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世俊

作品数:17 被引量:128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学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6篇文学
  • 4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萨都剌
  • 3篇社会
  • 2篇道教
  • 2篇道教文化
  • 2篇萨都刺
  • 2篇社会和谐
  • 2篇诗歌
  • 2篇文化
  • 2篇媒妁
  • 2篇考论
  • 2篇交游
  • 2篇公共服务
  • 2篇和谐社会
  • 1篇道教诗歌
  • 1篇都市
  • 1篇都市文明
  • 1篇新农村
  • 1篇新农村社区
  • 1篇新农村社区建...
  • 1篇艳情

机构

  • 14篇南京财经大学
  • 3篇宁夏大学

作者

  • 17篇龚世俊
  • 7篇李宁
  • 2篇李宁
  • 1篇皋于厚

传媒

  • 5篇学术界
  • 4篇宁夏大学学报...
  • 2篇学术交流
  • 2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萨都剌的涉道诗及其符号意义
2008年
答失蛮诗人萨都剌生活在宗教繁荣的元代的后期,与道教徒交游甚广,在其作品中多有涉道诗词。它反映了蒙元统治者所采取的包容并蓄的宗教政策,道教在这一时期的发展状况及其文化特征,道教与元皇室和社会各阶层的互动关系。这些涉道诗词,无疑属于道教文学的范畴。其在语言特征上,尤为蕴涵着道教文化的符号象征意义。
龚世俊
关键词:萨都剌道教文化
悖反与整合:法律与社会现实的思考
2006年
在当今中国社会的诸多法律案例中,往往国家制定法并不能得以完全的实施,而民间习惯、地域文化和社会环境对法律事件处理却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试从社会学的视角,客观地探究法制建设中的经济与社会现实条件和人文环境,尤其是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方式与非正式的法律方式。对于实现本土资源与法律制度的整合,寻求一条适应中国社会特色的法治之路是十分必要的。
李宁龚世俊
关键词:本土资源法治社会法律社会学
媒妁起源考论被引量:5
2001年
媒妁文化在中国文化史和社会生活史上源远流长且殊具特色。媒妁的缘起,是为适应古代社会婚姻制度变革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时代要求产生的,而不仅局限于经济因素。媒妁的肇始当在对偶婚向专偶婚过渡的父系氏族社会时期,而非专偶婚(即一夫一妻制)形成之后。其起源阶段在考古学文化中大致相当于从山东大汶口文化晚期至夏文化早期,即约在公元前2500年至前2100年之间。
李宁龚世俊
关键词:文化史媒妁婚俗文化起源婚姻
论宁夏地区生态移民被引量:52
2003年
宁夏西海固地区历史上向有“苦瘠甲天下”之称 ,当代则由于严重超载的人口压力 ,致使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雪上加霜。 1983年以来 ,中国政府在该地区实施了旨在根本改变贫困农民生存条件的带有扶贫开发性质的生态移民 ,为全国范围内生态恶劣地域的移民开拓了先河 ,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从宁夏的生态移民开发实践及其存在问题来看 ,今后应强化迁出、迁入两地的生态建设 ;由松动式分散搬迁向整体搬迁为主的转变 ,以利于封山育林种草 ;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防止新的生态破坏。同时 ,控制人口增长 ,加速城镇化进程 ,实现可持续发展。
李宁龚世俊
关键词:生态系统生态移民
媒妁文化的社会功能及其嬗变被引量:3
2008年
媒妁文化在中国婚姻制度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但人们对于媒妁的评价,除"成人之美"说和封建包办婚姻的"代言人"、买卖婚姻经纪人等泛泛批评之外,鲜有深究者。实际上,媒妁文化的社会功能还表现为,历代婚姻制度变革的促进派,婚姻制度的执行者、监督者和管理者。它在现代性的嬗变中得以重构,将会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间接方式的择偶,对婚姻缔结进一步地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
龚世俊李宁
关键词:媒妁婚姻制度社会功能
我国城市特殊弱势群体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被引量:4
2013年
本文对城市特殊弱势群体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吸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等所面临的社会回归难的困境以及可能引发的复吸和重新犯罪等危害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通过分析对于特殊弱势群体以防控犯罪为主的社会制度的缺陷,指出应更新社会治理理念,化解深层社会矛盾,认识以社会帮扶和疏导为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而提出了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平台的帮扶特殊弱势群体社会化的创新机制等相关对策。
龚世俊
关键词:特殊弱势群体社会治理创新
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萨都剌道教诗歌探析
2007年
元代回族诗人萨都剌的作品中有较多反映道教文化的诗词,其中包括蒙元统治者所采取的兼容并蓄的宗教政策、道教在这一时期的发展状况及其文化特征、道教与元皇室和社会各阶层的互动关系等,无不具有丰富的宗教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内涵。因而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研究这类诗歌,将会有新的创获。
龚世俊
关键词:萨都剌道教文化
论都市文明建构中的文化冲突与整合被引量:3
2006年
都市文明的构建,实际上是一个城市文化冲突与整合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研究不应仅限于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宏观层面,还必须从微观以及个体的层面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只有通过对城市人口异质性及价值多元化等文化冲突的诸因素具体分析并加以应对,才能达到道德重建、人际融合、人口素质提升、社会和谐,从而实现文化整合与都市文明的优化建构。
李宁龚世俊
关键词:都市文明文化冲突与整合人文精神建构
日本刊《萨天锡杂诗》考论——兼谈萨都剌集版本被引量:2
2005年
日本刊《新芳萨天锡杂诗妙选稿全集》是我国国内早已失传的一种萨都剌集版本。上世纪初,得以归返故土。今人虽在萨都剌诗集研究中对其有所涉猎,但或语焉不详或有欠妥当。拟结合国内萨都剌集诸汇刻本,考察其版本源流、内容异同和收藏等问题。
龚世俊
关键词:萨都剌考论版本源流诗集
和谐社会建构中生命价值的理性思考被引量:2
2010年
阿尔贝特·施韦泽的"敬畏生命"伦理思想和中外生命伦理思想发展演进中产生的"贵生"、"爱人"等观念,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对当今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借鉴价值。面对当代社会来自自然与人类自身造成的灾难与困境,我们应重新诠释生命伦理的主题,理性思考生命价值观以及生命神圣性;在传统与现实的资源中整合新的生命伦理体系,广泛开展现代生命伦理教育,健全完善生命伦理的法律制度,营造尊重一切生命的良好社会环境。
龚世俊李宁
关键词:敬畏生命生命伦理价值观和谐社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