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娟
- 作品数:8 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研专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全方位支撑体系研究被引量:14
- 2007年
-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制约因素,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措施。传统的“重工程轻管理”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方式,随着先进的节水型社会生产力基础的奠定,已不再适应现阶段节水型社会生产关系变革和上层建筑调整的需要。因此,当前应当围绕制度建设,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指导,以构建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相适应的社会价值观为最终目标,综合运用制度、法律、经济、科技、工程等多种措施,形成一套有中国特色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以满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践需求。
- 靖娟秦大庸张占庞
- 关键词:水资源节水型社会法律建设
- 基于循环经济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新模式被引量:5
- 2006年
- 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及水环境污染的现状,指出了以高效利用水资源和保护水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积极探讨了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理念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新模式。通过采取基于循环经济各种切实可行的有利措施和先进技术,可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从而有效地解决水环境污染及水资源供需矛盾等问题。
- 李莉秦大庸张占庞靖娟
- 关键词:循环经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 灌区运行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解决灌溉水资源短缺的传统方式往往是借助于工程与灌溉节水技术手段,但随着工程建设的难度不断加大,工程技术手段解决灌溉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遇到了挑战。当前应以制度创新为重点,以灌区制度改革为对象,联系我国灌区管理体制改革中提倡的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灌区管理新模式与确保灌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价制度改革理论,从苗城灌区具体实例出发,提出了适合苗城灌区的“灌区专管机构+用水者协会+农民”的分级管理模式,以及相应的配套改革建议等。
- 靖娟秦大庸张占庞
- 关键词:水资源用水者协会水价
- 跨流域调水的 社会支撑系统架构
- 2009年
- 阐述了由政府、法律、公众、市场构成的跨流域调水社会支撑系统。在跨流域调水的决策、建设、管理过程中,法律是制定规则的依据和保障;政府是宏观调控的组织者;市场机制与政府职能互为补充,发挥其降低社会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用的作用;公众既是调水的受益者,也是保障社会公众自身权益以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最基本力量。只有建立并良好运行跨流域调水的社会支撑系统,才能保障跨流域调水的论证决策、建设实施、运营管理的顺利和高效。
- 许晓彤秦大庸王浩刘俊靖娟
- 关键词:跨流域调水社会支撑体系法律保障政府调控公众参与
-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在沈阳区域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1
- 2007年
- 面对我国水资源危机的现实问题,进行有效的水资源平衡分析,找出平衡缺口是解决我国水问题的关键。通过对基于三次平衡原理的供需平衡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分析,奠定了本次分析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典型区域供需水预测计算结果的分析,客观评价了区域面临的严峻水资源形势,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了基于现状供水能力、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外调水的一、二、三次平衡分析,为进一步进行三次平衡下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探讨相应的节水政策提供了科学基础平台。
- 秦大庸严登华靖娟
- 关键词:水资源
- 澳大利亚节水与水资源管理的经验与启示被引量:10
- 2007年
- 澳大利亚为应对水资源问题,在节水与水资源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主要有:重视行政管理职能的实施,促进政府统一指导;发挥经济手段的节水调节作用,加强市场的引导作用;加强水质管理,发展污水处理技术和节水技术;注重宣传教育,推动社会公众参与等。通过澳大利亚与我国节水与水资源管理主要措施的对比表明,我国节水建设管理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解决。强调指出,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应从基础层面、实施层面和管理层面入手。
- 靖娟褚俊英王建华秦大庸佘骏
-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节水节水型社会建设
- 水利项目风险管理被引量:7
- 2006年
- 通过系统阐述水利工程风险评估方法,并结合我国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实例,将风险评估的模糊综合分析法的理论运用到工程实践中,为水利工程风险管理提出建议模式。
- 靖娟秦大庸张占庞李莉
- 关键词:水利工程风险管理
- 循环经济型水资源节约利用体系被引量:4
- 2006年
-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许多区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等问题,且这种趋势将随着人类活动加强愈演愈烈。面对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矛盾日益突出的形势,我们不得不把社会经济、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系统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系统中,改变经济发展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在水资源承载能力范围内,有目的地调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建设水资源循环经济型节约利用体系,实现水资源系统的健康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靖娟秦大庸
- 关键词:水资源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