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晨晖
- 作品数:19 被引量:126H指数:7
- 供职机构: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64排CT气道成像技术在气道异物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 2014年
- 目的评价64排CT气道成像技术对气管支气管异物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临床怀疑气道异物的患者应用GE Light Speed 64排容积CT(VCT)进行容积扫描,将所得的容积数据经0.625 mm重建后传至工作站,运用CT仿真内窥镜(CTVE)、多平面重组技术(MPR)、容积再现技术+透明化处理(VR+Raysum)、最小密度投影(MinP)对图像进行后处理重建,以支气管镜检查为金标准,评估64排CT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后处理方法与支气管镜诊断气管异物形态符合率。结果 64排CT扫描结合气道成像技术诊断气道异物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60%,准确率为96%;不同后处理方法(CTVE、MPR、VR+Raysum、MinP 4种方法结合)诊断异物形态与支气管镜检查的符合率分别为:98%、87%、82%、42%、100%,不同后处理方法与支气管镜诊断气管异物形态符合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0,P<0.05)。结论 64排CT气道成像结合不同后处理方法能够提高气道异物诊断的准确性,不同后处理方法联合应用诊断异物形态对指导内窥镜检查或手术有重要意义。
- 赵庆齐晨晖金艳
- 关键词:胸部气管异物
- 乳腺钼靶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附38例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特征及乳腺钼靶摄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资料较完整的38例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结果:38例乳腺癌X线表现直接显示肿块29例,占76.32%;钙化21例,占55.26%;局限性致密及结构紊乱3例,占7.8%;大导管相4例,占10.53%;乳头内陷6例,占15.79%;异常血管9例,占23.68%;腋下淋巴结肿大9例,占23.68%。结论:乳腺钼靶摄影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很较高的应用价值,是乳腺癌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齐晨晖向军益陈方满张锡龙王娟
- 关键词:乳腺癌乳腺钼靶摄影X线诊断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对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评价多层螺旋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以多层螺旋CT、CT血管造影、数字血管减影血管造影、颅内动脉瘤为检索词,检索PubMed、EBSCO、Springer、中国知网(CNKI)以及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文献检索时间2005-01~2011-01,同时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纳入探讨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的关于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检验研究间的异质性,对诊断准确度指标进行Meta分析,绘制森林图,并进行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25篇,各研究之间存在低度异质性,按照随机效应模型计算汇总敏感度、特异度与诊断优势比分别为0.96(95%CI:0.95~0.97)、1.00(95%CI:1.00~1.00);SROC下面积为0.9988,Q指数为0.9894。结论多层螺旋CTA诊断颅内动脉瘤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与DSA诊断价值相当,在颅内动脉瘤的筛查与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齐晨晖赵庆王红梅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脑血管造影术META分析
- 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在低剂量CT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检测(computed aided detection,CAD)系统在低剂量CT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0例受检者的胸部低剂量CT图像纳入本研究。采用CAD肺结节自动分析软件(方法 A)、横断面薄层图像结合MIP图像(方法 B)、方法 C(方法 A+B)。方法 B和C由低年资和中年资影像诊断科医师各1名独立完成。以2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应用方法 C检出的肺结节的一致意见为真结节参照标准。记录检出肺结节的大小、位置和密度,所得数据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位高年资医师确定了178个真结节。方法 A检出真结节121个,敏感性为67.98%;低年资和中年资医师应用方法 B检出的真结节数及敏感性分别为97个(54.49%)、142个(79.78%);2位医师应用方法 C检出真结节数及敏感性分别为138个(77.53%)、170个(95.50%)。低年资和中年资医师应用方法 C检出肺结节的敏感性均高于方法B,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年资和中年资医师应用方法C检出的结节数与参照标准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718、0.930,P<0.001),2位医师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784,P<0.001)。结论:CAD系统明显提高了影像诊断医师对肺结节的检出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由于CAD系统相对较高的假阴性,在实际工作中尚不能独立应用。
- 齐晨晖慕建成赵庆
- 关键词:肺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多层螺旋CT诊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0年
-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在逐年增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中影像学检查至关重要。目前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主要有X线冠状动脉造影、多层螺旋CT(MSCT)、心脏磁共振成像、心脏超声检查等。其中MSCT用于心脏检查的发展速度最快,临床应用逐年增多,随着MSCT软硬件方面的迅速发展,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影像诊断中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 齐晨晖侯艳军
-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
- 分支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CT诊断价值
- 2013年
- 目的总结分支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IPMNs)的CT影像学特征及良恶性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分支型IPMNs患者的CT影像资料。结果 CT表现为胰腺实质内单囊肿块4例,多囊肿块9例,囊实性肿块5例;4例肿块内可见点状、结节状钙化,7例伴胰管轻度扩张,1例伴胆管扩张;术前CT诊断恶性或交界性肿瘤的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91.7%,准确率为83.3%。结论分支型IMPNs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仔细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对术前良恶性鉴别有一定参考价值。
- 赵庆邵成伟金艳齐晨晖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 孤立性肺结节64排螺旋CT征象良恶性鉴别诊断的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良恶性相关的重要cT征象,以提高对SPN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收集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SPN186例(原发性肺癌125例,良性结节61例),采用随机法从中选择100例作为训练样本,分为良恶性两组,回顾分析SPN的cT表现包括(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内部结构、结节与周围血管及胸膜的关系等),运用x:检验分析两组间cT征象的差别,然后再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00例SPN中恶性72例,良性28例,经xz检验良恶性SPN的分布部位、大小、支气管征、空泡征及血管集束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是鉴别恶性SPN的较重要cT征象,诊断恶性的优势比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38.529(6.677~222.336)、11.963(1.904~75.183);回归判别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5%、95.8%、92.9%。结论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CT征象: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是提示恶性SPN的重要征象。
- 齐晨晖慕建成胡瑞霞
- 关键词:肺结节LOGISTIC回归分析
-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胸痛三联检查智能触发阈值的合理选择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 探讨不同智能触发阈值对64排螺旋CT一次性心胸联合检查同时显示肺动脉、主动脉及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成4组,分别接触发阈值70HU(A)、90 HU(B)、110HU(C)、130 HU(D)启动扫描,行64排螺旋CT胸部动脉成像,在心电门控下一次性完成主动脉、肺动脉及冠状动脉扫描,比较各组间肺动脉、主动脉强化CT值,同时比较四组间肺动脉和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差别.结果 肺动脉强化CT值及图像质量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F =266.443,x2=78.89,P=0.000),A组平均CT值最高,成像质量较好,D组平均CT值较低,成像质量较差;主动脉平均强化CT值A组较低,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4.14,P =0.000),B、C、D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70,P=0.000),C组成像质量最好,A组较差.结论 不同触发阈值对64排螺旋CT胸部动脉三联检查成像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当触发阈值为90~ 110 HU时可以同时获得主动脉、肺动脉及冠状动脉的较为理想的图像以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 齐晨晖范红燕慕建成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胸痛肺动脉冠状动脉
- 乳腺癌影像学检查现状被引量:16
- 2008年
- 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影像学检查至关重要。目前主要以钼靶、超声作为对乳腺癌的基本筛查手段,CT、磁共振显像、正电子发射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PET)、PET-CT定位于进一步补充检查。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综合影像学检查方法将成为今后早期乳腺癌影像诊断的主要发展趋向。
- 齐晨晖陈方满
- 关键词:乳腺癌影像学检查X线超声CT磁共振显像
- 骨端肿瘤的影像诊断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骨端肿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4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骺板闭合后侵及、接近关节面骨端肿瘤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巨细胞瘤11例,呈偏心性、膨胀性破坏,无硬化缘。内生软骨瘤2例,密度减低,可见斑点状钙化。骨样骨瘤3例,显示瘤巢,边缘硬化,可见钙化,病灶<2 cm。软骨母细胞瘤2例,骨质破坏内见斑点状、条状和片絮状钙化。纤维黄色瘤1例,呈溶骨性骨质破坏,MRI T1WI、T2WI均显示片状低及更低信号。骨母细胞瘤1例,呈广泛性高密度。骨肉瘤10例,骨转移瘤7例,诊断相对容易。软骨肉瘤4例,溶骨性破坏,病灶内出现斑点状钙化,软组织肿快。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溶骨性破坏,巨大软组织肿块。骨纤维肉瘤1例,不膨胀的囊状破坏,边缘不规则。结论影像表现对骨端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慕建成齐晨晖范红燕
- 关键词:骨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