜蓿株高比对照(37.96 cm)分别降低了5.08、5.34、5.30 cm,较对照差异性极显著(P<0.01),各断根处理较断根当年株高的生长量均有显著提高。两年的数据表明浅层次断根处理的株高生长受到水分胁迫较深层断根处理严重。不同土层断根处理的株高生长受抑制程度为:浅层次处理>中层次处理>深层次处理。
雍小华贾志宽韩清芳
关键词:断根株高苜蓿
秦岭山地天然油松林群落结构特征和数量分类研究被引量:26
2009年
根据对秦岭油松群落的系统调查,运用二元指示种分析(TWINSPAN)方法将秦岭山地油松群落进行数量划分;采用无偏对应分析(DCA)研究分类结果,研究各群丛的结构特征,进而明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群落与环境的关系.结果显示:(1)在调查的39个样地中共发现有维管束植物375种,隶属于89科189属,其中被子植物85科;裸子植物1科;蕨类植物3科.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分为乔木层、亚乔木层、灌木层及草本层4个层次.(2)数量分类将秦岭山地油松群落划分为13个群丛;应用DCA分析结果同TWINSPAN分类结果吻合得较好,很好地佐证了数量分类结果的合理性.各群丛在空间上的生态距离能够说明不同群丛演变需要的生态条件和亲缘距离".生态距离的远近也可以表征互相演变趋势强弱.(3)秦岭山地油松群落分布的海拔幅度大,从低海拔湿润环境到高海拔甚至山脊的干燥环境,物种容量大,很好地保存了稀有物种.
王得祥蔺雨阳雷瑞德杨涛王强雍小华
关键词:TWINSPAN群丛DCA
秦岭西段天然油松种群的数量特征研究被引量:17
2009年
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和植被过渡带,油松群落是顶级群落之一,研究油松种群表现出来的特有结构和生命周期,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在该区域油松能够成为主要建群种之一的机理。根据对秦岭西段油松种群的调查资料,利用生存分析理论,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生存曲线和死亡率曲线,同时应用谱分析方法分析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油松种群存活曲线符合DeeveyⅢ,阳坡油松由于密度效应会导致种群自疏,出现"一张一弛"现象,阴坡油松种群在弱光照的胁迫下,弱化了密度效应的作用;(2)油松种群死亡率的波动周期为15 a,在时间格局上也一致,这对油松林的可持续经营具有理论参考价值;(3)谱分析表明不同坡向的油松种群生长周期不同(阳坡>阴坡),同时大周期内有小周期的波动。可见油松种群本身在结构上存在内调节机制,用以有效配置资源形成稳定种群。其研究结果有助于从种群学角度上解释油松群落成为顶级群落的稳定性。
蔺雨阳王得祥雷瑞德雍小华
关键词:种群统计生命表谱分析油松
不同深度断根对苜蓿生长发育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不同土层深度(40~500cm)断根处理后的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等指标进行了测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断根使紫花苜蓿株高降低、叶面积减小、茎变细、叶片数减...
雍小华
关键词:紫花苜蓿断根生长发育光合特性
文献传递
断根对4年生紫花苜蓿第1茬叶片保护酶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发达的根系可以使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充分利用土壤水分,这是其适应性强和分布广的重要原因,但由于根系入土深而取样和观察困难,所以研究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在不同深度断根后形成吸水胁迫,可为研究不同深度的根系对土壤水分的吸收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此,于紫花苜蓿返青期,分别在距地面40 cm、80 cm、120 cm、160 cm、200 cm、240 cm、280 cm3、20 cm3、60 cm4、00 cm、450 cm和500 cm土层处水平切断其根系,研究断根对第1茬紫花苜蓿分枝期、现蕾期和初花期叶片中叶片相对含水量(RW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深度断根均可使紫花苜蓿叶片中RWC降低,且240 cm以内的断根处理RWC显著(P<0.05)降低;断根对叶片中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因生育期和断根深度而异,断根后,分枝期叶片中SOD、CAT活性绝大多数处理升高,其中,CAT活性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而POD活性绝大多数处理降低,且200 cm以内断根的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现蕾期和初花期叶片中各保护酶活性均降低,SOD、POD活性绝大多数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且在≤160 cm的浅层断根和≥400 cm的深层断根叶片中各保护酶活性显著(P<0.05)较中间深度断根的高;断根形成水分胁迫后,保护酶活性呈降低趋势。
寇建村贾志宽易华雍小华
关键词:紫花苜蓿断根保护酶
秦岭中段天然油松林生态种对和功能群划分被引量:8
2009年
利用20个野外调查的样地资料,分析了油松天然林主要种群种间联结及其生态位重叠特征,结果表明,秦岭中段油松天然林生态种对有8个:山杨—栓皮栎、秦岭木姜子—黄连木、光皮桦—青杄、色木槭—刺叶栎、色木槭—铁杉、盐肤木—槲栎、梾木—少脉椴、桦叶四蕊槭—青榨槭。在此基础上,利用聚类分析结果结合种群的生态位特征,将该区油松天然林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其中油松独立成为了生态关键种的种组。结合生态种对,把第4个生态种组近一步划分为4个功能群:"广泛伴生种"、"嗜热物种"、"嗜湿物种"和"潜在建群种",各功能群都具有明显的生态过程(主要是物理过程和生物过程),能帮助解释物种对生态系统过程影响的机理。生态种对和生态种组两者结合分析植物功能群得出的结果合理,功能群之间的界定也比较清晰,符合各种群的生物学等的特征。
蔺雨阳王得祥雷瑞德雍小华
关键词:生态种组功能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