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群
- 作品数:15 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 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时空变化分析——以江苏常州为例
- 二十一世纪是"城市的世纪",随着全球变化,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压力也越来越大,作为典型的人地耦合系统(Coupled Human-Environmental System),城市正以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支撑着高密度的人口活动和高...
- 高群王丹沈莎莎
- 关键词:城市综合承载力
- 文献传递
- 城市承载力空间差异分析方法——以常州市为例被引量:13
- 2011年
- 城市承载力是指一定范围内,特定目标、特定时期城市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对人口及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能力。基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从资源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撑力、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和调控力三方面提出城市承载力概念模型及综合承载指数计算方法,从城市管理的空间特性出发,提出基于微观空间层面的承载力空间差异性分析方法,构建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常州市区为例对所提出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城市综合承载指数评价城市承载力,能够较为直观地显示和分析承载力空间差异,符合实际情况;(2)所划分的高、中、低承载区的空间分布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形态基本吻合,且在城市未来发展方向上对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具有指导性;(3)通过空间定量评价确定的承载力提升热点地区能够将提升要素空间化,定向、定位指导城市建设。但在提升要素筛选中受指标实际可获取性影响,存在一定的偏差,有待进一步完善。
- 王丹陈爽高群严玲
- 关键词:城市承载力指标体系
- 非洲国家城市扩展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坦桑尼亚基戈马市为例被引量:3
- 2020年
- 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坦桑尼亚西部重镇基戈马市为例,以遥感解译的2000、2007、2014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结合实地调研,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非洲国家城市扩展的整体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基戈马自2000年以来建设用地投入相对人口增长来说比较合理,城市扩展主要占用裸地和植被,城市环境恶化;②城市扩展主要沿从市中心向外辐射形成的道路网进行,表现出一定的轴带扩展特征,后期交通轴带间的填充式扩展逐渐显著,而城市中心密实化过程逐渐减弱;③城市扩展主要受到人口增长与非正式聚落扩张、交通线路引导与规划失灵等因素的影响。中非可以加强在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城市规划和城市产业发展方面的合作,从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 张家旗张家旗陈爽高群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坦噶尼喀湖东北部入湖河流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和分布特征被引量:8
- 2017年
- 磷是坦噶尼喀湖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直接决定湖体初级生产力的高低,进而影响到周边居民对于动物蛋白的获取来源.为了解坦噶尼喀湖磷的外源输入,选择湖泊东北部的入湖河流,对表层沉积物(16个样点)中总磷(TP)和各形态磷含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磷的形态分布特征与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入湖河流沉积物TP含量为73.05~239.94 mg/kg,平均含量为152.64±55.37 mg/kg,其中最高值出现在马拉加拉西河口.采用Psenner法对磷进行连续浸提并比较不同形态磷含量,由高及低依次为铁铝结合态磷(Fe/Al-P)>钙结合态磷(CaP)>有机磷(Org-P)>残渣态磷(Res-P)>弱吸附态磷(Labile-P).土地利用类型对TP及各形态磷含量影响较大,其中TP含量表现为河口湿地>城镇附近>林草地区,表明地表径流和人类活动会对TP含量产生影响,而对于不同形态磷含量,Laible-P、Fe/Al-P、Org-P含量均表现为河口湿地>林草地>城镇附近,Ca-P、Res-P含量均表现为城镇附近>河口湿地>林草地.分析沉积物理化性质与各磷形态之间的相关性,发现沉积物总氮(TN)、有机质和总有机碳与Fe/Al-P、LabileP和TP相关性较好,与Org-P、Ca-P和Res-P相关性较差,表明TN和有机质的输入,会伴随沉积物中磷含量的升高,其增量的赋存形态主要为氧化还原敏感态磷和Labile-P.沉积物粒径组成与各磷形态含量存在相关性,细粒径沉积物与各形态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粗粒径沉积物与各形态磷呈显著负相关,表明细小颗粒更易吸附磷.
- 余成陈爽张路王兆德申秋实高群
- 关键词:入湖河流沉积物磷形态土地利用
- 坦桑尼亚县域与城乡交通通达水平空间格局特征被引量:2
- 2019年
- 坦桑尼亚是"一带一路"倡议通向非洲、辐射非洲内陆的重要门户,它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面临交通基础设施严重短缺问题。基于坦桑尼亚公路、铁路、机场、港口、人口和城市分布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结合交通通达指数模型,从县域与城乡两个层面对坦桑尼亚交通通达水平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1)坦桑尼亚县域交通通达水平空间分布极不均衡,高值连片区主要位于东北沿海和维多利亚湖沿岸,低值连片区主要位于中央铁路线中段以北、中央铁路线南部的广大地区;2)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殖民历史、政府政策等影响,城市与乡村地区之间的交通通达水平差异十分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坦桑尼亚制定区域交通发展政策和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对中-坦产业精准对接和产能转移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 张家旗陈爽陈爽高群
- 基于快速城市化的饮用水系统适应能力评估——以江苏省太湖地区为例
- 2013年
- 江苏省环太湖地区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加剧饮用水危机,整合研究水源地、供水、用水、排污处理和技术5个方面对于支撑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适应能力,对揭示饮用水供需关系、存在问题、部门协调与综合决策等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构建5个子系统适应能力指标体系为主线,通过分指数与综合指数评价的运算,得出研究地区饮用水系统适应能力等级水平、地域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针对各子系统存在问题,提出维护和提升适应能力的对策措施.研究表明,适应能力较强的地区占总面积29.1%,其5个子系统适应能力均较强.适应能力中等地区占41.2%,一类是各子系统适应能力基本均等,另一类是排污处理子系统适应能力较强,但用水子系统得分较低.适应能力较差地区占29.7%,主要是技术子系统分值低,其它子系统适应能力处于中等偏下.因此需加大对各子系统适应能力的调控与提升.
- 沈莎莎陈爽高群张殷俊
- 关键词:快速城市化
- 城市化进程对氮循环格局及动态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18
- 2015年
- 氮循环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和城市景观格局的改变不仅影响了氮的循环过程,而且加重了氮污染的程度,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城市尺度的氮循环研究不仅是全球关注的氮研究热点,而且也是城市生态学和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前沿。本文基于城市生态系统的氮循环特征,综述了城市化进程对城市氮污染物来源、沉降、输移和累积影响研究的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介绍了卫星遥感、稳定同位素、物质流模型等分析方法在城市氮循环研究中的应用,针对未来几十年活性氮增加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对活性氮的减缓策略,以有效抑制活性氮对环境的影响。未来城市氮循环研究需要开展长期系统监测、深化城市氮循环机理研究、创新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并将研究成果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研究相结合,提升城市氮管理能力。
- 高群余成
- 关键词:氮循环氮收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化
- 江苏省沿江城市饮用水系统适应能力评估被引量:1
- 2013年
- 在对饮用水系统适应能力界定的基础上,基于水源地、供水、用水、排污处理和技术5个子系统的适应性要素构建沿江城市饮用水系统适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采用分指数与综合指数法评估系统的适应能力水平、存在问题,并据此对江苏省沿江地区城市饮用水系统适应能力分异特征、类型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南部环太湖地区城市饮用水系统适应能力高于中部滨江地区,北部地区适应能力最低;从各子系统适应能力得分情况来看,需加大对沿江地区水源地的保护力度,合理规划港口、码头等的布设;加快北部地区供排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风险应急防范能力;南部环湖地区重点开展节水型企业与生态工业园区创建。
- 张殷俊沈莎莎高群吕欣
- 关键词:快速城市化沿江地区
- 城市增长边界分析方法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常州市为例被引量:35
- 2012年
- 诸多国家已采取城市增长边界(Urban growth boundary,UGB)对策以抑制城市蔓延,我国目前城市与土地利用规划也明确要求划定UGB,但其分析方法研究还较薄弱。综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元胞自动机及城市承载力分析研究常州市区UGB,结果表明:预测到2020年常州市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30 847 hm2,北部和南部组团外延增长、主城区及南北组团内部填充同步发展,UGB由沿江—德胜河—沪宁高速—新孟河—德胜河—武宜运河—沿江高速—沪宁高速—市域界限等围合而成;模型预测的UGB与GH-UGB(实际规划UGB)北部和东部空间拟合良好,西部和南部拟合较差,表明模型预测对空间整体和要素联系考虑不足,而用地规模偏差则表明模型预测更为客观;UGB分析方法在政策、空间规划理念和整体格局上有待完善。
- 苏伟忠杨桂山陈爽王丹吴剑平高群
- 关键词:城市增长边界城市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元胞自动机
- 非正式聚落快速增长下的城市蔓延——以坦桑尼亚姆万扎市为例被引量:4
- 2019年
- 姆万扎是坦桑尼亚第二大城市,也是非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近年来城市蔓延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以遥感解译的姆万扎2000、2010、2015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运用GIS空间分析、用地增长弹性系数、景观指数等方法和指标,并结合实地调研和关键知情人访谈,分析了姆万扎2000年以来城市蔓延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2000年~2015年间姆万扎城市以非正式聚落形式快速蔓延,建成区扩展速度和扩展强度迅速增加;蔓延主要占用裸地,其次是植被,侵占植被的速度迅速加快;2)城市蔓延主要沿3条主干道进行,属于'廊道式为主,填充式为辅'的扩展模式,形成指状的城市空间形态;建成区紧凑度逐渐下降,形状变得更加不规则;3)城市蔓延的主要区域和整体范围都在扩大,距离衰减特征明显,沿东南方向扩展强度最高;4)城市蔓延主要受到人口与经济增长、交通条件改善、土地制度问题及有效规划缺失等因素的影响。加强次干路和地方道路的规划和建设,制定及时、有效、符合地方背景的城市规划,是未来姆万扎控制城市蔓延的可能途径。
- 张家旗陈爽陈爽高群
- 关键词:城市蔓延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