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平仲
- 作品数:25 被引量:132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韩冰教授辨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介绍被引量:14
- 1998年
-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症之一,正以其逐年增多的发病趋势日益受到重视。传统中医理论中没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应病名,但在中医的“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瘕”等病的有关内容中,可以找到类似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散在记载,对认识...
- 马平仲吴颖秀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中医药疗法辨证论治
- 韩冰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发不孕的临床经验被引量:4
- 1998年
- 马平仲吴颖秀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女性不育
- 韩冰教授辨治痛经经验
- 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昏厥者,称为“痛经”。中医学称“经行腹痛”、“经期腹痛”、“月水来腹痛”。痛经依据病因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本文仅介绍韩冰教授基于冲任理论辨证治疗原发性痛...
- 李沛霖马平仲赵志梅杜永红
- 关键词:痛经中医病机辨证论治中药复方
- 文献传递
- 妇痛宁颗粒剂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的影响
- 目的:观察妇痛宁颗粒对妇科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临床观察:EMT患者308例,每次服用妇痛宁颗粒20 g,每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月经期不停药,连服3个月为1疗程。动物实验:SD大白鼠...
- 韩冰萧美茹李淑萍秦淑芳马平仲
-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整体调节被引量:5
- 2005年
- 韩冰教授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研究总结出子宫内膜异位症辨证论治规律,以"气、血、痰"立论,提出"瘀久挟痰、渐成症瘕"的病机特征,制定了"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治疗大法.研制出中药复方制剂"妇痛宁颗粒"经大量临床研究,取得显著疗效,受到患者欢迎.其主持研究的"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课题荣获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此基础上课题组用现代研究技术,探讨中医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种植排斥异常、免疫粘附增生及纤维的影响,异位内膜增生分泌及激素与免疫的相关性,神经与激素的相关性等,揭示出中医药对机体进行非线形整体调节作用机制.为中医现代化研究拓展了领域.本课题研制的中药复方制剂--妇痛宁颗粒,已转让,现已完成全部的临床前实验工作,并已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行中药三类新药临床观察.
- 苏慧森马平仲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软坚散结法活血化瘀辨证论治规律内膜增生
-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IL-6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妇痛宁颗粒)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手术移植法制备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实验共分6组。实验结束检测各组大鼠腹腔液IL-6水平。结果:造模后大鼠腹腔液IL-6水平明显上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各组腹腔液IL-6含量均较模型对照组下降,妇痛宁中、低剂量组、丹那唑组疗后IL-6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妇痛宁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比较P<0.05。结论:妇痛宁颗粒冲剂能降低其腹腔液IL-6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曹立幸韩冰李同玺马平仲
- 关键词:活血化瘀软坚散结IL-6
- 益气养血、固肾安胎法治疗习惯性流产免疫学机理的实验研究
- 曹立幸韩冰李同玺李泽民马平仲秦淑芳
- 该课题研究为益气养血、固肾安胎法治疗习惯性流产免疫学机理的实验研究。本研究采用了肾虚型流产的动物实验模型并与习惯性流产相联系。观察了具有益气养血、固肾安胎作用的中药固肾安胎膏对大鼠肾虚流产模型的治疗作用,探讨该法该方调节...
- 关键词: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学
- 韩冰教授“补肾调冲法”介绍被引量:5
- 1999年
- 韩冰教授从医近四十载,对治疗妇科疑难杂证,用药独到,饶有心得。余等随师临诊以来,获益匪浅。补肾调冲法是韩师治疗疑难杂症方法之一,该法对治疗不孕症、闭经、崩漏等病疗效显著,今就其补肾调冲法的学术思想小议如下:1补肾调冲法的理论依据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
- 秦淑芳马平仲
- 关键词:补肾调冲法妇科病中医药疗法
- 浅谈闭经从肝脾肾论治法则被引量:2
- 1993年
- 根据临床实践体会到闭经一证以虚证多见。其发生主要与肝、脾、肾三脏功能相关,在治法上确立了补肾调冲、补肾疏肝、健脾舒肝三个基本法则,举3案例说明临床运用。
- 孙文墅马平仲
- 关键词:闭经中医药疗法补肾调冲
- 小议经间期出血
- 1993年
- 经间期出血系指两次月经之间阴道出血,亦称排卵期出血。为女科临床之常见病。经间期即经后十四天左右,体内正处于阳消阴长,血气的显著活动为排卵之所需,也即前人所说的氤氲乐育之气,如《女科要旨》引袁了凡语“凡妇人一月经行一度,必有一日氤氲之候……此的候也,此时逆而取之则成丹,顺而施之则成胎。”同时此期冲任二脉之气逐渐旺盛,激动血海而至出血,故属正常生理现象,无需治疗,若出血量多或如月经淋漓日久,且伴全身症状者则属病理现象。祖国医学并无此病证。
- 王宝丽马平仲
- 关键词:阴道出血经间期中医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