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银洲

作品数:53 被引量:298H指数:10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 13篇经济管理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历史地理
  • 2篇水利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5篇沙漠化
  • 14篇沙地
  • 14篇毛乌素沙地
  • 7篇沙漠化过程
  • 7篇剖面
  • 6篇水环境
  • 6篇鄂尔多斯高原
  • 5篇历史时期
  • 5篇城址
  • 4篇水环境变化
  • 4篇历史文献
  • 4篇旅游
  • 4篇北大
  • 4篇沉积剖面
  • 4篇城市
  • 3篇沙漠化研究
  • 3篇生态
  • 3篇生态系统
  • 3篇气候
  • 3篇古城址

机构

  • 53篇兰州大学
  • 9篇宁夏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忻州师范学院
  • 2篇湖北文理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53篇黄银洲
  • 27篇王乃昂
  • 16篇程弘毅
  • 14篇何彤慧
  • 5篇赵力强
  • 4篇隆浩
  • 3篇冯文勇
  • 2篇李育
  • 2篇马宁
  • 2篇来婷婷
  • 2篇高翔
  • 2篇汪胜兰
  • 2篇马国强
  • 2篇王洪娇
  • 2篇孟凡萍
  • 2篇王岳光
  • 2篇冯玉静
  • 1篇张建明
  • 1篇沈吉
  • 1篇鄂崇毅

传媒

  • 6篇中国沙漠
  • 4篇干旱区资源与...
  • 3篇中国历史地理...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湖泊科学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资源开发与市...
  • 2篇地理科学
  • 2篇地学前缘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人文地理
  • 1篇科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敦煌研究
  • 1篇甘肃科技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8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肃省经济与人口发展耦合研究被引量:17
2018年
基于2000-2015年甘肃省各个市县的人口、经济数据,构建指标体系,建立人口与经济发展耦合模型,分析甘肃省人口与经济耦合特征。结果表明:甘肃省人口与经济发展区域差异较大,总体上,耦合协调度由2000年的极度失调转变为2015年的轻度失调,人口与经济系统有朝均衡方向发展的趋势;人口地理集中度呈"西北低东南高"布局,经济地理集中度呈现"中部高、两端低"的特点;15年间甘肃省人口与经济属于低度耦合和拮抗型耦合,无协调型区县出现,但耦合度数值总体呈上升趋势,相互作用不断增强。本文认为甘肃省各个产业未能发挥出其比较优势,产业人口容量较低,人口与经济仍处于低度协调水平,应积极加快产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付娇黄银洲唐菊
关键词:人口变动经济发展
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沙漠化——基于北大池湖泊周边沉积剖面粒度的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通过深入分析毛乌素沙地内北大池古城东侧一处包含人类活动层的沉积剖面的粒度参数,结合14 C、OSL(光释光)测年和历史文献记载,本研究重建了北大池周边历史时期以来的环境及人类活动过程。结果显示:北大池湖泊在历史时期处于断续退缩过程之中,剖面北侧的河流水量一直减少。剖面中粗颗粒含量的变化与湖泊退缩和河流水量减少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剖面点周边地表沙丘出现的大致时间为明末,该结论与众多测年结果相符。该研究对理解毛乌素沙地环境变化的空间尺度具有较好的启示意义,同时在揭示沙漠化的内部环境变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黄银洲王乃昂程弘毅马宁来婷婷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水环境变化
鄂尔多斯高原近2000年沙漠化过程及成因研究
黄银洲
关键词:鄂尔多斯高原沉积剖面古城址历史文献
从汉唐古城址看鄂尔多斯高原沙漠的变迁
在野外实地考察过程中,于鄂尔多斯地区准格尔旗十二连城、神木县大保当古城、鄂托克前旗六胡州等古城址城墙中发现"夯层沙"。实验分析表明 "夯层沙"皆为风成,其堆积时代应在建城之前,鄂尔多斯高原在汉代之前即已存在沙漠景观。历史...
王乃昂何彤慧黄银洲
关键词:古城址沙漠化鄂尔多斯高原
文献传递
崆峒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者人口学特征及行为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本文结合崆峒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者进行的问卷调查,利用excel软件和Spss社会调查分析软件对崆峒山旅游者的人口学特征及旅游行为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其中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构成、年龄构成、职业构成、月收入构成等,旅游行为包括旅游目的的选择、旅游交通方式的选择、旅行方式的选择等,这两方面的研究能为崆峒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贾艳琴高翔黄银洲田雪娇
关键词:旅游者人口学特征旅游行为
明代边墙修筑时毛乌素沙地范围探讨被引量:5
2009年
根据野外调查,并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对明代毛乌素沙地的范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明代时毛乌素沙地边墙一带已经处于沙地之中,其环境为沙地、湖滩交错组成,沙漠早在边墙修筑之初就远在边墙的南面。边墙的修建虽说"草茂之地,筑之于内,使虏绝牧;沙碛之地,筑之于外",这只能代表一种景观的差异,与现今所定义的沙地概念不符,不能用来作为沙地与非沙地的分界线。但当时边墙附近植被盖度应好于现在,多为固定沙丘或者平沙地。
黄银洲王乃昂何彤慧程弘毅赵力强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明代边墙沙漠化人地关系
北大池剖面记录的毛乌素沙地历史沙漠化研究
毛乌素沙地历史沙漠化是沙漠历史地理学研究的焦点,但争论颇多,沙漠化过程不明确,且大多依托历史文献是造成争论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深入分析北大池古城东侧一处包含人类活动层的沉积剖面的粒度参数,结合C,OSL测年和历史文献...
黄银洲王乃昂何彤慧隆浩程弘毅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历史文献水环境变化
嘉陵江源新探
汉唐之际,嘉陵江以发源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城区齐寿山的西汉水为正源;宋代以来,嘉陵江又以流经陕西、甘肃两省交界处的故道河(两当水)为主流。20世纪40年代,李旭旦教授提出了白龙江应为嘉陵江之主流、而非支流的观点,但白龙江主流...
王乃昂黄银洲李勋贵赵力强
文献传递
石家庄市农业种植结构变化对水资源和能源利用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为研究农业种植结构对水能利用的影响,以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节水节能的协调发展,对石家庄各县(市)2002年、2007年、2012年的农业种植结构以及农业用水和用能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石家庄市农业耗水大县主要集中在东部及东南部;西部及西南部的县(市)耗水量较少,同时农业能耗量呈现出与水耗量变化的相对一致性,这主要受西部地区地形所限,可耕地面积少,农业种植结构中除夏玉米、冬小麦外,谷子等低耗水的传统农作物仍较多,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远小于东部县市;(2)2002~2012年石家庄各县(市)农业水能利用量变化表现出一定差异:其中,藁城、辛集、赞皇、平山、行唐、赵县、深泽、元氏、新乐和鹿泉10个县(市)呈现出水能变化的一致性;其余7县(市)及市区仍存在着水能变化不一致的现象。这主要是由各地的自然条件及其对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造成的。
王岳光黄银洲宋丹
关键词:农业种植结构耗水量耗能量
大夏国都统万城选址合理性辨析被引量:1
2016年
位于毛乌素沙地南缘的统万城遗址,因其城宏伟的规模、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是学者研究历史时期生态背景、文化、政治经济的重要时空坐标。作为大夏国都,其存续时间从公元419年至公元427年,区区9年时间,可谓"兴也勃焉,亡也忽焉"。从自然环境背景、资源承载能力、军事战略地位3方面对该城的选址做了详细分析,认为该城作为大夏国都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合理的。赫连勃勃勇则勇矣,将国都定在统万城却并不具有全局思维,其自然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以及军事防御能力均无法满足国都设置的条件,尤其将国都设置在战争前沿,无法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因此,建城之后多次受到北魏军队的正面攻击,并很快被攻克,大夏国因之灭亡。统万城在历史上行政地位逐渐降低,并最终淹没在黄沙之中,是历史的必然结果。
王洪娇黄银洲冯玉静孟凡萍
关键词:统万城自然环境资源承载力军事防御毛乌素沙地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