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于潇

于潇

作品数:8 被引量:5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机械工程经济管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机械工程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4篇转子
  • 2篇振动
  • 2篇阻尼
  • 2篇外协
  • 2篇故障诊断
  • 1篇旋转机械
  • 1篇旋转机械故障
  • 1篇旋转机械故障...
  • 1篇液体火箭
  • 1篇液体火箭发动...
  • 1篇液体火箭发动...
  • 1篇液体推进剂
  • 1篇液体推进剂火...
  • 1篇液体推进剂火...
  • 1篇振动测量
  • 1篇支承刚度
  • 1篇支持向量
  • 1篇支持向量机
  • 1篇双转子
  • 1篇双转子系统

机构

  • 6篇西北工业大学
  • 3篇中国空间技术...
  • 1篇北京空间飞行...

作者

  • 8篇于潇
  • 6篇廖明夫
  • 3篇赵冲冲
  • 2篇孙涛
  • 1篇杨伸记
  • 1篇王四季
  • 1篇吕品
  • 1篇王俨剀

传媒

  • 3篇机械科学与技...
  • 2篇振动.测试与...
  • 2篇质量与可靠性
  • 1篇导弹与航天运...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被引量:24
2006年
把支持向量机应用于诊断旋转机械不平衡和转静碰摩故障,利用转子故障实验器分别对多项式和径向基核函数进行了实验比较,选取了不同振动参数作为特征量输入支持向量机进行学习和测试。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在各种条件下所获得的最优故障诊断准确率很接近。这说明支持向量机的性能对结构(核函数)的依赖性很小,便于在工程中应用,但特征量的选取对故障诊断准确率影响很大。对于诊断不平衡和转静碰摩故障,一、二和三阶正、反进动量是最适合的故障诊断特征量。用正、反进动量构造出SV-进动图,可明确、形象地显示故障分类面,有助于诊断故障。
赵冲冲廖明夫于潇
关键词: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支持向量机
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研究被引量:11
2002年
针对火箭发动机地面试车时间短、工作转速高且重复性不好的特点 ,根据实时性、有效性、可靠性、开放性与通用性的系统设计原则 ,研制了火箭发动机涡轮泵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 TCMD2 0 0 0。该系统采用并行冗余结构 ,保证同步整周期采样的同时 ,实现了高速连续数据采集和存储 ,并应用了进动分析方法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对 TCMD2 0 0 0系统进行了发动机试车故障监测考核 ,结果表明 ,所研制的 TCMD2 0 0 0系统达到了设计指标 ,适合火箭发动机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在发动机研制过程中 。
于潇廖明夫赵冲冲
关键词:涡轮泵故障诊断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
宇航企业矩阵式外协质量管控体系构建与实施被引量:3
2020年
为适应开放科研生产体系、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对宇航外协质量管控提出的新挑战,以解决全面转型时期宇航企业外协质量管控存在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为目标,创新外协管控模式,提出了将外协质量管控与矩阵式宇航项目管理工作体系相结合,应用系统化方法,识别管控的关键过程域。应用结构化方法,将各关键过程域与组织、项目的控制要点进行解析,形成基于组织面向项目的矩阵式外协质量管控方法。有效提高了外协产品过程质量管控水平,确保了宇航型号任务按时、高质量的完成,促进了研究院与外协配套单位的合作共赢。
孙涛于潇
关键词:矩阵式
非正交坐标系中转子振动的测量被引量:2
2002年
为了解决实测转子振动时所产生的失真问题 ,分析了非正交坐标系中转子振动的变化 ,建立了非正交坐标系与正交坐标系的变换关系 ,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 ,无须强求两个传感器相互垂直安装 ,只要利用本文所建立的变换关系仍可得到转子在正交坐标系中的振动 ,但两个传感器间的夹角最好控制在 2 5°~ 15 5°之间。由此不会产生明显的误差 ,为传感器的安装带来极大的方便。
廖明夫赵冲冲于潇
关键词:非正交坐标系转子振动传感器振动测量
航天器外协产品过程监造管理实施
2021年
致力于航天器外协质量管控方法的不断优化和改进,通过制定外协产品监造手册,开展对重要外协单位、高风险复杂外协产品的生产过程监造,推动航天器产品保证要求的有效传递,增强对外协供方及产品的过程管控力度。
孙涛张晓林于潇
关键词:外协
转子特性参数估计和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建立了升速过程多点预估临界转速和阻尼比的最小二乘优化方法 ,减弱了测量误差和噪声的影响而且计及了支承刚度的各向异性。利用转子升速至 80 %~ 90 %临界转速之前的数据就可估计出转子的临界转速、阻尼比和不平衡响应。现场实验数据验证结果表明 ,本文建立的方法是有效的。
于潇廖明夫
关键词:转子临界转速阻尼比
转子失稳振动及转子失稳振动镇定器
2003年
分析了阻尼和支承刚度各向异性对失稳振动的抑制作用 ,并提出了一种治理转子失稳振动的简单措施 ,即在转子系统中引入附加的装置——蜂窝式橡胶镇定器 ,用以改变转子系统的阻尼和刚度 ,从而寻求解决转子失稳振动的有效途径。实验结果表明 ,蜂窝式橡胶镇定器能够对转子系统提供足够的阻尼 。
于潇廖明夫杨伸记
关键词:转子
双转子系统的振动被引量:17
2013年
双转子结构广泛应用于现代航空发动机中。为了提高推重比,常将高压转子的后支点设计成轴间轴承(或称中介轴承)形式。常将转子设计成柔性转子,即在工作范围内,转子要越过一阶、二阶甚至三阶临界转速。这就使得发动机转子成为耦合很强的双转子系统,传统的单转子理论不能完全描述其振动特性。建立采用中介轴承的双转子模型,考虑支承刚度和阻尼的影响,运用解析方法分析双转子的振动特性,以揭示双转子的振动规律,解释实际运行中出现的现象。
廖明夫于潇王四季王俨剀吕品
关键词:双转子不平衡振动支承刚度阻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