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宁
- 作品数:8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壁间肌瘤假包膜套扎法在腹腔镜肌瘤剔除术后瘢痕愈合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肌瘤假包膜套扎及镜下连续缝合技术在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后瘢痕愈合中的作用。方法:2011年1月~2011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住院的40例单发肌壁间肌瘤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40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腹腔镜下假包膜套扎结合镜下缝合组)及B组(单纯腹腔镜缝合组),每组20例。每例患者分别于术前1日、术后7日及术后30日行超声检查,记录瘢痕愈合情况。结果:所有40例患者均十分成功地完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A组术后7日瘢痕平均长度较肌瘤平均直径减小39.75%±2.81%,B组术后7日瘢痕平均长度较肌瘤平均直径减小33.2%±3.89%;A组术后30日瘢痕平均长度较肌瘤平均直径减小75.66%±2.37%,B组术后30日瘢痕平均长度较肌瘤平均直径减小68.86%±2.75%;两组瘢痕减小程度在术后7日、30日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腹腔镜下肌瘤假包膜套扎结合镜下连续缝合术后瘢痕愈合快,有利于术后恢复。
- 王升科马海宁王敏赵福杰
- 关键词:瘢痕愈合
- 257例Ⅰ~Ⅱ期子宫内膜癌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Ⅰ~Ⅱ期子宫内膜癌复发的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并连续随访的257例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临床病理资料、随访患者的复发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Ⅰ~Ⅱ期子宫内膜癌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57例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41例复发,复发率为16.0%。肿瘤直径、淋巴脉管浸润、病理分级是影响Ⅰ~Ⅱ期子宫内膜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高血压、体重指数、手术病理分期、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及切除数目不是影响Ⅰ~Ⅱ期子宫内膜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对肿瘤直径>2 cm、存在淋巴脉管浸润、病理分级较高(G2/G3)的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密切随访复查,给予患者及时、足量、足疗程的辅助治疗以降低复发率。
- 马海宁李怡冰霍佳宁马晓欣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复发单因素分析
- 宫腔镜下重度宫腔粘连分解术后2种抗粘连方法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8
- 2013年
- 目的比较宫腔镜下分离宫腔粘连后2种抗粘连方法的疗效。方法 47例宫腔镜下宫腔Ⅱ度、Ⅲ度粘连分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球囊导尿管组(实验组,26例)和宫内节育环组(对照组,21例),术后2个月宫腔镜下观察两组宫腔内粘连及月经量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治愈15例,有效8例,无效3例,成功率88.5%;对照组治愈10例,有效6例,无效5例,成功率76.2%。实验组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Ⅱ度、Ⅲ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内留置球囊导尿管能显著减少术后宫腔再粘连的发生,有利于月经量恢复,较之传统术后留置宫内节育环有明显的优势。
- 马海宁王升科赵福杰
- 关键词:宫腔粘连宫腔粘连分离术球囊导尿管
- 腹腔镜套扎法治疗特殊部位子宫肌瘤的疗效评估
- 2022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套扎法治疗特殊部位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85例常规腹腔镜下特殊部位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和52例腹腔镜套扎法特殊部位子宫肌瘤剔除术(套扎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及术后子宫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一例发生周围邻近器官损伤或中转开腹。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分别为(91.11±32.06)min、(59.88±41.38)mL、(1.88±0.64)d、(5.02±0.57)d,套扎组分别为(82.15±27.53)min、(31.67±30.08)mL、(2.24±0.39)d、(5.17±0.66)d。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套扎法治疗特殊部位子宫肌瘤在不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术后住院日的前提下,具有减少出血量的优点。
- 张双双王升科马海宁赵福杰
-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12例报告
- :探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方法及其对降低术后膀胱功能障碍的作用。 方法:2008年5月~2010年5月我们根据盆腔自主神经的标志性结构进行解剖分离神经的方法,在腹腔镜下完成12例保留盆腔自主神...
- 赵福杰侯锐王生科马海宁王敏
- 关键词: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保留神经膀胱功能障碍
- 垂体后叶素结合腹腔镜肌瘤假包膜套扎法治疗壁间肌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结合腹腔镜下肌瘤假包膜套扎及镜下连续缝合技术在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66例采用肌瘤假包膜套扎法和同期50例传统缝合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肌壁间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及子宫瘢痕愈合情况等。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肌瘤假包膜套扎组的术中出血量为(57.35±9.87)mL,明显少于传统缝合组(210.50±14.56)mL(P<0.001);术后(30±5)d子宫瘢痕减小指数,肌瘤假包膜套扎组为73.50%±3.46%,传统缝合组为64.56%±4.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采用垂体后叶素结合肌瘤假包膜套扎及镜下连续缝合方法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显著,尤其适用于肌壁间肌瘤,相对于传统缝合法,可减少术中出血,术后子宫瘢痕愈合快,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王升科马海宁赵福杰
-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肌瘤垂体后叶素
- 2/3外凸肌瘤基底部套扎法腹腔镜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基底部套扎免缝合法剔除2/3外凸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1月在该院住院的56例需要腹腔镜手术治疗2/3外凸子宫肌瘤的患者。26例进行腹腔镜下肌瘤基底部套扎免缝合法剔除子宫肌瘤(免缝合组),30例进行常规的腹腔镜下缝合法剔除子宫肌瘤(缝合组),比较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3天腹腔引流总量及术后第1、2、3及6个月盆腔彩超。结果 56例均成功地完成了腹腔镜下手术,免缝合组平均手术时间(76.96±21.1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7.69±12.90)ml,平均术后3天腹腔引流总量(84.81±35.28)ml,以上数据均明显少于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彩超提示缝合组均无肌瘤残腔形成,免缝合组肌瘤残留基底座逐渐被吸收,第3个月57.69%(15/26)的患者肌瘤底座完全吸收,平均吸收率(91.58±14.82)%,至第6个月所有患者均完全吸收,肌壁回声均匀连续。结论腹腔镜下肌瘤基底部套扎免缝合法子宫肌瘤剔除术可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出血和渗出,减小术后创面,保留子宫肌层的完整,是一种安全简单又效果显著的手术方法。
- 李思辉马海宁赵福杰
- 关键词:子宫肌瘤剔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