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建军

作品数:75 被引量:177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电气工程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会议论文
  • 32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4篇核科学技术
  • 24篇电气工程
  • 14篇电子电信
  • 13篇理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7篇加速器
  • 18篇闪光二号加速...
  • 14篇开关
  • 13篇脉冲
  • 10篇高功率离子束
  • 8篇强流脉冲
  • 8篇绝缘
  • 8篇火花开关
  • 7篇脉冲功率
  • 6篇气体开关
  • 5篇电极
  • 5篇探测器
  • 5篇气体火花开关
  • 5篇击穿
  • 5篇击穿特性
  • 5篇发生器
  • 5篇PIN探测器
  • 4篇电场
  • 4篇电子束
  • 4篇射线

机构

  • 72篇西北核技术研...
  • 10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清华大学
  • 2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作者

  • 75篇黄建军
  • 51篇任书庆
  • 44篇邱爱慈
  • 41篇杨莉
  • 35篇张永民
  • 29篇来定国
  • 28篇杨海亮
  • 23篇孙剑锋
  • 20篇张玉英
  • 18篇陈维青
  • 18篇汤俊萍
  • 17篇李静雅
  • 17篇程亮
  • 16篇孙凤举
  • 15篇何小平
  • 13篇王海洋
  • 12篇尹佳辉
  • 12篇彭建昌
  • 10篇姚伟博
  • 10篇谢霖燊

传媒

  • 24篇强激光与粒子...
  • 9篇第九届高功率...
  • 6篇第十届高功率...
  • 6篇第十一届高功...
  • 4篇首届强流脉冲...
  • 3篇核技术
  • 2篇物理学报
  • 2篇第2届全国脉...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2001全...
  • 1篇第二届全国计...
  • 1篇第七届全国激...
  • 1篇全国第十二届...
  • 1篇全国第四届核...
  • 1篇首届全国脉冲...
  • 1篇中国粒子加速...
  • 1篇第十三届高功...
  • 1篇2008年全...

年份

  • 1篇2014
  • 6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2篇2008
  • 1篇2007
  • 8篇2006
  • 9篇2005
  • 16篇2004
  • 6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并联脉冲形成线设计及应用
本文介绍了三根6Ω水介质同轴线并联形成2Ω脉冲形成线技术方法,确定了水线物理参数和布局,设计了并联脉冲形成线两端汇聚结构,建立三维模型计算了非轴对称汇聚结构电场分布和电容。该并联脉冲形成线已应用于“闪光二号”加速器,其性...
来定国谢霖燊姚伟博黄建军张永民任书庆邱爱慈蒯斌杨莉程亮张玉英
关键词:闪光二号加速器电场分布
非同轴结构电场分布分析及应用
本文以三根水线并联汇聚结构为例,利用Ansoft软件计算了三维电场分布,结合该结构在'闪光二号'加速器上的实际应用,详细分析了其电场分布情况,并与用同轴结构估算或建立二维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比对,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在此...
来定国张永民黄建军任书庆杨莉程亮张玉英
关键词:粒子加速器电场分布
“闪光二号”加速器HPIB的产生及应用初步结果被引量:21
2004年
主要给出了“闪光二号”加速器高功率离子束 (HPIB)产生及应用研究的初步结果 .介绍了强箍缩反射离子束二极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给出了考虑阴阳极产生的等离子体运动对二极管间隙影响的饱和顺位流修正公式 .实验得到的离子束峰值能量约 5 0 0keV ,峰值电流约 16 0kA .介绍了利用高功率离子束 (质子束 )轰击1 9F靶产生 6— 7MeV准单能脉冲γ射线的初步实验结果 ,给出了利用高功率脉冲离子束模拟
杨海亮邱爱慈张嘉生何小平孙剑锋彭建昌汤俊萍任书庆欧阳晓平张国光黄建军杨莉王海洋李洪玉李静雅
关键词:高功率离子束Γ射线黑体辐射核聚变实验
'闪光二号'加速器的高功率离子束产生技术研究初步结果
给出了利用'闪光二号'加速器产生高功率离子束研究的初步结果.主要研究了阴阳极等离子体运动对'闪光二号'加速器强箍缩离子束二极管束流特性的影响.给出了考虑阴阳极产生的等离子体运动对二极管间隙影响的离子流和二极管总束流修正公...
杨海亮杨莉邹丽丽彭建昌邱爱慈孙剑锋何小平李静雅汤俊萍王海洋黄建军任书庆
关键词:电子束加速器高功率离子束束流强度
强流脉冲离子束核物理参数诊断技术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在“闪光二号”加速器产生的强流脉冲离子束(IPIB)调试过程中采用复合法进行参数诊断。主要测量质子与 C靶的核反应所产生的放射性核素的活度,从而确定离子数目。采用PIN探测器和闪烁体光电倍增管(光电管)监测瞬发γ射线和轫致辐射 X射线,用热释光探测器(TLD)监测漂移管外部的轫致辐射并确定了相应的屏蔽方法。采用偏压离子收集阵列测量离子束流密度分布,采用固体核径迹探测器 CR-39初步测量离子束流。
杨海亮邱爱慈孙剑锋何小平汤俊萍王海洋李洪玉李静雅任书庆黄建军张嘉生彭建昌欧阳晓平张国光
关键词:强流脉冲离子束活化法PIN探测器热释光探测器
阴阳极等离子体运动对强箍缩离子束二极管束流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主要研究了阴阳极等离子体运动对“闪光二号”加速器强箍缩离子束二极管束流特性的影响。给出了考虑阴阳极产生的等离子体运动对二极管间隙影响的Ch ild-langmu ir流、弱聚焦流、强聚焦流和饱和顺位流4个阶段的离子流和二极管总束流修正公式,利用这些修正公式计算的二极管总束流和离子束流强度与实测结果符合很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提高离子束流强度和效率的方法,通过调整加速器参数,实验得到了峰值能量约500 keV,峰值电流约160 kA的高功率离子束。
杨海亮邱爱慈孙剑锋李静雅何小平汤俊萍李洪玉王海洋黄建军任书庆杨莉邹丽丽
关键词:高功率离子束
感应电压叠加器中水介质开关脉冲自击穿特性研究
设计了应用于感应电压叠加器中的水介质主开关与峰化开关,主开关的电极结构为“平板-环型”,峰化开关的电极结构为“环型”。研究了开关在300ns脉冲电压下的自击穿特性,给出了不同工作电压下开关的间隙距离。实验结果表明,主开关...
尹佳辉孙凤举邱爱慈杨海亮曾江涛梁天学黄建军
关键词:去离子水预脉冲
真空中聚乙烯膜在纳秒脉冲电压下的沿面闪络特性被引量:11
2003年
 在高功率离子束二极管中,当利用阳极膜沿面闪络产生的等离子体作为离子束引出源时,其特性对产生离子束的大小和品质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深入研究阳极膜的沿面闪络特性。主要介绍了所研制的一套适用于沿面闪络特性研究的实验装置和测量诊断系统。对离子束二极管中使用的三种厚度聚乙烯薄膜在脉冲电压下的沿面闪络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沿面闪络过程中薄膜表面的发光现象作了初步的诊断。
汤俊萍邱爱慈陈维青何小平任书庆黄建军李洪玉
关键词:沿面闪络聚乙烯薄膜
电子入射角对束流传输系数和能量沉积的影响
2002年
利用数值方法研究了不同能量 (0 .4— 1.4MeV)的电子束以不同的入射角穿透不同厚度碳靶的束流传输系数和能量沉积。计算结果表明 ,随着电子束入射角的增大 ,束流的传输系数减小 ,而较小入射角 (接近垂直入射角 )的电子在靶材料中穿透深度更大 ;能量为 1.0— 1.4MeV的电子束当入射角在 6 0°—
杨海亮邱爱慈张嘉生黄建军孙剑锋
关键词:电子束电子输运辐照效应
基于高活性吸收剂的燃煤锅炉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研究与开发
赵毅马双忱许佩瑶张跃军黄建军孙小军
该课题以粉煤灰为基础材料,加入少量石灰和氧化性添加剂制备出同时具有脱硫脱硝功能的高活性吸收剂;吸收剂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易得,反应活性高,实现“以废治废”,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向且成功地厦用于臂遁喷射和烟气循外流化床的同时烟...
关键词:
关键词:高活性吸收剂燃煤锅炉烟气污染治理废物综合利用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