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秀云
- 作品数:17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沈阳发现重要天敌昆虫——稻佗头蝇(双翅目:头蝇科)
- <正> 稻佗头蝇Tomosvaryella oryzaetora Koizumi属双翅目Diptera,头蝇科Pipunculidae,佗头蝇属Tbmosvaryella。据《中国蝇类》记载,本种分布于我国南方、台湾;日...
- 何振昌丁秀云赵颖
- 文献传递
- 沈阳地区稻田节肢动物种类调查被引量:4
- 1999年
- 1996年在农大、汪家、大庙3块实验地进行调查,调查发现沈阳地区水稻害虫15种、天敌昆虫51种、蜘蛛20种,基本明确了沈阳地区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为沈阳地区稻田生物群落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 郭玉人李森杨莹封洪强王小奇丁秀云
- 关键词:节肢动物稻田群落
- 沈阳地区舟蛾资源调查初报
- <正> 沈阳地区舟蛾科种类1990年曾记载有40种。近十多年来尚未见过比较系统的报道。笔者从2003年至2004年,经过两年多时间对沈阳地区各县、区以及国家森林公园、市植物园、东陵公园、沈阳水洞等地的调查,共采集到44种...
- 丁秀云牟连晓耿睿孙雨敏李桂兰陈桂兰刘大军高莹李艳君
- 文献传递
- 大豆田中食蚜瓢虫的空间分布图式的研究被引量:1
- 1991年
- 七星瓢虫、异色瓢虫、多异瓢虫和龟纹瓢虫是大豆蚜的主要天敌。它们幼虫的混合种群在大豆田中呈聚集分布,七星瓢虫幼虫的单种群也呈聚集分布,且这种分布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对这些瓢虫的幼虫进行调查时,采用棋盘式取样较好。
- 王小奇丁秀云黄峰
- 关键词:大豆蚜食蚜瓢虫分布型天敌
- 辽宁省天蛾种类调查初报
- <正> 天蛾科昆虫在我国分布广泛,其幼虫是多种植物的重要害虫之一。作者从2003年开始,经过二年时间在沈阳地区通过诱集等方法采集到34种天蛾成虫,又搜集了省内昆虫爱好者收藏的部分天蛾标本,同时对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
- 丁秀云方红苏家亮孙雨敏蒋玉文赵颖邓文斌王莉金玉奎
- 文献传递
- 水稻纹枯病综合防治研究Ⅱ.辽宁水稻纹枯病产量损失测评被引量:4
- 1995年
- 1992~1994年,分别以水稻辽盐2、辽盐241、辽粳5和辽开79─3为试材,于水稻收获期按纹枯病情分级采集病穗标本,进行产量损失测定。结果表明:水稻穗重和病情严重度呈负相关,病害所致产量损失和病情呈正相关;比较3年4个品种间的测定结果,产量损失和病情的关系趋于一致;初步研究认为,纹枯病2级病情可定为病害损失和防治阈值。
- 刘志恒王小奇俞孕珍丁秀云黄峰林洪祥刘桂清何家树苏健郑文华何素娥
-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
- 辽宁省稻水象甲成虫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0
- 1998年
- 对辽宁省稻水象甲成虫在越冬场所和田间的空间分布型研究表明,分布型均呈聚集分布,呈该分布的原因都是由成虫行为引起的。抽样调查方法为分层抽样法,为减少抽样中零样方对统计结果的影响,便于抽样操作,总结出在越冬场所的成虫数量“模拟环境”抽样调查方法。
- 曲辉李腾友江冬丁秀云王恩波
- 关键词:稻水象甲空间分布型
- 水稻纹枯病综合防治研究Ⅰ.辽宁水稻纹枯病发生规律初探被引量:4
- 1995年
- 1992~1994年,在沈阳市辽中县乌伯牛乡设置试验点,对水稻纹枯病病菌越冬菌核密度、病株初侵染病斑密度、扩展趋势、流行病情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核越冬密度与前茬水稻病情密切相关。水稻纹枯病的发病始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盛发(病情陡增)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水稻孕穗期至圆秆期是病害流行的关键时期;供试水稻品种对纹枯病抗性有差异,但无免疫者。
- 刘志恒王小奇俞孕珍丁秀云黄峰刘桂清林洪祥苏健何家树郑文华
-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
- 大豆蚜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被引量:3
- 1992年
- 对大豆蚜种群和有蚜株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蚜种群的空间分布型在一定密度下均呈聚集分布,其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引起大豆蚜聚集的原因是其个体间互相吸引等本身行为所致。而大豆蚜有蚜株的空间分布型,在有蚜株率较低时呈均匀分布或随机分布。随着有蚜株率的增高而呈均匀分布。对大豆蚜种群密度的调查,用平行线、棋盘式和“Z”形等抽样方法都适用。此外,将调查数据运用Iwao提出的平均拥挤度与平均数的线性回归式中的α、β值作为两个参数的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公式进行计算,得出大豆蚜种群密度和有蚜株率调查的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结果。
- 黄峰丁秀云王小奇黄章海
- 关键词:大豆蚜分布型大豆
- 赤眼蜂科3新种记述(膜翅目:小蜂总科)被引量:2
- 1996年
- 本文记述尤氏赤眼蜂属UscanaGirault及圆翅赤眼蜂属PoropoeaFoerster中3新种:(1)粗腿尤氏赤眼蜂UscanafemoralisLou新种;本种与豆象尤氏赤眼蜂U.callosobruchiLin相似,但本种前翅缘毛明显较长,雌雄前翅最长缘毛分别为其翅宽的0.4及0.44倍;翅面纤毛不如后种规则;雌虫产卵器较长,为后足胚节长的1.5倍;容易区别。(2)中国圆翅赤眼蜂PoropoeachinensisLou新种;本种前翅的缘前脉显著膨大呈结节状,雄虫触角末端3节紧密相连,接触面宽广、形成棒状节,雌虫棒节第1与第2节斜接并重迭等特征,可与本属所有已知种相区别。(3)榛卷象圆翅赤眼蜂PoropoeacoryliLou新种;本种雌虫触角棒节显著膨大,与P.minkiewicziNowicki相似,但后种前翅翅面上的纤毛明显稠密,而且有些纤毛排列不十分规则,两者易于区别。本种与P.defelippiiSilvestri亦较近似,区别在于后种的前翅翅面具20列纤毛,雌虫触角棒节不特别膨大,稍定于第2索节。寄主:榛卷叶象甲Apoderuscoryli(L.)和梨卷叶象甲Byctiscusbetul?
- 娄巨贤丁秀云王小奇
- 关键词:膜翅目赤眼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