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立秋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石油化工学院)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染色
  • 2篇纤维
  • 2篇聚丙烯
  • 2篇聚丙烯纤维
  • 2篇合成纤维
  • 2篇丙烯
  • 2篇超临界
  • 2篇超临界二氧化...
  • 1篇氧化碳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色谱
  • 1篇染料
  • 1篇染色工艺
  • 1篇蒽醌
  • 1篇相色谱
  • 1篇邻甲氧基
  • 1篇甲氧基
  • 1篇高效液相
  • 1篇高效液相色谱

机构

  • 4篇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于立秋
  • 3篇张淑芬
  • 3篇杨锦宗
  • 2篇何亮

传媒

  • 2篇染料与染色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未改性聚丙烯纤维的超临界染色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5年
综述了未改性聚丙烯纤维的超临界染色研究进展。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染料可以扩散至纤维内部,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染色结果有很大的提高。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未改性聚丙烯纤维染色媒介是可行的。有25篇参考文献。
何亮张淑芬杨锦宗于立秋
关键词:聚丙烯纤维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
合成纤维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被引量:11
2006年
传统染色工艺使用大量的水,存在环境污染严重及资源消耗、浪费大的问题,有机溶剂作染色介质也存在生态、成本问题等,很难工业化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作为一种新型染色技术越来越得到关注。本文介绍了超临界流体的性质及其染色工艺的特点,讨论了分散染料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和分散性,分析了三种合成纤维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染色研究现状、应用趋势和存在问题。
于立秋张淑芬杨锦宗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合成纤维染色
长碳链染料在合成纤维中的染色应用研究
聚丙烯纤维由于其独特的优良特性已成为第四大合成纤维,尤其是细旦聚丙烯纤维问世以后,使其在服装方面的应用有了提高。然而由于聚丙烯纤维染色问题一直没有解决,限制了其在纺织服装中的广泛应用。聚丙烯纤维原浆着色和改性聚丙烯纤维染...
于立秋
关键词:聚丙烯纤维合成纤维分散染料染色工艺
文献传递
1,5双-(邻甲氧基苯胺基)蒽醌多相合成研究
2007年
以Ullman反应为依据,采用工业上广泛使用的低毒二甲苯做溶剂,以铜粉做催化剂,乙酸钾做缚酸剂,通过1,5-二氯蒽醌与邻甲氧基苯胺的多相反应合成了1,5-双(邻甲氧基苯胺基)蒽醌,并详细考查了溶剂用量、催化剂用量、物料配比及反应时间等对反应的影响.发现在n(C14H6Cl2O2)∶n(C7H9NO)∶n(CH3COOK)=1∶10∶2.5,V(C8H10,mL)/m(C14H6Cl2O2,g)=18,w(Cu)=5.3%,回流10 h的条件下,1,5-二氯蒽醌的转化率为97.8%,产物1,5-双(邻甲氧基苯胺基)蒽醌的产率为80.6%,溶剂回收率为86%.产物经MS、1H NMR、IR及DSC分析证明结构正确.
何亮张淑芬杨锦宗于立秋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