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竞进

作品数:132 被引量:2,501H指数:23
供职机构: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9篇医药卫生
  • 4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73篇疾病预防
  • 72篇疾病预防控制
  • 25篇预防控制机构
  • 25篇控制机构
  • 25篇疾病预防控制...
  • 22篇疾病预防控制...
  • 13篇计划免疫
  • 12篇疾病预防控制...
  • 12篇公共
  • 12篇公共职能
  • 11篇绩效
  • 11篇脊髓灰质炎
  • 10篇肝炎
  • 9篇疫苗
  • 9篇接种
  • 8篇乙型
  • 8篇乙型肝炎
  • 8篇绩效考核
  • 7篇艾滋病
  • 7篇病毒

机构

  • 88篇复旦大学
  • 74篇浙江省疾病预...
  • 68篇卫生部疾病预...
  • 63篇江苏省疾病预...
  • 52篇卫生部疾病控...
  • 49篇山东省疾病预...
  • 49篇陕西省疾病预...
  • 49篇全国基层卫生...
  • 48篇湖北省疾病预...
  • 29篇江西省卫生厅
  • 27篇中国疾病预防...
  • 23篇贵州省疾病预...
  • 19篇四川省疾病预...
  • 19篇河北省卫生厅
  • 19篇青海省疾病预...
  • 18篇中华人民共和...
  • 18篇山西省卫生厅
  • 16篇甘肃省卫生厅
  • 12篇中国预防医学...
  • 9篇上海嘉定区疾...

作者

  • 132篇于竞进
  • 84篇郝模
  • 80篇于明珠
  • 78篇罗力
  • 74篇施培武
  • 73篇汪华
  • 63篇陈政
  • 62篇王颖
  • 61篇孙梅
  • 56篇苏海军
  • 55篇张瑜
  • 52篇雷杰
  • 51篇刘岭
  • 42篇苌凤水
  • 38篇吕军
  • 33篇郑余焕
  • 32篇周志俊
  • 32篇柴煜卿
  • 31篇屈卫东
  • 31篇陈文

传媒

  • 30篇中国计划免疫
  • 24篇中国公共卫生...
  • 18篇卫生研究
  • 13篇中国卫生资源
  • 8篇中国初级卫生...
  • 4篇中华流行病学...
  • 4篇中国卫生质量...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中国艾滋病性...
  • 2篇疾病监测
  • 2篇中国卫生经济
  • 2篇中国防痨杂志
  • 2篇中国慢性病预...
  • 2篇中国血吸虫病...
  • 2篇公共卫生与预...
  • 2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10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27篇2007
  • 35篇2006
  • 25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9
  • 5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5篇1995
  • 1篇1988
1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研究:服务包、流程规范、配置标准、绩效和战略
项目简介:项目属预防医学学科,旨在提供我国疾病控制事业总体发展所需关键适宜技术,明确"做什么、怎么做、如何考核、需要的基础条件、总体发展战略"等。研究历时8年,先后获得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卫生部...
郝模于竞进王颖苌凤水孙梅励晓红罗力朱立国郑余焕柴煜卿王汉松李程跃
文献传递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概述被引量:8
2012年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概述包括立题背景、定位与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资料来源与收集方法等。本研究自2006年7月启动以来历时五年多,从服务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运用卫生系统宏观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法、业务流程管理理念、规范差距分析、定性定量多重论证等方法,旨在构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明确绩效考核实施的全流程、设计与开发绩效考核信息平台,最后通过在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的推广应用来检验上述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于竞进孙梅李程跃于明珠张瑜汪华姜庆五汤善健吕军李松光刘鹏程郝模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标准研究被引量:19
2006年
目的提出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标准。方法以履行公共职能为原则,以工作效率提高为前提,通过对现有人力配置的调整获得人力配置标准。结果按未来3~5年内公共职能落实程度计,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标准为336人,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102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33人,全国需要配置140016人;按未来10年内公共职能落实程度计,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标准为386人,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112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38人,全国需要配置159086人。结论无论是何种人力配置标准,都意味着现有人力配置数量的大幅度削减,精简人力、提高素质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的必然趋势。
罗力王颖孙梅苏忠鑫马宁谢洪彬王伟成于竞进于明珠段勇龚向光陈政汪华施培武梁占凯杨峰王敦志岳建宁罗实郝模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破类免疫——消除新生儿破伤风被引量:8
1996年
一、全球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概况 新生儿破伤风的感染途径和发病机理已经阐明,世界卫生组织(WHO)自本世纪60年代就倡导为孕妇实施破伤风类毒素(以下简称“破类”)免疫,以预防和控制新生儿破伤风。 据1985年WHO全球扩大免疫规划顾问小组估算,全部发展中国家(不包括中国)每年大约出生8000万儿童,但有80万新生儿死于破伤风,约占每年出生儿童的1%。新生儿破伤风是许多发展中国家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作为优先控制的疾病之一。
楚金贵董胜利于竞进周军
关键词:新生儿破伤风破伤风免疫
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部门职责与协调关系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涉及到社会多个部门,很多部门职责在2001年《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实施指导意见》中有所提及,但未有细化描述。作者通过文献归纳、头脑风暴和焦点小组访谈等方法,明确了艾滋病防制工作不同工作内容中相应的职责部门、职责分工和职责落实情况,并证明了各部门职责落实程度的相互关联性,提示艾滋病防制并非疾病预防控制(疾控)部门一家之事,要做好它离不开整个社会的支持。最后整合所有工作内容归纳了艾滋病防制工作相关职责部门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局、政府、医疗机构、公安部门、宣传部门、计生部门、药监部门、教育部门、社区、乡镇街道、工商部门、统计局等。
苌凤水柴煜卿罗力于竞进于明珠苏海军汪华张瑜刘岭施培武雷杰腾贵明陈政梁鸿陈文郝模
关键词:艾滋病社会协调
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社会支持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艾滋病防制工作分22项工作内容,每项工作内容在疾病预防控制(疾控)部门的开展受社会其他部门职责落实的制约是不一样的,为进一步明确哪些工作内容受其他部门的制约比较明显,开展此项研究。方法运用主成份分析和多元线性相关的方法,分不同工作内容探讨疾控部门艾滋病防制工作开展受社会其他部门职责落实的制约程度。结果受制约最大的三项工作内容为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资料的编辑以及实施。结论疾控部门开展这几项工作时受到社会其他部门职责落实的制约比较明显,政府应有意识的在这几项工作内容中加大整体的统筹和协调工作。
柴煜卿施培武于竞进于明珠苏海军汪华张瑜刘岭雷杰腾贵明陈政傅华梁鸿罗力郝模
关键词:艾滋病社会协调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接受程度
2012年
目的:明确全国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对省级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认可程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的疾病控制处处长、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人及相关科室负责人进行意向调查。结果:各类人员对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认可程度达到了94.5%,表明该指标体系的研制过程科学合理,并且具有可操作性。
王颖李程跃孙梅于竞进于明珠张瑜周志俊傅华苌凤水吕军曾伟李冬凉郝模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职业病危害防制工作任务和职责分工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为改观职业病危害防制工作中职责交叉、多头管理等问题,文章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角度出发,分别对本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协作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作了明确界定。
汪华郑余焕于竞进于明珠苏海军张瑜刘岭施培武雷杰滕贵明陈政罗力吕军陈英耀郝模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困境和改革要求被引量:11
2007年
21世纪初,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面临的困境是政府投入不足导致公共职能偏废。通过三年体系建设,这一困境有所改善,但公共职能偏废的形成机制仍然尚未阻断。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
于竞进于明珠苏海军汪华张瑜刘岭施培武何晓军雷杰陈政罗力王颖孙梅苌凤水柴煜卿朱立国郑余焕傅华梁鸿陈文周志俊屈卫东吕军陈英耀姜庆五郝模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
地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情信息管理工作人力配置需要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通过疫情信息管理工作规范的模拟运作,研究我国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信息管理工作人力配置需要。方法本研究采用2005版的疫情信息管理工作规范,选择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1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工作规范模拟运作,记录人时消耗,运用"标杆管理"思想来测算所需人力。结果全国市级机构疫情信息管理人力配置需要1093人;县级机构需要11570人。结论目前我国市级和县级机构疫情信息管理人力投入不能满足工作规范化的需要,其中县级机构的缺口更为严重。
刘岭谢洪彬罗力于竞进于明珠苏海军汪华张瑜施培武雷杰腾贵明陈政梁鸿陈文郝模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