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震洋

作品数:8 被引量:177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华夏地块
  • 4篇元古代
  • 4篇锆石
  • 4篇变质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新元古代
  • 3篇基底
  • 3篇基底变质岩
  • 3篇变质岩
  • 2篇定年
  • 2篇造山作用
  • 2篇锆石U-PB
  • 2篇锆石U-PB...
  • 2篇陆块
  • 2篇GRENVI...
  • 2篇沉积岩
  • 1篇淡竹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浙西南

机构

  • 8篇南京大学

作者

  • 8篇魏震洋
  • 7篇于津海
  • 7篇王丽娟
  • 5篇孙涛
  • 5篇舒良树
  • 1篇蒋少涌

传媒

  • 2篇高校地质学报
  • 2篇2007'全...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球化学
  • 1篇2006年全...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华夏南部可能存在Grenville期造山作用:来自基底变质岩中锆石U-Pb定年及Lu-Hf同位素信息被引量:53
2008年
对华夏地块南部粤中增城和赣南鹤仔3个基底变质岩的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表明,它们的原岩都是形成于晚新元古代的沉积岩.3个变质沉积岩都主要由新元古代早期(1.0~0.9Ga)的碎屑物质组成,并混有少量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中晚期(0.8~0.6Ga)的碎屑物,说明沉积物主要来源于一个遭受过Gondwana大陆聚合事件影响的Grenville期造山带.碎屑锆石的Hf同位素成分显示这些Grenville期锆石可能是造山旋回早期形成的弧与古老大陆碰撞产生的岩浆结晶的.结合华夏地块其他地区~1.0Ga年龄锆石的分布及形态学特征,本文认为华夏地块的南缘很可能曾经存在或者极其靠近一个Grenville期的造山带.而这期造山作用的时代与东印度以及东南极的Grenville造山带一致,且同样受到Gondwana大陆聚合事件的影响.因此,从Rodinia超大陆裂解到Gondwana超大陆聚合期间,华南地块很可能位于澳大利亚西部而与东印度和东南极相邻.
王丽娟于津海O’Reilly S.Y.Griffin W.L.孙涛魏震洋舒良树蒋少涌
关键词:华夏地块锆石U-PB定年
南岭地区新元古代变质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被引量:23
2009年
对华夏地块南岭地区38个新元古代基底变质岩的岩相学和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它们的原岩都是沉积岩。不同地区变质沉积岩的化学成分存在一定的变化,但是它们大都具有明显的轻重稀土元素分异和Eu负异常(Eu/Eu=0.35~0.76),高K2O/Na2O、La/Co、Th/Sc比值和低Cr/Zr比值,显示了高成熟度和沉积再循环地壳的特点,表明沉积岩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古老的再循环的地壳,它们沉积于被动大陆边缘。与其他地区元古宙沉积岩的地球化学对比显示,南岭地区这些新元古代沉积岩不同于赣中和扬子地块南缘的元古宙沉积岩,而与印度东北部Lesser Himalaya地区的元古宙沉积岩较为相似。所以,南岭地区新元古代沉积岩的物质不可能来自与赣中和扬子地块南缘沉积物相同的扬子南部的源区,而应该来自南方,这一推论与岩相古地理分析以及沉积物中碎屑锆石形貌特征和年龄谱变化的结论是一致的,指示华夏南部新元古代时曾与一个大陆源区相邻。根据地球化学对比研究,结合已有的年代学对比,推断华夏地块南岭地区(特别是中部)新元古代沉积物很可能来源于与Lesser Himalaya地区元古宙沉积岩相同的源区,即东Gondwana大陆的北缘。这样,华夏地块在Rodinia超大陆裂解时期很可能是位于西澳大利亚-东印度-东南极之间。
魏震洋于津海王丽娟舒良树
关键词:地球化学新元古代变质沉积岩
华南南岭地区基底变质岩的形成时代地球化学
南岭地处中国东南部的华夏地块的中南部,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接地带,又是现今欧亚大陆板块的活动边缘,地质演化历史漫长,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矿产资源丰富,其构造演化历程一直受到普遍关注。区内主要出露中生代的花岗岩...
魏震洋
关键词:地球化学基底变质岩矿物组合
浙西南古元古代淡竹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和锆石U-Pb-Hf同位素组成
华夏地块最古老的岩石是分布于浙西南龙泉地区的古元古代八都群和花岗岩,如淡竹花岗岩、下际花岗岩和里庄花岗岩等(胡雄健等,1991;甘晓春等,1995)。但由于锆石TIMS U-Pb法存在着老的继承核混合的可能性(Li et...
于津海王丽娟魏震洋
关键词:花岗岩地球化学锆石U-PB
文献传递
华夏地块——一个由古老物质组成的年轻陆块
<正>华夏地块出露较少的前寒武纪地质体,它们主要分布于浙江南部、福建西北-西南、和江西东部的武夷地区,广东西南-广西东南的云开地区以及南岭地区。详细的锆石年代学的综合分析显示,华夏地块的这些基底变质岩大致可以被分成武夷区...
于津海王丽娟魏震洋舒良树孙涛
文献传递
华夏地块显生宙的变质作用期次和特征被引量:41
2007年
华夏地块主要存在四期变质作用。加里东期变质作用呈北东向展布于华夏的大部分地区,变质作用可达麻粒岩相,且麻粒岩断续分布平行于造山带,此期变质作用是在挤压造山构造背景下发生,很可能与扬子地块向冈瓦那大陆北缘聚合–碰撞,造成大陆边缘沉积物变形–变质有关。根据粤东梅县片麻岩和兴宁混合岩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以及邻区独居石U–Pb年代学的研究,海西的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260~280Ma,年轻于欧洲典型的海西期造山时代。华夏地块的海西期变质作用分布局限,它们可能形成于拉张构造背景。印支期变质岩在华夏有较广泛的分布,西南端大容山—十万大山的印支期变质作用可达麻粒岩相,其他地区的变质作用具有中低压相系的特征,记录了造山后期伸展构造背景。LA–ICPMS锆石U–Pb定年指示华夏中部粤中地区的印支期变质作用发生在231~232Ma。燕山期变质岩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台湾中央山脉,显示了双变质带的特点,表明与太平洋板块向东南沿海俯冲作用密切相关。从印支期到燕山期,变质带的方向发生了转变,说明影响华夏地块变质作用的构造域发生了改变。
于津海王丽娟魏震洋孙涛舒良树
关键词:华夏地块麻粒岩相锆石U-PB定年
华夏地块:一个由古老物质组成的年轻陆块被引量:92
2006年
对华夏地块三个主要前寒武纪地质体出露区变质岩的详细锆石年代学的综合分析显示,华夏地块大致可以被分成武夷山区和南岭-云开区。武夷山区由古元古代核和新元古代(形成于730~820Ma)的盖层组成,构成华夏地块最老的古陆,在其深部很可能还存在一个新太古代基底。新元古代的沉积物主要来自武夷微古陆本身。南岭与云开具有相似的前寒武纪地壳组成,它们主要是由新元古代形成的沉积物夹少量火山岩组成。这些沉积物质中包含了非常古老的中太古代和新太古代组分,甚至古太古代组成。Grenville期和中元古代组分是其中最丰富的。这些组分在华夏没有对应出露的岩石,说明它们主要来自另外一个曾经与华夏相邻的陆块。该陆块很可能是东印度-东南极大陆。南岭-云开区最初可能是Rodinia超大陆裂解时形成的一个裂谷盆地,加里东的造山运动使盆地中的沉积物挤压、褶皱和隆起,与武夷陆块共同构成了一个新的年轻的大陆。
于津海魏震洋王丽娟舒良树孙涛
关键词:华夏地块新元古代
华夏地块南部可能存在Grenville期造山作用:来自基底变质岩中锆石U-Pb定年信息
Grenville造山运动是发生在晚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的全球范围内板块构造体制下的一次重大构造热事件。一些学者认为华南地块华夏与扬子之间的江南(或四堡)造山带是一条Grenville期的造山带,但在此造山带的大部分地...
王丽娟于津海孙涛魏震洋
关键词:基底变质岩锆石U-PB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