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敏峰

作品数:2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7篇彗星
  • 13篇海尔-波普彗...
  • 7篇喷流
  • 4篇射电
  • 4篇HALE-B...
  • 3篇星系
  • 3篇光变
  • 2篇天体
  • 2篇自转
  • 2篇自转周期
  • 2篇蝎虎天体
  • 2篇光变曲线
  • 2篇恒星
  • 2篇HALE-B...
  • 1篇电磁
  • 1篇电磁干扰
  • 1篇电离氢区
  • 1篇电晕
  • 1篇电晕放电
  • 1篇星暴

机构

  • 25篇中国科学院上...
  • 3篇贵州大学
  • 2篇黔南民族师范...
  • 2篇中国科学院国...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25篇顾敏峰
  • 18篇钱伯辰
  • 17篇陶隽
  • 14篇汤源
  • 6篇潘红鉴
  • 5篇赵君亮
  • 2篇蒋栋荣
  • 2篇陈亮
  • 1篇姜佩芳
  • 1篇陈永军
  • 1篇郑兴武
  • 1篇吴忠祖
  • 1篇徐烨
  • 1篇裴春传
  • 1篇傅承启
  • 1篇刘怡
  • 1篇朱明

传媒

  • 11篇中国科学院上...
  • 4篇天体物理学报
  • 3篇天文学进展
  • 2篇天文学报
  • 1篇中国科学(A...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天文研究与技...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2
  • 9篇2000
  • 4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5 2007+777的射电性质研究
2019年
S5 2007+777是一个典型的低峰值频率的蝎虎天体,该天体具有kpc尺度的X射线喷流,文献中利用模型估算的方法,得出X射线波段的多普勒因子达到13.0,从而喷流尺度可以达到Mpc量级.在此,搜集了有关S5 2007+777的欧洲甚长基线射电干涉网(European VLBI Network, EVN)高分辨率档案数据、美国甚长基线射电干涉网(Very Long Baseline Array,VLBA) 15GHz观测数据等,研究了喷流的射电结构、亮温度、自行等方面的性质,发现该源的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不同波段的喷流方向一致,但与文献中给出的kpc尺度的X射线喷流和甚大阵(Very Large Array, VLA)射电喷流方向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明该源的喷流辐射存在多普勒增亮效应.由VLBI观测得到的亮温度,估算了该源的射电多普勒因子的平均值及中值均为5.0,此值小于文献中X射线波段的多普勒因子,但与文献中利用其他方法得到的射电波段多普勒因子是一致的;另外,对多历元观测数据的拟合发现此源相同波段的各个成分在长历元上没有明显的自行,短历元上的自行甚至是视超光速运动.这可能是由低表面亮度成分中心位置的转移造成的.这同时也验证了之前估算的射电多普勒因子不是很大,小于X射线波段多普勒因子的结论.利用所得到的射电多普勒因子,发现该源具有较大尺度的本征射电喷流,可达到0.5Mpc,由于这里使用的是均值,因此说明该源也有可能具有接近巨射电星系尺度的喷流.
李振旭吴忠祖陈永军陈亮顾敏峰米立功
HI吸收线星系中的射电连续谱研究
2021年
利用VLBI档案数据研究了5个在40%阿雷西博河外HI巡天天区(α.40天区)发现的具有本征HI吸收线的星系,分析了它们在毫角秒尺度下的射电结构及亮温度TB,并计算了星系的q值(远红外流量与射电流量密度之比)以及利用WISE (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数据对星系进行了分类。研究发现5个源中的NGC 315,NGC 5363存在明显的射电喷流结构,IC 860和CGCG 049-057在pc尺度下存在致密的核,但流量小于NVSS流量的20%,以上4个源的核区的亮温度均超过106K,UGC 6081在毫角秒尺度下没有致密的射电结构,几乎完全分解。通过射电结构、亮温度以及q值得出这5个源的射电连续谱辐射可能来自射电喷流、星暴活动与射电喷流共存,及纯星暴活动等3种情况,说明HI吸收线的探测可能不依赖于中央核区连续谱辐射的类型。利用WISE数据分类显示5个源可以分为2类,3个为4.6μm亮星系,2个为12μm亮星系。没有贫尘埃星系,说明这类星系在α.40天区的数量较少或HI吸收线探测率较低。
宋文吴忠祖顾敏峰朱明米立功彭毫
关键词:星系喷流星暴
海尔-波普彗星喷出物的观测
1999年
根据上海天文台1.56m反射望远镜从1996年2月至1997年5月对海尔-波普彗星跟踪观测所得到的有关喷出物的资料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文章根据喷出物的不同类型介绍了不同的喷出物──径向喷流、旋喷流和球状喷出物等的有关数据和观测特征。
宋保军钱伯辰陶隽汤源顾敏峰潘红鉴
关键词:海尔-波普彗星
射电宁静类星体紫外/光学光变的混合模型研究Ⅱ:来自SDSS DR7的的数据支持
2018年
到目前为止射电宁静类星体的光变起源还不清楚,其中一个可能的机制是吸积盘-再辐射模型。通过对斯隆数字巡天第7次释放数据(Sloan Digital Sky Survey data release 7, SDSS DR7)中789个经过多历元观测并且表现出变亮变蓝现象的射电宁静类星体进行分析,发现黑洞质量较小类星体的综合相对光变谱(残余谱/综合谱)的变亮变蓝幅度更大;其次,对于比较长的光变时标,尤其是在紫外波段,类星体变亮变蓝的幅度也更大。吸积盘-再辐射模型对以上两个主要结果中相对光变谱都拟合得很好,为该模型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
刘慧李双良顾敏峰
关键词:类星体光变吸积
特殊BL Lac型天体的VLBI观测研究
2012年
BL Lac型天体是一类特殊的活动星系核,根据辐射能谱的不同可以分为低峰值频率BL Lac型天体(LBLs),中间峰值频率BL Lac型天体(IBLs),高峰值频率BL Lac型天体(HBLs),以及极高峰值频率BL Lac型天体(UHBLs)。不同类型BL Lac型天体具有不同的辐射特性,通过射电、光学、X射线、伽玛射线等多波段的观测可以发现很多特殊类型及辐射特性的BL Lac型天体,而甚长干涉测量技术(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观测技术,也是探测致密核区结构的唯一手段。主要介绍目前对BL Lac型天体的VLBI观测研究概况,以及对其中一些特殊BL Lac型天体VLBI研究的进展及初步结果。
吴忠祖蒋栋荣顾敏峰刘怡
关键词:电磁干扰电晕放电射电望远镜
海尔-波普彗星自转周期的测定
1999年
采用小波方法对海尔波普彗星的近核CCD图像进行处理,并进一步分析了彗核的亮度中心周围的特征结构,从而提出了一种直观而有效的方法来测定海尔波普彗星投射在观测平面上的平均自转周期,结果为24.41±0.
汤源钱伯辰顾敏峰陶隽宋保军
关键词:彗星海尔-波普彗星自转周期
Hale-Bopp彗星喷流速度的测定
2000年
应用一种处理彗星CCD图像的方法 ,即小波分析方法 ,它可以较理想地把喷流从彗发中分离出来。使用这种方法对 1.5 6m望远镜观测到的Hale -Bopp彗星CCD图像进行处理 ,得到它们的喷流图像 ,再比较不同日期喷流亮度中心到彗核的距离可以测定喷流的速度。如果Hale -Bopp彗星的自转周期为 12h左右 ,根据 2 7次测定得到喷流的平均速度为 (5 99± 34)m/s。发现各条喷流的喷发速度不一样 ,而且有较大的日变化 ,变化幅度在 (2 0 0~ 90 0 )m/s之间。
赵君亮钱伯辰陶隽顾敏峰汤源
关键词:HALE-BOPP彗星喷流
海尔-波普彗星自转周期的测定
2000年
采用小波方法对海尔 -波普彗星的近核CCD图像进行处理 ,并进一步分析了彗核的亮度中心周围的特征结构 ,从而提出了一种直观而有效的方法来测定海尔 -波普彗星投射在观测平面上的平均自转周期 ,结果为 (2 4 .4 1± 0 .96 )h。
汤源钱伯辰顾敏峰陶隽宋保军
关键词:彗星海尔-波普彗星自转周期
海尔-波普彗星的球状喷出物被引量:5
1999年
1996年9月观测到海尔-波普彗星的一次喷发,这次喷发持续了几天,在9月10日和11日分别观测到彗星的二个球状喷出物,并测得其投影喷出速度约为100m/s,其后喷出物演变为巨大的喷流.
钱伯辰陶隽顾敏峰汤源
关键词:海尔-波普彗星慧星观测数据
海尔-波普彗星球状喷出物的光变曲线
2000年
研究了海尔 -波普彗星 1996年 9月的光变曲线 ,发现其在 9月 10日至 11日发生了一次爆发 ,爆发时核V星等增亮 2 .1mag。相应地 ,在CCD图像上也发现爆发时彗核抛出的 2个球状凝聚物。
顾敏峰钱伯辰陶隽汤源
关键词:海尔-波普彗星光变曲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