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超明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刑事
  • 2篇定罪
  • 2篇刑事政策
  • 2篇杀人行为
  • 2篇前科
  • 2篇前科消灭
  • 2篇前科消灭制度
  • 2篇现实化
  • 2篇量刑
  • 2篇宽严相济
  • 2篇宽严相济刑事...
  • 2篇类型化
  • 2篇故意
  • 2篇故意杀人
  • 2篇故意杀人行为
  • 1篇刑罚
  • 1篇刑罚运用
  • 1篇刑事犯
  • 1篇刑事犯罪
  • 1篇宣告刑

机构

  • 6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颜超明
  • 1篇张训

传媒

  • 1篇中国刑事法杂...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江西公安专科...
  • 1篇黑龙江省政法...
  • 1篇福建警察学院...

年份

  • 1篇2011
  • 5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故意杀人行为的“类型化”思考被引量:2
2010年
我国刑法典对故意杀人罪规定过于简单,致使司法实践中时常出现同案不同判或本应在故意杀人罪评价的行为却在其他罪中评价,因此解释故意杀人行为需要"类型化"的方法论。故意杀人行为的"类型化"有其历史基础、可供借鉴的国外经验和犯罪学类型化成果。运用"类型化"方法解释故意杀人行为,有利于确定具体个案的量刑基准,有利于处理刑法第17条第2款在司法实践中的问题,有利于弥补对行为评价的不足,有利于从立法上消减死刑条款。
颜超明
关键词:类型化故意杀人定罪量刑
浅析相对不定期宣告刑的合理性及根据
2010年
相对不定期宣告刑就部分国家与地区的司法实践与刑事实证主义等学者从经验科学与社会学角度的分析而言,都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并且在当代,宣告刑的宣判应以刑罚一体化为根据。依据刑罚一体化的思想,宣告刑应为一个相对确定的刑期,既有其上限,也有其下限;而不应该是绝对定期宣告刑,或者不定期宣告刑。
颜超明
关键词:宣告刑报应
论绑架中杀害被绑架人的行为
本文对绑架中杀害被绑架人的行为进行了分析。无论是绑架人质阶段,还是非法控制人质阶段,甚或绑架既遂后至绑架实行行为终了阶段,故意杀害被绑架人,都应在“杀害被绑架人”行为中评价。“杀害被绑架人”之“杀害”应解释为杀害行为,既...
颜超明
关键词:刑事犯罪绑架人质刑罚运用法律规制
文献传递
故意杀人行为的类型化考量被引量:1
2010年
故意杀人行为的定罪量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而我国刑法却只予以了简单的规定,致使实践中出现同案不同判或本应以故意杀人罪评价的行为却在其他罪中评价,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类型化"的方法论指导。在我国对故意杀人行为进行类型化,有其历史基础和国外经验的借鉴;并且有其现实意义,即有利于我国故意杀人罪量刑基准的确定,有利于从立法上消减死刑条款,有利于处理《刑法》第17条第2款在司法实践中的问题,有利于弥补对行为评价的不足。
颜超明
关键词:故意杀人类型化定罪量刑
论我国前科消灭制度现实化的限度——基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思考被引量:1
2010年
我国前科消灭制度现实化的过程,也是我国刑事法制现代化的过程。我国前科消灭制度现实化的路径应是在内部机会成熟、外部刺激与影响下启动的混合型的刑事法制现代化的路径。我国前科消灭制度现实化的限度只能在宽松刑事政策下建构,严厉刑事政策视野下前科消灭的现实化时机仍不成熟。
颜超明
关键词:前科前科消灭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论我国前科消灭制度的现实化被引量:13
2010年
前科消灭制度现实化的过程,也是刑事法制现代化的过程。前科消灭制度现实化的基本路径应是在内部机会成熟、外部刺激与影响下启动的混合型的刑事法制现代化的路径。前科消灭制度现实化的限度只能在宽松刑事政策下建构,严厉刑事政策视野下前科消灭的现实化时机仍不成熟。
颜超明张训
关键词:前科前科消灭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法制现代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