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燕燕
- 作品数:45 被引量:99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电图、肌电图在糖尿病并发心脏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2年
- 糖尿病是我国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糖尿病患者也在急剧增加。其中糖尿病并发心脏病,周围神经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心电图、肌电图的改变是判断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指标,通过电生理的改变及时预防、治疗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 董艳妮乔燕燕王静
- 关键词: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心电图肌电图
- 视频脑电检查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价值分析
- 2018年
- 目的:分析视频脑电检查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被确诊为缺氧缺血性脑病。按照临床分度标准将所有患儿划分为A(轻度,n=30)、B(中度,n=19)、C(重度,n=11)。另外在通气选择2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比案例,体重与孕周与疾病患儿相似。所有患者均在入院之后24小时之内应用视频脑电,探讨视频脑电检查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价值。结果:60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中,在住院24小时之内视频脑电检查异常率为80.0%,其中轻度21例、中度21例、中度11例,重度1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分度和视频脑电检查异常情况成正相关(P>0.05),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重度组的脑电图异常率为100%,中度异常率为89.47%,轻度异常率为66.67%,临床价值较高。结论:视频脑电检查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价值突出,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着较高的诊断率以及预后评估效果,同时脑电图的异常情况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情分度结果呈正相关,对重度异常患儿有着理想的诊断特征,临床价值突出。
- 王艺颖乔燕燕
-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判断
- 曲美他嗪辅助环磷腺苷葡胺治疗VMC患者的效果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辅助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MC)患者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VM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曲美他嗪。治疗2 w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心肌酶谱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血清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CD3^(+)、CD4^(+)和CD4^(+)/CD8^(+)均较对照组高(P<0.05),CD8^(+)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曲美他嗪辅助环磷腺苷葡胺治疗VMC临床疗效显著,有助改善患者心肌酶谱,改善心功能,提高免疫功能。
- 乔燕燕
- 关键词:环磷腺苷葡胺曲美他嗪病毒性心肌炎T淋巴细胞心肌酶谱
- 步长脑心通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流变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将9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片;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44%和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浓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其疗效可能是通过降低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纤维蛋白原浓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实现的。
- 王静乔燕燕鞠伟伟董艳妮王艺颖
- 关键词:步长脑心通不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
- 冠心病与心电图波形的改变被引量:1
- 2009年
- 董艳妮周红乔燕燕
- 关键词:心电图波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状动脉血流量心肌坏死血管腔阻塞
- JAK1、P-STAT3和BCL-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目的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是细胞存在的一条新的重要的从细胞外到细胞核的信号转导途径,近年研究表明,它参与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细胞周期进程等相关基因的表达,与炎症...
- 乔燕燕
- 关键词:胃癌JAK1P-STAT3BCL-2免疫组织化学
- 文献传递
- 食道异物致肺型P波1例
- 1997年
- 1 心电资料 患者男,67岁。因憋气、不能进食12小时入院。患者于12小时前食牛肉筋不慎咽住,顿感吞咽困难,无法进食且伴呛咳、胸闷、憋气。既往健康,否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不吸烟。体检T 37℃,R 24次/min,口唇微绀,双肺呼吸音清晰,心脏无杂音。食道钡餐示食道第二狭窄处有异物存留;
- 乔燕燕
- 关键词:肺型P波食道异物上切牙食道镜除极左主支气管
-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与分析
- 2015年
- 冠状动脉心肌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变异,正常情况下,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走行于心外膜下心肌表面,向心肌发出3级血管供应心肌。当冠状动脉或其主要分支的某个节段行走于室壁心肌纤维之间,被形似桥的心肌纤维覆盖,在心脏收缩时出现暂时性心肌缺血,舒张期血管受压解除,供血正常,由于心肌供血在心室舒张期为主,所以心肌桥静息时症状不明显,运动时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舒张期缩短导致缺血,因此冠状动脉心肌桥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与冠心病类似,往往容易误诊为冠心病。
- 乔燕燕滕志涛郭志勇
- 关键词:冠状动脉心肌桥暂时性心肌缺血冠状动脉主干心肌纤维心肌供血心肌耗氧量
- 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分析与对策
- 2016年
- 探究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 心内科住院并发生医院感染的70 例患者为感染组,并与同期住院的未发生感染的302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对,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结果 年龄较大、住院时间长、心功能不完善级别高、单间病房率低、侵入性操作例次较多、责任护士年资高于5 年的比例较低、抗菌药物使用例数多等因素均与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病房环境差、住院时间长、频繁过量的使用抗菌类药物等因素均与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有关系,在心内科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该严格的控制医院感染,保持病房环境干净、整洁,以减低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
- 乔燕燕
- 关键词: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
- V_1、V_2导联R/S>1的心电图鉴别诊断及临床意义
- 2004年
- 乔燕燕汪吉红
- 关键词:V1导联V2导联室间隔肥厚A型预激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