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麦永雄

作品数:69 被引量:283H指数:8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文学
  • 11篇哲学宗教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7篇文学
  • 12篇德勒兹
  • 11篇美学
  • 10篇诗学
  • 7篇语境
  • 6篇文化
  • 5篇文艺
  • 5篇小说
  • 4篇代文
  • 4篇图式
  • 3篇帝国
  • 3篇东方美学
  • 3篇意蕴
  • 3篇政治
  • 3篇审视
  • 3篇文论
  • 3篇理论话语
  • 3篇美学研究
  • 3篇结构主义
  • 3篇后现代

机构

  • 57篇广西师范大学
  • 10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梧州学院

作者

  • 67篇麦永雄
  • 2篇方頠玮
  • 2篇段祥贵
  • 1篇司强
  • 1篇付飞亮
  • 1篇彭会资
  • 1篇肖绵
  • 1篇蒋飞燕
  • 1篇高明月
  • 1篇王杰
  • 1篇蔡熙
  • 1篇何基安
  • 1篇郑德聘
  • 1篇黄文凯
  • 1篇王青

传媒

  • 6篇玉林师范学院...
  • 3篇文艺研究
  • 2篇国外理论动态
  • 2篇南方文坛
  • 2篇中国文学研究
  • 2篇广东社会科学
  • 2篇上海大学学报...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清华大学学报...
  • 2篇东方丛刊
  • 2篇广东外语外贸...
  • 2篇长江学术
  • 2篇马克思主义美...
  • 2篇中国语言文学...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东疆学刊
  • 1篇文艺争鸣
  • 1篇江淮论坛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燃烧的绿树:大江健三郎思想特质论
一、川端康成与大江健三郎20世纪日本文学以拥有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和大批特色各异的实力派作家而颇为引人注目。当川端康成于1968年挟《雪国》、《古都》和《千羽鹤》登上斯德哥尔摩瑞典皇家文学院诺贝尔奖领奖台时,他主要是以日...
麦永雄
文献传递
赛博空间与文艺理论研究的新视野被引量:32
2006年
在全球化语境中,电子传媒的迅速发展导致了赛博空间的生成与文化数字化时代的来临,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文化问题构成了当代文艺研究的新视野和重大的理论挑战。本文选择电子传媒时代视觉文化增殖与当代学术思潮“空间转向”的维度作为理论背景,聚焦于媒介嬗变与文艺研究空间拓展的关联域,探讨后现代空间、文化传媒嬗变与赛博空间的关系,以及从口头文化、书写文化到超媒体文化的转型及其意义,分析文化数字化时代文艺研究空间的新特质,以期进一步丰富文艺美学的当代理论形态。
麦永雄
关键词:赛博空间传媒文化文艺理论研究
论《无命运的人生》的审美政治意蕴——阿甘本“牲人”系列理论与文学阐释
2020年
在文艺美学领域,"大屠杀文学"和"创伤记忆"研究被视为21世纪理论复兴的标志。当代匈牙利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凯尔泰斯·伊姆雷的自传体小说《无命运的人生》堪称大屠杀文学和创伤记忆的代表作。借助当代意大利著名左翼思想家阿甘本的"牲人"系列理论,可以从主体、空间和反抗三个维度讨论该小说的审美政治蕴涵。首先,作为创伤记忆的主体,"牲人"哲尔吉凸显了赤裸生命的文学表达。其次,作为"例外状态"的空间环境,纳粹集中营的"装置"运作机制,令人细思极恐。再次,将阿甘本式的"权力"与抵抗的关系置于当代审美政治的理论对话关系,能够进一步揭示大屠杀文学创伤叙事的审美政治意义,深化古老而弥新的文学作为人学的问题。
侯银河麦永雄
关键词:凯尔泰斯·伊姆雷阿甘本
空间的理论转向与文学的流散——电子传媒时代的文学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空间转向”是当代学术思想前沿发展的重要标志。电子传媒的出现导致传统文学边界的消解、赛博空间的生成和大众狂欢时代的崛起。根据中外学者关于空间与文学的理论与批评实践,空间与文学的关系模式有三种:传统文学、流散文学和网络文学。文学研究向宏观文化和微观文本“双向拓展”的文化诗学是我们反思电子传媒时代文学研究的重要维度。
肖绵黄文凯麦永雄
关键词:电子传媒文化诗学
光滑空间与块茎思维:德勒兹的数字媒介诗学被引量:69
2007年
在当今全球化的数字时代和电子传媒理论领域,法国哲学家德勒兹思想的影响日益凸显。作为当代西方"赛博空间的哲学家与预言家"、"创造概念的大师",德勒兹以他的一系列关键性概念为理解电子数字媒介构造的赛博空间以及视觉文化艺术提供了具有启迪性的理论阐释。德勒兹和加塔利的学术名著《千高原》被视为"游牧"星球——赛博空间的"哲学圣经",其中关于光滑空间与条纹空间的游牧美学思想,以及充满差异哲学意蕴的"块茎"论,构成了德勒兹的数字媒介诗学的核心。本文侧重从德勒兹关于光滑空间与条纹空间的游牧美学、块茎思维与树状模式之关系的哲理运思,试图探讨德勒兹数字媒介诗学的内蕴、特质与美学意义。
麦永雄
关键词:德勒兹
文化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南方文学——跨学科对话与多视角阐释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地球村"从理论构拟不可抗拒地逐步变成现实的存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通讯、信息的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了。人类的未来必将建构在各区域各民族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的共同生态体系中。由此引发的逻辑结果...
王杰犟德滴彭会资麦永雄
文献传递
绿色世界的喜剧:《皆大欢喜》的象征结构与深层意蕴被引量:2
1998年
本文将《皆大欢喜》置于表层叙事、结构模式分析、神话—原型理论、文本间性和社会历史背景构成的多元化语境中释读,从静态与动态两方面对该剧的两极世界对峙的图式和人物的同向运动作了初步论析,研讨了其特殊的象征结构及其原型意义,并以全息论的视点追溯西方戏剧文学的历史轨迹,论述该剧在宏阔的文化历史语境中的文本间性,对其深层蕴含进行了多侧面的揭示,认为其原型意象与象征结构模式,既是神话思维的“集体无意识”心理积淀,又是承袭文化信息的历史嬗变,同时也是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精神。
麦永雄黄生宝
关键词:《皆大欢喜》
全球化语境中东方文化与文学的研究现状与前瞻被引量:4
2001年
麦永雄
关键词:文学全球化语境审视东方文化学术价值终结
当代空间诗学语境:巴赫金理论话语探赜被引量:11
2009年
世纪之交的后现代空间转向带来了传统诗学观念的扬弃与更新,当代空间诗学的增殖形成了丰富的学术话语和理论资源,具有巨大的思想探索空间,侧重选择当代空间诗学中有思想穿透力和理论特色的代表人物为论析对象,其学术意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中世界著名的文艺美学家巴赫金对话哲学具有浓郁的空间思维特色,值得深入探讨。从较为特殊的空间诗学的维度勾勒巴赫金在当代西方诗学的历史性嬗变中的定位,探赜巴赫金空间对话诗学精微复杂的理论蕴涵与学术价值,在西方后主义的语境中评介巴赫金的诗学特质,可以揭示其当代的重要意义。
麦永雄
关键词:空间诗学巴赫金
后现代多维空间与文学间性——德勒兹后结构主义关键概念与当代文论的建构被引量:35
2007年
在电子传媒时代和文化数字化的语境下,当代学术领域的“空间转向”蕴含着哲学思维范式的嬗变与文艺美学的焦点转移,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后现代多维“空间”,尤其是主导性的赛博空间呈现出万花筒般的多元、开放、流变的特征,与后结构主义一些重要概念相契合,其中有“20世纪最重要的空间哲学家”之誉的法国思想家德勒兹的美学思想具有特殊的价值。他和加塔利所创造的“千高原”、“块茎”、“褶子”等后结构主义关键概念有助于我们反思当今的后现代理论空间、互文性空间、赛博空间和新巴洛克美学空间,从而对拓展和建构当代文论产生积极的意义。
麦永雄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