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之水

作品数:4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地震
  • 3篇浅层
  • 3篇浅层地震
  • 2篇地裂缝
  • 2篇地震探测
  • 2篇唐山地震
  • 2篇图像
  • 2篇浅层地震探测
  • 2篇卫星图像
  • 2篇勘探
  • 2篇发震
  • 1篇地裂缝带
  • 1篇地震勘探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灾害
  • 1篇油气
  • 1篇油气勘探
  • 1篇前兆
  • 1篇浅层地震勘探
  • 1篇裂缝带

机构

  • 4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4篇于之水
  • 3篇郝书俭
  • 2篇李建华
  • 1篇张秋文
  • 1篇胡玉台
  • 1篇钱瑞华
  • 1篇曲国胜
  • 1篇刘玉刚
  • 1篇徐锡伟
  • 1篇雷军
  • 1篇储宝贵

传媒

  • 2篇地震地质
  • 1篇地壳形变与地...
  • 1篇中国地震

年份

  • 3篇1998
  • 1篇199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唐山地震发震构造的浅层地震探测被引量:15
1998年
利用浅层地震探测方法,研究唐山地震区1年前出现在卫星图像上的异常现象与发震构造的关系,探讨地震中长期预测的途径。结果表明:唐山地震断层是一条倾向NW的右旋走滑第四纪同生断裂,它错断了全新统(Q4)、晚更新统(Q3)、中更新统(Q2)和早更新统(Q1)地层。昌平-丰南断裂已断到中更新世地层(Q2),为倾向SW的左旋走滑正断层。唐山地震就发生在昌平-丰南断裂与唐山断裂交汇的部位上。这再次证明了地震与构造的直接关系,以及震前构造活动信息预兆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利用浅层地震方法确定各种异常现象预示的隐伏构造及其活动性来判断地震孕育和发生机制,是非常有意义的。
郝书检李建华于之水储宝贵
关键词:浅层地震探测卫星图像唐山地震发震构造前兆
大同铁路分局地裂缝带的三维构造特征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10
1994年
通过实地考察、槽探和浅层地震探测等手段以及对地质构造和地下水超采环境的分析,详细地研究了大同铁路分局地裂缝带的三维构造特征,指出现今处于发展中的地裂缝带是由东向西扩展的,扩展速率为260~520m/a,地裂缝带两侧的差异升降运动速率达22.1~24.4mm/a,主地裂缝带的水平拉张速率约1.11~11.6mm/a,垂直错动速率0.2~8.57mm/a,左旋错动速率1.87~3.57mm/a。地裂缝带的活动方式为无震蠕滑型,扩展中的地裂缝是一种无震的地质灾害。
徐锡伟钱瑞华高震寰王辉雷军刘玉刚陈健郝书俭于之水杜新贵
关键词:地裂缝活动速率地质灾害
宁波市大榭岛地下储油罐区地表构造及其浅层地震探测研究
1998年
通过野外地表地质调查,建立了浙江省宁波市大榭岛地下储油罐区地表构造模型;结合浅层地震探测结果,研究了工程场区覆盖层厚度和基岩顶面埋深及深部构造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场区的深、浅构造关系及地表和深部构造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认为:F1断裂可能从关外隧道西口北延到场区,并在近石弄堂一侧的海湾中入海;总的来说,除F1断裂带可能通过关外至石弄堂沿线附近,造成岩石连续性和完整性较差以外,场区其他大部分地区基岩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较好;储油罐场区(应适当远离F1断裂)的透水性较差,是一良好的场址。
张秋文郝书俭曲国胜于之水褚宝贵
关键词:油气勘探浅层地震探测
1976年唐山地震发震断裂的活动性研究被引量:20
1998年
震后野外考察及航空摄影发现的地裂缝带,说明唐山断裂与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的发震构造有密切关系。用卫星遥感信息和浅层地震勘探结果对唐山断裂的活动性做了新的研究。卫星图像解释结果表明:震前一年多时间内,NE向的唐山断裂被NNW向断裂截切而NWW向断裂受到牵引,因而显示出右旋走滑的活动形迹。浅层地震勘探结果则证明,唐山断裂是倾向NW,高倾角的右旋走滑正断层,它断错了全新统(Q4)、晚更新统(Q3)、中更新统(Q2)和早更新统(Q1)地层。
李建华郝书俭胡玉台于之水褚宝贵
关键词:地裂缝发震断裂卫星图像浅层地震勘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