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敏珍

作品数:19 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用药
  • 5篇合理用药
  • 3篇药品
  • 3篇药师
  • 3篇临床药
  • 3篇临床药师
  • 3篇处方
  • 2篇药房
  • 2篇药房调剂
  • 2篇会诊
  • 2篇处方分析
  • 1篇低反应
  • 1篇电子处方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多巴胺受体

机构

  • 17篇贵阳医学院第...
  • 2篇大理学院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韩敏珍
  • 7篇刘红艳
  • 5篇严进红
  • 4篇冉群钗
  • 3篇夏碧桦
  • 2篇高余平
  • 2篇陈旭冰
  • 2篇杨颖
  • 2篇陈光勇
  • 1篇姜军
  • 1篇杨洁
  • 1篇王晋星一
  • 1篇刘倩
  • 1篇高杰杰

传媒

  • 5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药房
  • 1篇化工时刊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谈对普外科临床药师在工作中的管理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总结临床药学服务规律,提高临床药学服务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通过分析临床药师参加普外科查房资料,按照医疗类、患者咨询类、护理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医疗类侧重于抗菌药物选用,患者咨询类侧重于药物的用法用量,护理类侧重于药物溶媒和溶媒量的选择问题。结论医、药、护是一个有机的临床医疗治疗整体,临床药师必须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理论水平。才能更好的为临床医师、患者、护理人员提供药学服务。
刘红艳严进红韩敏珍
关键词:临床药师普外科查房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低反应影响的系统评价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系统评价CYP2C19基因多态性中快代谢型(extensive metabolism,EM)与中间代谢型(intermediate metabolism,IM)、慢代谢型(poor metabolizer,PM)基因型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氯吡格雷低反应的影响程度。方法:电子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服用氯吡格雷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有关CYP2C19*EM与IM+PM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或观察性试验,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16年11月。2名研究者依据纳入标准及评价量表进行文献筛查及数据提取。采用Rev Man 5.0软件对相关效应指标进行的文献荟萃(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分均≥7分,心血管疾病患者共2 34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后,EM与IM+PM基因型携带者发生氯吡格雷抵抗(RR=0.46,95%CI=0.19~1.13)及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RR=0.72,95%CI=0.34~1.53)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33,95%CI=0.21~0.53,P<0.05),CYP2C19*IM+PM基因型携带者较CYP2C19*EM基因型携带者可明显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论:在服用氯吡格雷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CYP2C19*IM+PM基因型携带者较CYP2C19*EM基因型携带者更易发生心血管事件,但氯吡格雷抵抗及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因此,建议在服用氯吡格雷或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应先测定CYP2C19基因型突变程度,再考虑是否应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
王晋星一刘倩严进红高杰杰杨洁韩敏珍
关键词:氯吡格雷基因多态性CYP2C19低反应META分析
布林佐胺合成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对布林佐胺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综述;查阅、分析、归纳有关文献。通过图解的方式;表达了布林佐胺的多种合成路线,简明、扼要,便于研究和开发;布林佐胺在医药领域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韩敏珍陈旭冰陈光勇
我院Ⅰ类切口预防性应用抗菌药调查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预防性应用抗菌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6~12月的全部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归档病历318例,填写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调查表,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18例Ⅰ类切口手术中有98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不合理(30.82%);抗菌药使用频度居前3位的为五水头孢唑林钠、头孢西丁钠、头孢替唑钠;围手术期抗菌药使用时间合理249例(73.24%),不合理91例(26.76%)。结论:我院Ⅰ类切口预防性应用抗菌药存在用药时间过长、药物选择不当等问题,医院应加强抗菌药使用的监督管理,促进合理用药。
韩敏珍严进红刘红艳
关键词:抗菌药合理用药
川芎嗪联合丹参酮ⅡA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川芎嗪联合丹参酮ⅡA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等容生理盐水)、假手术(等容生理盐水)、模型(等容生理盐水)、地塞米松(5mg.kg-1)和川芎嗪+丹参酮ⅡA高、中、低剂量(40+12、20+6、10+3mg.kg-1)组。于肺缺血前3d灌胃给药,每天1次。测定大鼠血浆丙二醛(MDA)含量、肺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湿重/干重比值(W/D)和肺通透指数。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MDA含量显著增加(P<0.01),肺匀浆MPO活性显著增强(P<0.01),W/D、肺通透指数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川芎嗪+丹参酮ⅡA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浆MDA含量显著减少(P<0.01或P<0.05),肺匀浆MPO活性显著减弱(P<0.01或P<0.05),W/D、肺通透指数显著减小(P<0.01或P<0.05)。结论:川芎嗪+丹参酮ⅡA联合用药对肺缺血再灌注大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降低过氧化物代谢产物、减少中性粒细胞生成、增加肺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关。
韩敏珍冉群钗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川芎嗪
我院2010年107份不良反应报表质量分析
2011年
目的分析我院2010年107份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表质量。方法根据我国ADR报告表(2004版)的填表要求,制定出ADR报告表填写质量评价标准,并按标准对报告表的填写质量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收集107份ADR报告表,13份为"数据完整"的报告,占12.24%;94份为"数据不完整"的报告,占87.76%。其中,缺项138次,平均每份报告表1.5次;填写错误63次,平均每份报告表0.7次;填写内容不完整46次,平均每份报告表0.5次。结论 ADR报告表质量差。建议建立和完善监测机制和岗位操作规程(SOP),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并进行ADR报告表填报的培训,逐步实施网络电子报表。
韩敏珍刘红艳姜军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报表
药房调剂差错及防范被引量:4
2007年
药房调剂差错在药物治疗中的发生几率及其负面影响越来越引起重视。调剂差错的原因不能简单归咎于医务人员的草率,而是当今快节奏社会和广大用药人群用药过程的复杂性所致。绝大多数医务人员都有做好工作的愿望,但差错问题仍然不可避免,既往偏重于处罚出错者的办法不仅于事无补,更会促使人们习惯于隐瞒问题,逃避责任。应把建立新的安全用药系统放在首位,依靠政府和医务界共同努力解决,世界各国已相继加大投资和管理力度,着力于收集与分析差错事故案例,研究和探讨减少差错,提高患者用药安全的措施。
韩敏珍高余平
关键词:失效期处方药物处方权审方电子处方
63例临床药师会诊病历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药师参与临床会诊实践的效果,为促进医院药师职能转变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本院2011年1~12月涉及临床药师会诊的病历63例。结果 63例邀请药师会诊的病历都有病程记录,会诊目的为选择、调整和停止抗菌药物最多,其次是选择专科替代品种;会诊意见全部被临床采纳的60例(95.24%),部分采纳的3例(4.76%);采纳后痊愈56例(88.89%),好转6例(9.52%),死亡1例(1.59%)。结论临床医师对药师会诊有一定的需求且对药师的会诊建议依从性高。临床药师应不断学习临床和药学知识,才能提高会诊质量。
韩敏珍严进红刘红艳
关键词:临床药师会诊合理用药
某院门诊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了解门诊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门诊二类精神药品处方,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利用SPSS15.00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共分析二类精神药品处方2766张,涉及药品8种,只有地西泮注射液药物利用指数DUI>1.0。结论调查结果显示,我院门诊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
杨颖韩敏珍刘红艳潘阿雪
关键词: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分析合理用药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种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以于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按危险程度分3层后随机分3个治疗组,阿司匹林300mg治疗组,阿司匹林200mg治疗组,阿司匹林100mg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一样的前提下分别给予300mg、200mg、100mg治疗。观察3组患者血hs-CRP、IL-6、TNF-α的变化。结果①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炎性因子hs-CRP、IL-6、TNF-α的水平显著上升;②经治疗后,3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同时发现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具有不同的拮抗炎性因子的活性,表现为剂量依赖型效应300mg剂量要显著优于200mg及100mg剂量的治疗,在严格控制纳入标准的情况下,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司匹林具有显著拮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升高的血浆炎性因子水平,并呈剂量依赖性。
冉群钗夏碧桦韩敏珍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炎性因子阿司匹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