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大文

作品数:16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阜新矿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煤炭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自然科学总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篇渗碳
  • 4篇耐磨
  • 3篇数值模拟
  • 3篇碳势
  • 3篇铸件
  • 3篇温度场
  • 3篇镶铸
  • 3篇耐磨性
  • 3篇值模拟
  • 2篇渗碳工艺
  • 2篇渗碳气氛
  • 2篇煤油
  • 2篇耐磨复合材料
  • 2篇合金
  • 2篇复合材料
  • 2篇复合层
  • 2篇变温
  • 2篇复合材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预热

机构

  • 13篇阜新矿业学院
  • 4篇辽宁工程技术...

作者

  • 16篇黄大文
  • 10篇余江龙
  • 5篇郑航
  • 3篇隋占田
  • 2篇金雪松
  • 1篇杨永
  • 1篇方森松
  • 1篇胡庆林
  • 1篇张静
  • 1篇毕孝国

传媒

  • 8篇阜新矿业学院...
  • 3篇辽宁工程技术...
  • 2篇铸造技术
  • 2篇热加工工艺
  • 1篇特种铸造及有...

年份

  • 5篇1995
  • 2篇1994
  • 3篇1993
  • 3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9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表面增碳铸造耐磨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采用石墨砂型浇注低碳钢的方法.在试件表面层得到一定深度的白口铸铁组织,淬火后其硬度可达HRc61-64,因而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而心部仍为低碳钢组织,复合层深度随铸件尺寸增大而增加,本文实验条件下最深可达到6.63mm,合层的组织、成分、性能均具有较好的过渡。用于锤头后职得了较好的效果。
余江龙黄大文金雪松宫朝选
关键词:复合层耐磨性耐磨复合材料
渗碳工艺CAD软件的研究开发
1993年
研究开发的渗碳工艺CAD软件,采用模块结构,菜单式操作,可对不同钢种进行不同渗碳工艺的工艺参数设计和渗碳过程模拟。
余江龙郑航黄大文
关键词:渗碳CAD模块结构工艺参数
煤油添加空气直生式渗碳气氛被引量:3
1993年
本文简述了煤油添加空气直生式渗碳气氛的形成原理.对该气氛的可控性、渗碳效果、渗剂消耗量及内氧化等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气氛是一种实用价值高.推广前景好的可控渗碳气氛。
郑航黄大文方森松
关键词:渗碳渗碳气氛内氧化
采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镶铸件凝固过程被引量:2
1995年
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对钢—高Cr铸铁镶铸件凝固过程中的一维非稳态温度场进行了模拟,提高了较合理的镶铸比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镶铸比的选择范围。
余江龙黄大文赵铁光
关键词:温度场镶铸数值模拟凝固浇铸
在铸造过程中实施渗碳的效果及机理
1994年
采用在铸型中放置石墨片,然后浇注低碳合金钢的方法,制造表面耐磨材料。分析了铸造过程中渗碳的效果及机理,讨论了影响组织和渗层深度的因素。
余江龙黄大文郑航宫朝选吴世峰
关键词:渗碳石墨影响因素合金钢
Ni—20Mo合金中相变的研究
1992年
本文研究了Ni—20Mo合金在不同加热规范下的组织变化特点,讨论了β、γ、δ相的形成及形态;使用膨胀仪和高温金相显微镜测量并观察了加热及冷却过程中的相变情况.
黄大文余江龙
关键词:相变合金
变温两段渗碳工艺研究
1994年
本文讨论了变温两段渗碳工艺原理,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是一种渗碳速度快。
郑航黄大文冯琦玲
关键词:渗碳
铸造渗碳层的组织与性能分析
1995年
分析了铸造过程中渗碳后渗层的组织及性能,讨论了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余江龙黄大文金雪松宫朝选
关键词:渗碳渗层组织铸件耐磨性
循环变温快速渗碳法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在传统的碳传质和扩散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渗碳工艺方法—循环变温快速渗碳法,并从理论和实践上验证了该工艺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在研究中作者还找出了渗碳过程中炉内某些影响渗碳速度因素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绘成示意图,即T—CP,β,D关系图.
赵冰黄大文隋占田
关键词:渗碳温度
甲醇——煤油渗碳气氛碳势控制特点及方法
1990年
本文对甲醇——煤油渗碳气氛的渗碳行为及碳势控制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温度——二氧化碳或温度——氧势双参数碳势控制所必须的工艺条件。并在实践中找出了适宜的控制方法,在井式气体渗碳炉上实现了该气氛碳势的微机控制。
黄大文隋占田郑航杨永曾照华张静
关键词:甲醇煤油渗碳碳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