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艳庆
- 作品数:16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市环湖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脊髓背根入髓区切开术治疗脊髓和马尾神经损伤后慢性疼痛: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脊髓背根入髓区切开术治疗脊髓和马尾神经损伤后慢性疼痛之疗效。方法 采用脊髓背根入髓区切开术治疗2例脊髓和马尾神经损伤后慢性疼痛患者,观察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2周时1例症状明显减轻但仍需口服卡马西平(300 mg/d)、1例症状完全消失且随访3年6个月未出现疼痛,术后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脊髓背根入髓区切开术是治疗脊髓和马尾神经损伤后慢性疼痛的有效方法。
- 刘清军朱军李建民刘刚韩艳庆
- 关键词:疼痛神经外科手术
- 脑血流动力学在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从而早期诊断TIA。方法45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均在末次发作后24 h内进行血流动力学指数(CVDI)测定。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CVDI比较,平均流速、最大流速、最小流速、平均流量、最大流量、最小流量明显下降,脑血管阻力(R)、脉搏弹性波速(WV)增高。结论血流动力学的障碍是引起颈内动脉系统TIA的机制之一,且可作为内动脉系统TIA早期诊断手段之一。
- 刘媛韩艳庆
- 关键词: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流动力学
- 外伤性脾破裂35例诊治体会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5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5例中手术治疗25例:脾切除术20例、脾修补术5例,非手术保守治疗10例。治愈34例,死亡1例。结论外伤性脾破裂诊断较易,腹腔穿刺、B超等能提高脾破裂诊断率。治疗以手术为主,并且积极选择保脾术。
- 韩艳庆
- 关键词:脾破裂脾切除术
- 裸鼠人结肠癌种植瘤miRNa-21相关调控基因的实验研究
- 目的:研究microRNA-21相关调控基因在裸鼠人结肠癌种植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结肠癌生长、转移中的作用。 方法:培养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系,使用BABL/c裸鼠建立人结肠癌种植瘤动物模型,当种植瘤体积达...
- 韩艳庆
- 关键词:调控基因
- 结核性脑膜炎和脑膜癌病的早期鉴别诊断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和脑膜癌病在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脑脊液检查方面的早期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脑膜癌病患者(脑膜癌病组)和4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结核性脑膜炎组)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脑膜癌病组早期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阳性发生率显著高于结核性脑膜炎组[48.5%(16/33)比25.0%(10/40),72.7%(24/33)比25.0%(10/40)](P〈0.05或〈0.01),脑神经损害发生率显著低于结核性脑膜炎组[75.8%(25133)比100.O%(40/40)](P〈0.01)。两组患者意识障碍、脊神经损害及病理征阳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癌病组脑脊液压力及氯化物含量显著高于结核性脑膜炎组(P〈0.01或〈0.05),白细胞数、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结核性脑膜炎组(P〈0.01),两组脑脊液葡萄糖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癌病组29例(87.9%,29/33)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MRI增强扫描显示脑膜癌病组脑膜有斑片状或线样强化,结核性脑膜炎组强化多累及基底池。结论结核性脑膜炎和脑膜癌病早期诊断较困难,需结合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
- 刘媛韩艳庆陈子祥
- 关键词:结核脑膜脑膜肿瘤
- 类固醇肌病的研究现状被引量:4
- 2016年
- 糖皮质激素为一种常用抗炎药,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功能,临床上广泛用于炎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如使用不当或在少数敏感个体,则可诱发类固醇肌病。大量对类固醇肌病病因学和机制的研究,推动了对这一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从而增加了对该病的整体认识。以下就类固醇肌病的相关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手段作一综述。
- 刘媛韩艳庆
- 关键词:类固醇肌病糖皮质激素肌病
- 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2月诊治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穿刺引流治疗,观察组给予手术治疗,记录两组预后与IL-10表达变化。结果治疗后,经过判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2%,高于对照组为86.1%(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IL-10表达量分别为(56.01±16.24)pg/m L和(112.35±19.34)pg/m L,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78.23±25.52)pg/m L和(180.34±27.76)pg/m L(P<0.05),治疗后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穿刺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能使血清IL-10的表达降低,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戴海龙董成徐玲韩艳庆李徽
- 关键词:细菌性肝脓肿IL-10炎症因子
- 偏头痛外科治疗
- 2013年
- 偏头痛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头痛症状之一,呈反复发作,可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甚至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的发生。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症状,而且存在诸多药物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为彻底治愈偏头痛,国内外学者在偏头痛的外科治疗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并在解剖学研究和临床疗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偏头痛的发生与4个压迫点有关,分别为眶上区、耳颞区、枕神经区和鼻内,通过对压迫点进行松解手术,可以达到治愈或缓解疼痛之目的 。
- 韩艳庆刘清军
- 关键词:偏头痛
- 脑梗死并发急腹症诊治分析
- 2018年
- 目的分析脑梗死合并急腹症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病历,从中筛选出12例脑梗死合并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病程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合并肠梗阻6例,合并胆囊炎4例,合并腹外疝嵌顿2例。手术治疗3例,1例死亡,2例病情加重。保守治疗9例。结论脑梗死合并急腹症患者临床表现症状不典型,合并急腹症后部分脑梗死病情加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加重。脑梗死合并急腹症发生率虽不高,但增加了脑梗死治疗的复杂性、致残率和死亡率。在积极治疗脑梗死的同时,应密切注意及预防急腹症的发生。
- 韩艳庆董成徐玲
- 关键词:脑梗死急腹症神经功能
- 周围神经减压术治疗枕大神经痛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减压术治疗枕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择临床诊断明确的枕大神经痛患者62例,于局部麻醉下施行枕大神经减压术,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治愈54例、有效5例、无效2例、失访1例。结论周围神经减压术是治疗枕大神经痛安全、有效的方法。
- 刘清军韩艳庆朱军
- 关键词:神经痛脊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