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进华
- 作品数:15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20世纪初在黑龙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电子媒介
- 美国传播学巨匠施拉姆认为,在社会变革时代,大众传媒既是这一变革的代言者,也是这一变革的促成者,因为"媒介是一股解放的力量","它们能打破距离和孤立的藩篱,把人们从传统社会传送到‘伟大社会’中"。作为第四次传播媒介革命的标...
- 黄进华
- 文献传递
- 技术扩散与思想传播之一个案:中东铁路与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传播的场域研究
- 在铁路技术扩散的背后,流淌着的是思想的涓涓细流。19、20世纪之交,俄国兴建的中东铁路,为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地区的传播营造了比较适宜的外部场域和内部场域。这种独特的“场域优势”,使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地区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
- 黄进华王晶蕊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东铁路
- 文献传递
- 中国高校工会建设的特殊规律工作特点和基本经验被引量:12
- 2010年
- 作为高等院校中的群众组织,高校工会在地位、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更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60年来,中国高校工会走出了一条具有高校特色的工会之路,并在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黄进华
- 关键词:高校工会
- “九一八事变”前马克思主义在东北传播的文字媒介研究
-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报纸、书刊、传单、旗帜、小报、标语等多种文字媒介,马克思主义在东北得到广泛传播,推动了东北革命的发展。尤其是1931年春节前后,地方党组织在哈尔滨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传播马...
- 黄进华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贺年片
- 文献传递
- 宣誓文书探究——基于东北抗联宣誓文书的考察
- 2017年
- 基于东北抗联宣誓文书,从文书学视角出发,对宣誓文书展开深入研究。抗战时期,东北抗联宣誓文书从分散化、多样化向统一化、规范化发展演变,包括宣誓人、见证人、宣誓内容、宣誓时间和宣誓地点等基本要素,在东北抗战过程中发挥特殊作用。
- 黄进华
- 关键词:东北抗联
- 中东铁路与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的传播被引量:4
- 2010年
- 在技术地域性特征作用下,中东铁路具有浓厚的技术输出地——俄国的社会思想属性,蕴含着丰富的俄国历史文化信息,并以"全息"形式进入技术输入地——黑龙江,产生双重作用:一是物化作用,即在强大的铁路技术扩散效应下,黑龙江早期现代化进程全面启动,推动社会场域分化、重组,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营造适宜的场域。二是意化作用,即中东铁路"全息"的马列主义和俄国革命思想在物化作用促成的场域中释放、结合和生根,产生强烈的场域效应,最终完成思想的迁移性传播。
- 黄进华
- 关键词:中东铁路马克思主义场域
-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大生产运动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1947年春,东北解放区启动大生产运动,这是中共在内外双重压力下的合理选择。其间,东北解放区出台一系列方针、政策,推动大生产运动逐步展开,并走向高潮。这场大生产运动为期不长,却成效显著,既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物质保证,并使东北成为抗美援朝的可靠后方,又对新中国(特别是东北)的建设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黄进华
- 关键词:东北解放区中共农业
- 新中国成立前夕黑龙江地区“公开建党”探析被引量:2
- 2014年
- 1948年前后,黑龙江地区积极探索"公开建党",成效显著。此举突破党的"发展瓶颈",对党的发展、建设产生深远影响,并成为中共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为了应对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型而进行的努力和准备的重要一环。
- 黄进华
- 一种独特的宣传文书—“告书”研究——以《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为中心被引量:2
- 2013年
- 本文以《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为中心,从文书学的视角对一种独特的宣传文书——"告书"进行考察。由于具有发文机关的广泛性、行文对象的选择性和文书结构的灵活性等特点,"告书"在民主革命时期得到广泛应用,成效显著。
- 黄进华
- 关键词:发文机关
- “90后”大学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新挑战及其对策研究
- 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大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素质尤其是...
- 黄进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