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友刚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陕西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云物理
  • 1篇云系
  • 1篇频次
  • 1篇气候
  • 1篇气候特征
  • 1篇冰雹
  • 1篇层状云
  • 1篇层状云系

机构

  • 2篇陕西省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贾玲
  • 2篇乔友刚
  • 1篇李金辉
  • 1篇陈保国
  • 1篇栗珂
  • 1篇田显
  • 1篇罗俊颉
  • 1篇李燕
  • 1篇雷恒池
  • 1篇白丁
  • 1篇王小军

传媒

  • 1篇高原气象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陕西冰雹活动特征分析
本文利用陕西1961—2006年96个地面观测台站冰雹日资料进行处理,通过对冰雹空间分析、季节、频次、月际变化的分析,得到了以下结果:①陕西冰雹分布的特点是陕北多于关中、陕南,关中的北部塬区多于关中南部川道,陕南山区多于...
罗俊颉李燕贾玲乔友刚
关键词:频次气候特征
文献传递
典型层状云系催化试验的云物理响应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2003年秋季延安地区一次典型层状云系加密探空和实时雷达观测资料,设计了催化和对比探测方案,计算得出催化影响区及下风方可能采集到响应值的区域。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催化和探测。云物理响应观测结果表明:PNS粒子探测系统检测到催化后30min,小云滴减少;大冰晶的浓度增加;催化前冰晶以片状为主,催化后可看到有霰坯;催化前大雪晶浓度很小,雪晶之间没有攀附;催化后雪晶浓度增加,且大雪晶增加很多,可明显看到几个雪团攀附在一起形成的较大雪团;雷达观测到催化前拟播撒区内云的回波强度较弱、范围较小,催化后云体明显增大,强中心增加了5~10dBz;催化约1h后影响区雨量均有增加,说明催化引入的人工冰晶,使冰晶凝结比水滴凝结更有利于过冷云水转化为降水,冰晶效应和雪晶攀附过程是这次层状云系降水系统中的主要过程。过冷水冻结释放的潜热,导致云内升速加大,使催化区云和降水得到发展。
陈保国栗珂雷恒池贾玲乔友刚田显李金辉白丁王小军
关键词:层状云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